【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太过;愚笨的人还没达到。中庸之道不能彰明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贤德的人太过;不正派的人达不到。”“人没有不饮水吃饭的,但很少能辨别其中的滋味。”孔子说:“道恐怕真的得不到施行了!”
【解】
“过”和“不及”都是导致偏离中庸的原因,但中庸又不是简单的“适度”“适中”,《中庸》全篇都没有正面给出“中庸”是什么的答案,多数时候只是在说明什么不是中庸。越是接近生命本质的答案越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吧,真正的答案还是在实践中,有了理论的提点后,在日常的接人待物中仔细体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样。
史
苻朗品味
《晋书》载:苻朗是前秦皇帝苻坚的侄子,被苻坚称为“千里驹”,任青州刺史时,会稽王司马道子用江南美味设宴招待苻朗。司马道子问:“与关中佳肴相比,江南菜是否合乎您的口味?”
苻朗说:“宴席味道不错,只是盐味稍欠火候,半生未熟。”后来司马道子查问厨师,证实的确如此。
朋友聚会设宴相酬,苻朗尝了一口鸡肉,他说:“这是露天散养的土鸡。”随后,又端上一只烤全鹅,苻朗品尝后准确无误地说出了这只鹅羽毛的颜色。
《淮南子·说山训》说:“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刍也;知音非鼙也,知味非庖也。”大概说的就是苻朗这样的人。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①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②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
①知:通“智”,智慧。②迩:本意为远近的近,此处引申为浅近、浅显的意思。
【译】
孔子说:“舜恐怕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了!舜喜欢向人请教、考察浅近的言论。(对听来的话)隐藏邪恶的部分,传扬好的部分。他把握事物的正反两端,再将合宜的做法加在百姓身上。这大概就是舜之所以是舜的原因吧!”
【解】
“隐恶扬善”,体现了儒家的忠恕精神。“隐恶”并不是说要劝大家去当“好好先生”,其中蕴含的是对人性“善”的肯定和信任。所以儒家多谈教化,少讲制度,儒家希望的是以一己之身的行动修养感化他人、教化一方百姓。“化”是中国文明特有的东西。
史
舜因孝被用
传说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人说:您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您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有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就是瞎老头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却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暗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下来,但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儿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下井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便看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从此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瞹陷阱①之中,而莫之知辟②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
①罟(gǔ)瞹(huò)陷阱:比喻误入歧途,陷入罪恶的牢笼之中。罟,捕鱼和鸟的网。瞹,捕野兽的机关。陷阱,捕野兽的坑。②辟:躲避。
【译】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懂’(为人处世之道),但被驱逐陷入罗网陷阱中,还不知道避开。人人都说‘我懂’(中庸之道),但选择中庸后,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解】
孔子和子思都指出,当时流行的处世之道,不是大道、不是中庸之道。反观当下,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所认可的道又是什么样的呢?
史
许由洗耳
许由,相传为我国上古(4000多年前)时期的一位隐士,大约生活在帝尧时代。皇甫谧《高士传》有所记载:许由字武仲。尧听到他的贤德之名后,多次向他请教,后来在选择继任者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不愿接受,于是逃到了中岳颍水南岸,在箕山隐居起来。帝尧又找到了他,请他任九州官长的职务。许由不想听到这种世俗的名利诱惑,就到颍水之滨,以流淌不息的河水清洗他被名禄之言玷污了的耳朵。这时,有位叫巢父的人牵着牛犊到河边饮水,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因为什么。许由说:“尧想让我做九州官长,我讨厌听到这种话,所以在这里清洗自己被名位之语污染了的耳朵。”巢父说:“你如果隐居于高岸深谷之中,人间的事端情性不相了解,那么谁能看见你呢?你却心性不定借故与世俗交游,想得到闻达而求得名誉,所以才有这种事的啊。看来这里的水也不能饮用了,免得脏污了牛犊的嘴。”于是巢父就牵着他的牛犊去上游饮水。后来许由就埋葬在这座山上,此山从此就叫许由山。
许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使自己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尊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真名士与假名士具有天壤之别。
【原文】
子曰:“回①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②,而弗失之矣。”
【注】
①回:孔子弟子颜回。②拳拳服膺(yīng):紧紧抱在胸前,以防失去。拳拳,抱持的样子。膺,胸。
【译】
孔子说:“颜回为人处世,选定了中庸之道,领悟到一个好道理,就紧紧地抱在胸前,不让它失去。”
【解】
颜回是孔子最为称许的弟子,据说一开始孔子也以为颜回愚笨,长期观察后才发现“回也不愚”。知一行一,执着而不贪多,也许不够灵活,但谁说这不是一种智慧呢?
史
耶律有尚兴儒
耶律有尚,字伯强,辽东丹王十世孙。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天资聪颖,器识超绝,受业于许衡,精通性理之学。历官国子祭酒,迁昭文馆大学士。卒年86岁,谥“文正”。
至元八年,许衡升任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育王公大臣的子弟。他奏请皇上批准,把他的十二名学生任命为斋长,作为伴读,耶律有尚就是其中之一。许衡年老,回归乡里后,朝廷任命耶律有尚和他的同学作为助教,接管学校的全面事务。担任助教很长时间之后,耶律有尚出任监察御史,但他没有上任。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秘书监丞,出知蓟州。耶律有尚在蓟州任上时,为政宽简,深得民心。裕宗在东宫时,召耶律有尚为詹事院长史。自从耶律有尚离开学校后,学校的事务就再也没有人接管,诸业废弛,处于停学状态。因此,朝廷以为除了耶律有尚,谁也不能继承许衡的职务,于是,就提拔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当时学馆未建,没有教学设施,老师、学生全都是租借民房居住。耶律有尚上任后,多次进言呼吁,朝廷才兴建学舍,开始设立国子监,随后紧接着设立监官,扩大学生人数,学校粗具规模,教学走向正轨。于是耶律有尚升任国子祭酒。从此,儒风大振。
至元二十七年,因为双亲年迈,耶律有尚辞职归奉双亲。
大德改元,耶律有尚又被征召赴任,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级别相当于中奉大夫。耶律有尚主管国学,其立教以义理为本,省察自己必须诚恳真切,待人接物以恭敬为先,行为必须端正诚笃。耶律有尚视填词作诗为雕虫小技,并认为它会破坏圣人之道,应被完全摒弃。所以,学生们争着学习正道,崇拜孔孟学说,以经术为尊,以实践为急务,最后多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①也;爵禄②可辞也;白刃可蹈③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
①均:平治。②爵禄:官爵俸禄。③蹈:踏。
【译】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平定治理,官爵俸禄可以辞掉不要,雪白的利刃可以冒死践踏,中庸之道却没有办法做到。”
【解】
孔子说得明白,中庸和杰出的政治家、高洁的隐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剑客侠士都没有必然联系,这些人不可谓不优秀,但仍可能没办法做到中庸。反过来,也许这个人在世人眼里平凡,但却可以是中庸的践行者,比如颜回,所以中庸从来不是成功学。
史
黄龟年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黄龟年(1080—1143),字德邵,号竹溪先生。南宋福州永福(今福建省永泰县)人。南宋崇宁五年进士,累官侍御史、中书舍人。
黄龟年还没有做官时,永福县的主簿李朝旌认为黄龟年才华出众,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黄龟年也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黄龟年考中进士,李朝旌已经去世,家境贫穷,就有人劝黄龟年退掉这门亲事,另选权门富户女子为妻。黄龟年说:“当时我答应了这门亲事,不能现在因为人家贫穷就辜负人家,撕毁前盟。做人应当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否则,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呢?”于是迎娶李朝旌的女儿为妻。
黄龟年为官不计安危,不惧权贵,以国为重,刚直不阿。据史书记载:绍兴元年秦桧升任参知政事,很快又升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是宰相的职位,并力主与金朝议和。绍兴二年使臣王伦被金朝放回,建议警惕金朝和议的诚意,遭到秦桧压制。在举朝皆未知其奸的境况下,黄龟年冒着生命危险,连奏三本弹劾秦桧“专主和议,阻止恢复,植党专权,徇私欺君,合正典刑”,表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绍兴八年,秦桧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对凡主战之臣,诛锄殆尽”,黄龟年被免职,移居湖州。
后来,明宣宗御制《五伦书》,把黄龟年弹劾秦桧的言辞载入“臣道篇”,以讽励天下。
【原文】
子路①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②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③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④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
①子路:孔子弟子,字仲由。②报:报复。③衽(rén):席子。这里是“以……作为席子”的意思。④塞(sè):不通。
【译】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是强。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所谓的强,还是北方所谓的强?或者是你所应该做到的强?采取宽大柔和的教化方式,对无理横逆的人不去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认同这种做法。把兵器甲胄当作睡觉的席子,即使战死也不遗憾,这是北方的强,恃强者认同这种做法。所以君子与人和睦相处而不随波逐流,这种坚强真是出众!立于正道而不偏倚,这种坚强真是出众!国家清明,不改变未显达时的操守,这种坚强真是出众!国家混乱,到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坚强真是出众!”
【解】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生性好勇,所以有此问。孔子给予了全面翔实的回答。相比较而言,南方的强有所不及,北方的强则又太过,但南方之强更近君子之道,所以君子居之。这反映了当时的南北风气,但如孔子所言,如果太“不及”,就容易偏向“隐忍”“退让”,甚至滑向宗教性的隐忍。
史
王尊守堤
王尊,字子赣,汉代涿郡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人。历官东平相、京兆尹、徐州刺史等。
王尊年少丧父,由几个叔父抚养,叔父让他在草泽中放牧羊只。王尊一边放牧一边暗自学习,求取学问,竟然无师自通,能读史书。后来他拜当地的文学官员为师,学习《尚书》《论语》,大略通晓了它们的大义要旨。
初元年间,王尊被举荐为直言,升任虢县县令,调任槐里,兼任美阳县令政事。后来因政绩考核为优等而被提拔为安定太守。到任后,王尊立即整顿吏治,发布教令,通告所属各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威势震动郡内。因此,盗贼也不敢在境内作案,纷纷逃往邻境,当地仗势横行霸道的豪强劣绅大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顺服。但是,王尊也因此而被诉告并免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