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好自己与老板的关系可能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毕竟每个人都不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所以,总会有些人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获得上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它,才能有机会参与到一些能展现自己才华的事件当中去。
但面对“伯乐”不常有的事实,我们也必须有自己的对策,当没有人发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时,我们唯一的方法便是“自我推销”,让自己的才能在众人面前熠熠生辉,这样才不至于像被丢弃在路边的“明珠”一样被埋没。
第十八章再强大的势力也不能无视普通人的志气立志只要一秒钟,实现却要一辈子——中流击楫成语诠释
【来源】《晋书·祖逖传》。
【解释】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意气。
【成语掌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江苏靖江北)。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心中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阴,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乱,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词解人生
誓言,原本应该是可以让人安心的承诺,但突然有一天,我们却发现,它已经变得没有那么令人信服了。在爱情中,誓言变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在政治上,誓言变成了一种利益的工具……我们已经在渐渐地对誓言失去信心。
但祖逖却让我们看到了誓言的真正力量,当他以桨拍舷,许下自己的宏愿时,不仅仅是一时之气,我们听到了一个震撼天地的声音,他说:“我要我的家,我要它还像以前一样的宁静祥和!”无论是对国,还是对家,他都是坚决的。他的坚决,不是一场口头秀,那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也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求。所以,他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实现了对自己、对众人的承诺。他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誓言的真谛,它不应该只是一种决心,而更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与作为。
当你想要许下誓言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吗?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誓言的可信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器晚成
成语诠释
【来源】《老子》四十二章。
【解释】大器:大才。大才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方能成就。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成语掌故】
东汉末年,袁绍的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23岁才开始读书求学。但因其刻苦努力,进步十分明显。当时袁绍的军队军纪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都会掘开坟墓盗取陪葬的财物,因此所到之处,百姓都十分痛恨他们。崔琰见此情形,便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就接受了他的建议,从此以后严惩盗墓的行为,并封他为骑都尉。
官渡之战中,袁绍败于曹操,崔琰被俘。于是,他开始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崔琰反对,他对曹操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还善于发现人才。他有个堂弟叫崔林,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只不过是早做了几年官,怎么比得上崔林呢。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崔林的见识和才干,将来必成大器。”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错,因为崔林一直刻苦读书,而且时刻关注政局的变化,后来,在崔琰的推荐下,崔林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到了魏文帝时期,他官至司空,被封为安阳侯。
词解人生
“怀才不遇”是一件让人感到可惜与遗憾的事情,有些人在同一个岗位上做了一辈子,没有任何改变,想当初他也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但一直碌碌无为,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或许是真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但经过几年的时间之后,自觉无望,便放弃了这一理想,等到机遇来临的时候,对他们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
俗话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坚持下去,或许现在面前是一片黑暗,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呢!历史上大器晚成而干出一番事业的名人有很多。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坚持才能胜利——南山可移
成语诠释
【来源】《旧唐书·李元纮传》。
【解释】南山:终南山。南山或许可以移动,但是作出的判决绝不更改。比喻绝对不能改变的决定。
【成语掌故】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小女儿,自小便娇生惯养,养成了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脾气。一次,太平公主带了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来到雍州的一座寺院。进完香后,由住持引路,在寺院里游览。
来到寺院的厨房,她看到一盘结实平整的大石磨,磨边还刻着精美的花纹,便回头对住持说:“这石磨挺不错的,我家里刚好就缺这么一盘石磨,不如我把它带回去,就当是你们寺院孝敬我的礼物好了!”说完,也不等住持表态,就吩咐随从们把石磨搬走。住持早已听闻这位公主的“威名”,哪敢得罪,只好赔着笑脸说:“这石磨能被公主看中,实乃本寺的福气。不过本寺一百来个和尚,全靠这盘石磨磨米磨面,没有它就麻烦了。况且它还是本寺几百年来传下来的,请公主高抬贵手,把它留下来吧!”太平公主也不理会住持,自顾自地让随从将石磨搬走了。
住持无奈,只得到雍州衙门去找官府评理。当时,管理雍州的地方官叫李元纮,他是个不畏权势的官员,办理案子十分公正。他听了住持的诉说,便派下属去调查,证实这盘石磨确实是寺院的财产,便毫不犹豫地将石磨判还给了寺院。
虽然判决已下,但要执行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太平公主向来目中无人,谁敢闯进她的府里,把石磨搬来还给寺院呢?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李元纮的上司窦怀贞的耳朵里。窦怀贞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听说此事后,怕得罪了太平公主,万一皇上怪罪下来,可就麻烦了。于是他厉声责备李元纮说:“你怎么这样糊涂,竟然把石磨判还给寺院!太平公主是好惹的吗?你不要命,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听完了窦怀贞的话,李元纮拿过毛笔,在判决书上写下了八个醒目的大字: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写罢扬长而去,窦怀贞气得说不出话来。
词解人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让人钦佩不已的坚定信念,我们也可以拥有。当我们胸怀远大的理想,并决心一定要实现它时,总会有一团炽热的火焰在我们的心中燃烧不止,它会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一个个的难关,让我们在一次次的危险面前无所畏惧。李元纮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秉公执法”的信念,所以,他能做一个不畏权势的官员,公正地处理百姓的案件。即使对象是专横跋扈的太平公主,他也可以做出公正的判决,潇洒地写下“南山可移,判不可摇”这大快人心的八个字。
如果他身处在当今的社会中,或许会成为许多人的偶像,因为他的正直,因为他的无畏。其实,我们也可以,只是生活过于平凡的我们可能已经忘却了,或者根本未曾体会过那种为理想奋不顾身的坚定与无畏。但只要有理想,能坚持下去,我们一样可以作出令人敬佩的成绩。
死是另一种“生”——视死如归
成语诠释
【来源】(先秦)管仲《管子·小匡》。
【解释】归:回家。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成语掌故】
春秋时期,列国并峙,相互之间征战不休,社会动荡。
齐国当时的君主是齐桓公,他打算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婉言谢绝了,把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向管仲询问改革政治、复兴国家的方略大计,管仲回答说:“要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必须先得到民心。国家还要开发山林,发展渔业,以增加财源。发展商业,从中收税。这样财力增加了,军队的开支也就解决了。”齐桓公听了管仲的一番话,心中的难题迎刃而解了,于是,他封管仲为宰相,主持政事。
管仲为相后,积极地向齐桓公推荐人才。他对齐桓公说:“开辟土地,扩大城镇,发展生产,尽地之利,我不如宁越,请派他做主管经济的大官;升降适度,矢令恰当,进退得体,礼仪娴熟,我不如隰朋,请派他做主管外交的大官;早入晚出,不惜个人生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冒犯进谏,我不如东郭牙,请派他做主管监察的大官;行军整肃,战斗英勇,战鼓一响,使全军顽强挺进,把死看成回家一样,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派他做管理军队的大官;断案英明,不杀不该杀的人,不冤枉无罪之人,我不如弦章,请派他做主管司法的大官。您假若只想治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足够了;如果您想成为诸侯的霸主,那么,还有我管仲在这里就行了。”
齐桓公听后非常高兴,按照管仲的意见,分派了五个人官职。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逐渐强大了起来。
词解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绝响。文天祥用他的一片丹心照耀着中国历史。一边是屠刀,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生离死别,妻女为奴,一边是亲人团聚,富贵荣华。文天祥从容地走向了刑场,引颈就戮,撼人心魄,气壮山河。
追求与信仰应该是人生的第一位,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压力,我们都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放弃自己的原则。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布鲁诺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至死不渝。在真理与信念面前,牺牲是值得的,如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般的视死如归,便是对信仰最好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