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48408800000020

第20章 漫漫人生路,难免磕磕碰碰

认错从来不嫌太迟——亡羊补牢

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解释】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

【成语掌故】

战国末期,楚国已由强盛走向衰败。楚襄王即位以后,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还任用奸臣子兰为令尹。子兰把持朝政后,朝纲败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臣庄辛看到楚国如此境况,痛心疾首,寝食难安。有一天,他闯进深宫劝谏楚襄王。他对楚襄王说:“大王,令尹子兰专权妄为,排斥异己,迫害贤臣,长此以往,楚国危矣!”

此时,楚襄王正玩得开心,看到庄辛闯进来斥责自己,顿时大发雷霆,高声骂道:“你真是个老糊涂,楚国现在平安无事,你怎么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来,还不快给我滚出去!”庄辛回到家中,想想自己闯宫进谏,却遭到昏君的一顿辱骂,深感痛心。一气之下,便带着全家迁到赵国去了。

庄辛走后不久,秦国派大将白起率强兵直逼楚国。秦军来势汹汹,杀得楚军兵逃将散,都城郢很快便陷落了。楚襄王仓皇出逃,直到阳城才暂时脱离了险境。此时,楚襄王冷静下来,想起庄辛闯宫时劝谏的忠言,追悔莫及。于是,他立即派人去赵国接庄辛回来。

楚襄王见到庄辛马上说:“当初我听不进您的金玉良言,使国家败落到如此地步,令人痛心。事已至此,我该怎么办呢,还请您为我指点一二!”

庄辛见楚襄王确有悔改之意,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清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查看,原来是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都劝他赶紧修补羊圈,但那个人不听劝告,说:“羊已经丢了,何必再修羊圈呢?”第二天,他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他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诫,于是赶快把羊圈修好。以后,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讲完故事后,庄辛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然被攻陷,但楚王只要振作起来,楚国是不会灭亡的。楚襄王听后,便依庄辛所说励精图治,果然克服了危机,重振国威。

词解人生

当一件事情已经做错,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只能是自取灭亡。孔子曾经说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最应该做的是及时改正,并对发生错误的根源进行及时的补救。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的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犯错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可以任由其继续发展下去,“破罐子破摔”,还是及时地弥补过失,吸取失败的教训,让它成为自己未来道路上的“警钟”呢。很明显地,后者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更积极的,也是更有意义的。犯下错误不要紧,只要你用心地去弥补、去改正,永远都不会晚。就从现在开始吧!

犯错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人拥有勇气认错——负荆请罪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负:背着;荆: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认错道歉,自请责罚。

【成语掌故】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个得力的大臣。武将叫廉颇,他英勇善战,多次领兵战胜齐、魏等国,以战功卓著闻名于诸侯。文臣叫蔺相如,他有勇有谋,面对强悍的秦王能够临危不惧。他两次出使秦国,第一次使国宝“和氏璧”得以完璧归赵,第二次是陪同赵王去赴秦王的“渑池之会”,两次都给赵国争回了不少面子,秦王也因此而不敢再小看赵国了。于是,赵王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对蔺相如很不服气。他想: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无非是会耍几下嘴皮子,我廉颇才是真正的功臣呢!他对手下的人说:“我要是见到了蔺相如,一定要让他尝尝我的厉害,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干脆装病不去上朝,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他还吩咐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的手下,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可是冤家路窄,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正碰见廉颇远远地从对面过来,蔺相如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蔺相如的手下气坏了,纷纷责怪蔺相如胆小,害怕廉颇。蔺相如笑一笑,说:“廉颇和秦王哪个厉害呢?”手下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接着说:“我连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我们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难免有一只要受伤,这就给秦国制造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所以,我宁可忍让一点儿。”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他感到非常惭愧。一日,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蔺相如连忙把廉颇扶起。从此,两人成了最要好的知心朋友,一文一武,共同保卫赵国。

词解人生

廉颇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是一个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士。古语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错能改,这是我们从小便接受的教育,但因为面子的问题,很多时候,即使明知自己犯了错,还是很难主动去认错,更何况是像廉颇一样,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的家里去道歉。一味地回避自己所犯的错,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的,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为自己的错“埋单”,并将它看作一次深刻的教训。人总是在一次次的磕磕碰碰中长大的,错误就像一个小水坑,许多人都是被水溅湿过,才知道以后要小心地避开。所以,前进的路上不要害怕犯错,只要在犯错之后,坦诚地接受批评并注意改正,之后前进的道路便会越来越顺畅。

小本领派上大用场——鸡鸣狗盗

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鸡叫狗偷都不是高雅的事情,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成语掌故】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为他们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众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孟尝君出身王族,而且在齐国有封地,必定不会真心为秦国办事。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他们。

秦昭王有个最宠爱的妃子,他对这个妃子言听计从。孟尝君派人去求她帮助,妃子答应只要用那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做报酬,就帮孟尝君。但是那件狐白裘在刚到秦国时,就已经献给了秦昭王。这时,有个门客说:“我去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将它藏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借着月光,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便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怕夜长梦多,立即率手下连夜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时才开门。大家正犯愁时,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学起了鸡叫,附近的鸡也纷纷跟着叫了起来,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守关的士兵以为天亮了,立即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出了秦国,等到秦王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词解人生

正如职业不分贵贱一样,只要能派上用场,本领也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做衣服的人,可以使平凡无奇的人因为他的衣服而变得光彩照人;擦皮鞋的人,可以使疲惫的行人因为他的手艺而变得足下生风;清洁工人,可以使凌乱的街道因为他的努力而变得干净整洁……因此,不要再妄自菲薄,无论你拥有的是多么不起眼的本领,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预防——曲突徙薪

成语诠释

【来源】(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移动;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成语掌故】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兄弟,他是西汉中期的权臣,汉武帝临终时,霍光接受遗诏辅佐汉昭帝。汉昭帝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又迎立汉宣帝。霍光执政二十多年,辅佐汉昭帝、汉宣帝两代帝王,有功于汉朝,受封为博陆侯。

茂陵的徐生看霍氏家族生活过度奢侈,曾经多次上书汉宣帝,请求不要过分放纵霍家,对于他们奢侈成性的生活应该及时加以制止,以免造成后患,但都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霍光死后,果然有人告发霍光的后代阴谋叛乱,汉宣帝下令镇压,举报、镇压的相关人员个个都给予了奖赏,而茂陵徐生却没有受到任何奖赏。因此,有人给汉宣帝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他的朋友。客人看到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筒的,在周围还堆满了干燥的柴草,便对主人说:“要把烟囱改成弯曲的,并把干燥的柴草搬到别处去,离开烟囱越远越好。否则的话,将要引起火灾。”主人听了不置可否,心想: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过了不久,这家果然失火了。邻居们纷纷赶来救火,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主人于是杀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们。凡是救火时被烧伤的都被安置到上座,其余的则依次而坐。主人举杯敬酒,感谢邻居们的帮助,却始终没有提到那个建议改建烟囱、搬走柴草的客人。

于是,有一个人对主人说:“以前假如听从客人的劝说,就不会发生火灾,也不用杀牛摆酒了。现在感谢前来救火的邻居,却忘掉了那位劝您防患于未然的客人。”主人听后才明白过来,赶紧命人请来了那位客人。

汉宣帝听完了这个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就赏赐给茂陵徐生绢帛十匹,并任命他为郎官。

词解人生

习惯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如果你习惯于安逸的生活,便会失去改变的勇气;如果你习惯于接受别人的照顾,便会失去自理的能力……当一切都已经变成习惯,人生也就变得平淡如水。并非所有的习惯都会将你引向幸福,有些习惯本身是具有危险性的。一味地按照习惯去考虑问题,不仅不能使危险远离自己,反而会使它一步步地逼近,直到爆发。所以,我们要有勇气,果断地重拳出击,及时地将危险消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