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萧衍特地派人进山,对陶弘景表示感谢。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陶都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来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走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来的办法?”于是,他也就不再勉强了。
但是,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陶弘景的意见。陶弘景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词解人生
无论身居何处,我们都应该有一颗统揽全局的心。我们可以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或居于繁华的都市,或居于静谧的乡村,或居于无人的山林,但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影响我们胸怀大局的心,以一种出世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的事情,可以看得更加透彻、明晰。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便我们可以选择远离尘世的生活,也必须时时关注信息的变化,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
第二章决定不了生命的长度,可以决定它的厚度与宽度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玩火自焚
成语诠释
【来源】(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解释】玩:玩弄;焚:烧。玩火的人必定会烧到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成语掌故】
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不想屈居人下,便杀了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君主。因为他倒行逆施,导致民心不顺,国家动荡不安,于是,州吁便想发动一场对外战争,这样既可以在外交上讨好诸侯,同时还能缓和国内的矛盾。他与上大夫石厚商议,询问应该将哪个国家作为进攻的对象。
石厚说:“早年间,郑国曾攻打过我国,当时我国战败,先君庄公被迫认错,请求郑国的赦免,这对卫国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如果大王想要出兵的话,郑国再适合不过了。”
州吁说:“大夫言之有理。可是光凭我们一国的实力恐怕不够,还要多联合几个国家才行。陈国和蔡国是两个小国,和我们关系一向不错,他们应该是会出兵帮助我们的,但是宋国是一个大国,恐怕不一定会出手相助。”
石厚说:“以前宋宣公传位给弟弟穆公,穆公想报答哥哥的恩典,于是在他临死之前,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而是传位于哥哥的儿子舆夷,是为宋殇公。公子冯因此既怨恨父亲,又嫉恨舆夷,便离开了宋国,到了郑国。郑国一直都想起兵攻打宋国,为公子冯夺取王位。如今我们正好可以打着为宋君除掉公子冯的幌子联络宋国。”
于是,卫国联合了宋国、陈国和蔡国一起出兵,将郑国东门围得水泄不通。鲁国的隐公听到四国攻郑的消息,问大夫众仲:“这场战争卫国能取得胜利吗?”众仲说:“自古以来,唯有以德服民,民众才能团结和睦。战争好比是火,如果不赶紧停下来的话,玩火的人自己终将被火烧死。”
果然不出所料,四国的军队围攻郑国东门,只坚持了五天就都撤兵了。州吁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得国内更加动荡不安。不久,他就被石厚用计除掉了。
词解人生
玩火的人,最后把自己给点着了;随地乱扔香蕉皮的人,因踩到香蕉皮而狠狠地摔了一跤……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迈入“江湖”,与武侠世界中的人物一样,不得不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等到想要退出的时候,已是难上加难了。与其将自己置身于“江湖”之中,不如在还没涉足之前,就及时地警醒自己,远离那些纷纷扰扰,免得最后落得个玩火自焚的下场。
旁观者的角度最理性——当局者迷
成语诠释
【来源】(宋代)辛弃疾《恋绣衾·无题》。
【解释】当局者:正在下棋的人,也指当事人;迷:糊涂,迷惑。下棋的人往往容易被棋局迷惑,看不清楚事态的发展方向。比喻当事人因顾虑太多导致主观片面,反而更容易糊涂。
【成语掌故】
唐玄宗时期,大臣魏光上书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
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持否定意见,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本子,已经使用了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成为经书,为什么还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
但是元澹认为,本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改换一下,这样才能更适合现在使用。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中,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纂、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更好呢?”主人回答说:“戴圣编纂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也出现了一些互相矛盾之处,本朝名相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对其进行重新整理,怎么都想不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客人听后点头称是,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分外地清楚。”
词解人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都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站在局外看棋,客观理智,身处局中,却会困于其中无法脱身。当人们急于办成某件事而深陷其中时,就容易忘记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甚至会因小失大。最后看起来好像把事办成了,其实失去的更多。因为关心则乱,所以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问题时,我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把事情看得特别重。就像是对痛苦的感受一样,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但与其他的人相比,其实那根本不算什么。身处其中,很容易就会失去理智的判断,适时地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反而会有不小的收获。
丧失理智时的决定永远是最不明智的一种——丧心病狂成语诠释
【来源】《宋史·范如圭传》。
【解释】丧失理智,言行错乱,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荒谬或残忍狠毒到了极点。
【成语掌故】
秦桧,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让他为世人所唾骂。北宋末年,他任御史中丞。“靖难之变”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掳去,他也跟随着到了金国,成了金太宗之弟挞懒的亲信。三年后,秦桧被派遣回宋朝,他谎称是在杀死看守兵士后,才得以逃脱的,其实就是金国派到南宋的内奸。昏庸的宋高宗没有丝毫的怀疑,反而还非常宠信他,让他担任宰相。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秦桧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兵南侵,岳飞领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在此时怂恿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班师回朝。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军权,以谋反罪陷害他们,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规定宋高宗不许无缘无故地废除宰相。秦桧担任宰相长达十九年之久,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力主投降,采取向金称臣纳贡的政策,压制抗金舆论。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
一次,金国派使者来宋,秦桧要安排他住在秘书省官署里。有个叫范如圭的官员极力反对,说:“秘书省是机要重地,怎能让金国的使者住到那里去呢?”为了形成更大的舆论压力,范如圭联络其他官员,打算联名给皇帝写份奏章,抗议秦桧的卖国行径。没想到,奏章写好了,要那些官员签名的时候,他们却因为害怕秦桧报复,而都打了退堂鼓,没有一个肯签名。逼于无奈,范如圭只好以自己的名义给秦桧写了封信,信中写道:“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意思是:你秦桧要不是丧失理智,发了疯病,怎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呢?
词解人生
秦桧身为宋臣,其所作所为却无一不是以损害宋朝利益为出发点的。如果不是一个丧失理智的人,为何会有如此行径?又怎么会只为了个人利益,便将国家全都置之脑后?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太多的事物足以使我们沦陷,如完全超出想象的钱财、一套渴望已久的房子、一辆梦寐以求的车子……一旦我们在遇到诱惑的那一瞬间眩晕了,那么所要付出的可能将会是为人的根本,即理智。摄定心神,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时刻保持自己的理性,否则便有可能如秦桧一样,成为一个“病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