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的一瞬间,就失去了宁静之美——洗耳恭听成语诠释
【来源】(元代)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解释】恭:恭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倾听别人讲话。形容态度诚恳地聆听别人的讲话,也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成语掌故】
尧帝,因封于唐,而被后世称为“唐尧”。他德高望重,人民都很尊重他。在他的领导下,各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到了尧老年的时候,由部落联盟推举他的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又经过了长期的考察后,才放心地将首领的位子给了他。
尧舜时代,有一位贤人,叫许由。尧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听说许由是个世外高人,便想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他。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并传话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正巧牵着一头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事情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名声大了,惹出麻烦来,完全是你自找的,还洗什么耳朵!别玷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这个故事中的“洗耳”与后来“洗耳”的含义完全不同。许由是因为不愿意听,且自命清高而洗耳;后世所说的“洗耳”则是准备领教的意思。
词解人生
如果说雄辩可以得天下的话,那么倾听则能够守天下。雄辩所能展示的风光,无论有多强的感染力,仍免不了受语言的局限;倾听则能够在滔滔的话语中发现一个人最纯真的心语,最大限度地收获信息。
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而去,他们却全然不知。不善倾听的人,没有一种能容纳不同声音的胸怀。他们急于表达,却是在把自己无知自大的一面完全地展示给别人看。他们的初衷是让别人看到和听到他们,结果确实如此,但别人看到和听到的却是他们最不想展露于人前的无知。
倾听,或许会让你失去很多表现的机会,或许会给你喧哗乱耳虚实混杂的烦恼,但善于倾听者,一定能从别人的声音里收获各种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与信息,然后听到机遇的脚步声,最终获得成功。
关在自己的世界中,注定孤陋寡闻——不耻下问成语诠释
【来源】(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
【解释】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人虚心求教。
【成语掌故】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人物,他门下弟子众多,相传其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个,被称为“七十二贤人”。他与他的弟子经常就一些事情或言行展开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孔子及时地对他的弟子进行教育和点拨。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谥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并决定要向孔圉学习。
词解人生
学问,乃是“学”与“问”的结合。要从一个一无所知的懵懂小儿变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学习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问”也是必不可少的。孔子曾经以“每事问”为世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他也成为“不耻下问”的一个典范。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你就必须尽可能地向老师与同学提出问题,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听听那些成绩不如自己的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擅长的科目可能刚好是你的弱势学科;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你就必须要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中,尽可能地向前辈与大师请教,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听听那些初学者的见解,因为他们的思想中也会存在一些你可能没有的智慧火花;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你就必须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尽可能地和同事、领导“沟通”,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听听“菜鸟”的观点,因为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他们可能已经拥有了远远超过你的理论知识……所以,无论你想做什么,你都有必要及时地向别人请教,毕竟学海无涯,别再把向别人请教当作是一种羞耻了,发现自己的无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我,这样的过程一定是充满智慧的,绝对与耻辱无关。当你面对未知的事物时,请多问问身边的人吧!
师长是人生的第二父母——程门立雪
成语诠释
【来源】《宋史·杨时传》。
【解释】程:程颐,宋代著名的学者;立:侍立。站在雪中,在程颐的门口等待。形容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
【成语掌故】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词解人生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观念,提倡将那些授予自己知识的人当作自己的长辈来看待,这不仅仅是对于为师者的尊敬,实际也是对于知识的尊敬。
或许有人会提出“人无完人”这样的观点,会说即使是为师者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来看问题的话,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当别人的老师,那么知识要如何传递?智慧要如何传承?社会要如何进步?
如果你将知识当作一种信仰来看待的话,就用同样的心态去面对你的老师,像杨时与游酢对待程颐那样,让为师者看到你学习的诚意,求知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推崇,这样他们才会认为你是值得他们花心思去教的,你是不会玷污神圣的知识殿堂的,你是有资格成为智慧的传播者的。唯有这样,他们才会倾囊相授,你才能沿着正确的路走进知识的“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