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轻言放弃——精卫填海
成语诠释
【来源】《山海经·北山经》。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小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要填平大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成语掌故】
传说很久以前,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唤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长相清秀,性格活泼。
有一天,女娃划着一只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不甘心死去,她的灵魂变作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足爪,外形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常从发鸠山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着、游弋着,把石子或树枝从高空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咆哮着问:“你为什么想要把我填平?你为什么会对我有这么深的仇恨呢?”
精卫愤怒地说:“因为你夺去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有许多年轻而无辜的生命会被你夺去。”
大海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嘲笑道:“算了吧,小鸟,你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中坚定地回应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了。她衔呀,扔呀,长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这些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他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词解人生
“精卫填海”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我们好像看到了那个葬身于大海的女娃,也好像看到了那个翱翔于茫茫大海上的小精卫,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意志无比坚定的英雄。
无论是在刀耕火种的旧石器时代,还是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人的生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总会遇到无穷无尽的问题。“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但我们从来不曾放弃。只因我们心中有着活下去的信念与意志,我们才会如同精卫一般,有敢于同大海较量的勇气,有同艰难的环境抗争,寻找生存机会的动力。
所以,无论你的心中存有一个多么难以企及的愿望,只要以无比坚定的意志去实现它,你便是不可战胜的。
勤与恒是最简单的诀窍——磨穿铁砚
成语诠释
【来源】(元代)范康《竹叶舟》第一折。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成语掌故】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五代后晋时期的宰相。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而且很有毅力和决心,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但老天偏偏不让他如愿,在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他的成绩非常好,却碰到了一个十分迷信的主考官。主考官在翻阅卷子的时候,看到桑维翰的姓便皱着眉头说:“这个人怎么姓‘桑’啊?”只是因为“桑”与“丧”同音,主考官便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
当桑维翰得知自己没有考中的原因后,觉得主考官的做法太不合理了,便作了一篇《日出扶桑赋》,以此来破除主考官的这种迷信思想,同时以此来激励自己。
当时,有个好心人劝他干脆改姓得了,他听了很不高兴,说:“早在秦国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公孙枝的人,字子桑,他曾担任过秦国的大夫。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桑’为姓,称为桑氏,我便是他的后代,怎么能说改就改呢!而且随便更改自己的姓氏也是对自己祖先的极不尊重!”也有人劝他说不一定非做官不可,或许可以试试其他的路,但他却说:“我已经决定了,就是非要考取进士不可!”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还特意请铁匠师傅打制了一个铁砚,并对大家说:“除非这块铁砚磨穿了,否则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从此以后,桑维翰寒暑不辍,努力攻读。后来被晋高祖任命为河阳节度掌书记,赐为翰林学士,后又升为礼部侍郎。
词解人生
我们的生命每天都在经受着考验,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去迎接挑战,那样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不是为了失败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我们不能任由失败肆意地打击我们。虽然我们不知道要走多远才能达成目标,但只要前进一步,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唯有在我们自己的人生字典中剔除“放弃”这个词,不断地辛勤耕耘,勇往直前,跨过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障碍物,必定可以迎来生命中的“绿洲”。或许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是一种不可抗力,但乌云不会一直阻挡在我们的头顶,它们总会有被风吹散的时候,只要我们努力坚持,一定可以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令人欣喜的成功。
今天明天很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锲而不舍成语诠释
【来源】《荀子·劝学》。
【解释】锲:镂刻,用刀刻;舍:停止。用刀一直镂刻下去不停止。比喻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某件事。
【成语掌故】
王冕,字元章,他是元末文坛很有影响的诗人,同时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靠做点针线活供他到学堂读书。但他最终因经济条件有限而被迫辍学。尽管家庭贫困,他却没有放弃求学,一边替人放牛,一边很勤奋地读书。
一天大雨过后,王冕出去放牛。山上的草木都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可爱。他坐在草地上,见湖里有十来株荷花,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里想,古人说“人在画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画师,不然把这美景画下来该多好。他转念又一想: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学着画画呢?于是,王冕买来一些画画用的东西,开始学画荷花。因为没有人指导,所以一开始他画得很不好。看着自己画的荷花那么难看,王冕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度想放弃学画。但他想起做事要锲而不舍,不能半途而废,于是还是每天到湖边去,一边放牛一边画画。他仔细地观察荷花的神韵,天天练习,坚持不懈。
三个月之后,他画的荷花活像从湖里摘下来的那样栩栩如生。王冕到了20岁的时候,绘画技艺更加纯熟,尤以画墨梅知名,开创了写意花鸟画风之先河。
词解人生
坚持,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但要做到却并不简单。俗话说: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这其中所体现出的“有志者”与“无志者”的区别,便在于能否坚持。
做一个决定总是很容易的,但当事情逐渐发展下去时,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困扰着我们:没有时间、外界干扰、条件不允许……这些我们为自己找的借口,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然后,我们开始动摇,我们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这件事吗?接着,我们开始气馁,我们灰心丧气:我有能力做完这件事吗?随后,我们退缩,我们选择放弃:这应该是伟人才能完成的事!于是就此止步于成功的大门前。
这样的经历在大多数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位牧师在墓志铭上写道:“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当我们年华老去时,回首往事才会翻然醒悟:只因为我们选择了放弃,所以我们也就选择了平庸的人生。其实,我们与成功只是一步之遥,迈出这一步靠的便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愚公移山
成语诠释
【来源】(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解释】比喻知难而进,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毅力。
【成语掌故】
相传,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山,方圆七百多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本位于冀州的南部、河阳的北部。
北山有个愚公,年近九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大山的阻挡,出来进去都要绕道而行,他为此感到很苦恼。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们尽力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山搬开,然后修一条直达豫州南部、汉水南岸的大道,你们说怎么样?”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疑惑地问道:“仅凭咱们一家人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无法削减,又怎么能把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搬开呢?何况那些挖下来的土石要放在哪里啊?”众人讨论过后,决定把土石放到渤海的边上和北方最远的地方去。
一切都决定之后,愚公带领子孙中身强力壮的几个人上了山,开始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虽然每天挖得很少,但他们一直坚持不懈。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家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有个叫智叟的老人,听说了这件事情,笑着阻止愚公说:“你也太愚蠢了!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在这个世上活几年呢?就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连毁掉山上的一根草都很困难,又能把太行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一直都自诩是很聪明的,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清楚,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限,但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愁挖不平?”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会一直不停地挖下去,便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太行和王屋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词解人生
智者与愚者的对比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聪明的智叟在愚公面前反倒无言以对。
面对世间纷繁的事物,自以为聪明的我们,总是会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作出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选择,或者选择开始,或者选择继续,或者选择放弃。但其实,我们的聪明如智叟一般,只是一种表象。当我们站在一个自以为是的高度上嘲笑那些我们眼中的愚者时,或许他们正站在另一个角度嘲笑我们。我们以为适度的放弃是一种高明的智慧,我们以为接受现实是一种勇气,但在他们眼中,放弃便是一种愚蠢,不敢改变便是一种懦弱。
愚公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一直做下去,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即使没有天帝的帮助,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一样可以征服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很难跨越的“山”,但只要有愚公般的精神与毅力,一直坚持下去,最终会站在胜利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