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维生素·矿物质全典
4842000000030

第30章 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17)

酱油可使盐味变得柔和,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泽更加好看。

酱油具有解热除烦、调味开胃的功效,并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

酱油可以抑制自由基,用少量酱油所达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相当。

当身体某个部位烫伤时,可用酱油敷涂,能止痛解毒。

食用宜与忌

不宜将酱油过早地倒入菜锅内长时间蒸煮。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酱油内的氨基酸受到破坏,糖分焦化变酸,营养价值降低。酱油应在菜肴将要出锅时加入。

生食酱油是极不卫生的。经研究发现,有一种嗜盐菌可以在高浓度含盐食物中生存。酱油含盐量约为15%~20%,嗜盐菌可以在酱油中长时间地生存。人吃了含有嗜盐菌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其次,酱油在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时常常受到污染。

酱油正确的吃法是:将酱油加热煮沸后,放入清洁的瓶子中备用。

发霉变质的酱油不能吃。在烹饪绿色蔬菜时不必放酱油,因为酱油会使这些蔬菜的色泽变得黑褐暗淡,并失去了原有的清香。

酱油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存储,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保质期6个月。

醋,又称酢、苦酒和“食总管”,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它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是烹饪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料。

它的种类主要有米醋、熏醋、糖醋、酒醋、白醋等,较为知名的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等。醋的酸味强度的高低,主要是由其中所含醋酸量的大小所决定。例如山西老陈醋的酸味较浓,而镇江香醋酸中带柔、酸而不烈。

醋在我国南北朝时被人视为贵重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衡量档次高低的一条标准。现在洛阳水席宴仍有“醋水”之说。

营养及功效

醋含有维生素B2、钙、磷、铁等。

醋可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祛除腥膻味,减少原料中维生素C的损失,使鸡骨、鱼刺软化,促进原料中钙、铁、磷的溶解,同时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消食化积。

醋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对痢疾等肠道疾病、伤寒、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

醋会解除疲劳,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对保护肝脏也有良好的作用。

醋有美容、美发的功能,是“可以食用的护肤品”中的佼佼者,能嫩肤、美白、软化血质,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美容、生发。

醋有减肥的功效,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醋可有效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

醋还能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醒酒的作用。

食用宜与忌

有严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哮喘患者忌用醋。过敏者、低血压者、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避免食用。

直接饮用醋,浓度太高,量太大,不但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还会灼伤消化道,损伤食道和胃黏膜,而且过量饮用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宜稀释后少量、间隔饮用。

醋应尽量用密封的玻璃容器盛装,置于阴凉处贮存。

料酒

料酒,指的是用于烹饪的调味酒。制作中餐的专用料酒,主要是黄酒或添加了丁香、肉桂、砂仁等调料的黄酒;制作西餐时,多用优质的白葡萄酒或红葡萄酒。少数情况下,啤酒、白酒也可替代料酒来使用。

营养及功效

料酒含有维生素B1、叶酸、泛酸,以及钙、磷、钾、钠等。

料酒可去除原料中的各种血腥味、乳臭味和土腥味,并可使菜肴的滋味变得更加柔和,使香气更为浓郁,还能略增酒香。

啤酒作料酒时,可使荤菜柔嫩多汁,制作发酵面点时还可帮助面团发酵,使面点更加绵软可口且别具风味。

白酒作料酒主要用于制作“醉鱼”、“醉鸡”、“醉鹅”等菜肴。

食用宜与忌

凡有腥膻气息的菜肴宜加料酒烹饪,作为专用料酒的黄酒不宜饮用。

黄酒烹菜,要注意使用量,不可过多,以免菜肴中存有黄酒味。有些菜肴,如榨菜肉丝汤等不宜使用料酒。

白酒用于制作醉鱼、醉鸡、醉鹅时,应先将鱼、鸡、鹅等宰杀洗净去杂,用丁香、花椒、燥盐腌渍3~5天,晒至七成干时,收入缸中,与盛于杯中的白酒一起密封数日后蒸食。不宜用白酒直接喷洒或浸渍。

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烧菜离不开盐,烧菜放盐才能上味,因而,盐有“上味”之美称。

盐是咸味的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调料,可以说餐餐都少不了它。以盐为基本味,可以调制出许多味型,故盐又号称“百味之祖”。它除了作为各种菜肴的调料以外,还可用于腌制各种咸菜、酱菜等。

营养及功效

盐含有氟、钠、碘、硼、氯、硫酸钠、磷酸盐等成分。在调味时能解腻提鲜,祛除腥膻之味,使食物保持原料的本味。

盐有催吐、清火、凉血、解毒、增进食欲等功效。食用加碘食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碘,避免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症状。

盐可帮助口腔消化淀粉类食物,维持体液酸碱度的平衡。

盐水有杀菌、保鲜防腐的作用,能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污垢,使面部呈现出一种鲜嫩、透明的靓丽之感,可以促进全身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治某些皮肤病。

食用宜与忌

盐不要摄入过多,每天不得超过6~10克。

食盐过多,必然会导致多喝水,而大量饮水会大大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心、肾疾患。

其次,人过中年以后,血管日趋老化,功能减退,过多的食盐进入体内,在某些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可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以致造成高血压。

有些人喜欢在油下锅的同时放盐,使盐在油中熬煎,待青烟直冒时将菜放入锅内;还有一些人当菜入锅后翻炒几下就马上放盐,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烧菜时,先不要放盐,待菜肴充分烹饪至其中的水分吸热沸腾,自内向外及时烧透后,再放盐,菜肴必然松脆可口,色、香、味恰到好处。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儿童也不宜过多食盐。

制作鸡、鱼一类的菜肴应少加盐,因为它们富含具有鲜味的谷氨酸钠,本身就会有些咸味。

味精(鸡精)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料。它的味道极为鲜美,可用于烹饪各种冷热菜肴或汤类提鲜。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料。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即使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

鸡精,又称鸡粉,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料。鸡精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场合,适量加入菜肴、汤羹、面食中均能达到效果,在汤菜上作用较为明显。

营养及功效

味精含有烟酸、钙、钾、钠等。

味精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能和增食欲、助消化的功效,还能补充人体内的氨基酸,供给大脑组织能量。

味精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鸡精比味精更具天然性,其营养价值与功用与味精水也大致相同。

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不是做汤菜,应先溶解再使用。

食用宜与忌

孕妇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婴幼儿和儿童也不宜多食。

高血压患者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

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应在勾芡之前加入。高汤、鸡肉、鸡蛋制作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

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碗菜放一颗绿豆大小的味精就够了。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味精吃得过多,会发生头疼、恶心、发烧等中毒症状。

味精忌高温使用。味精对温度要求较高,最佳温度为70℃~8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味精不仅鲜味浓,也最易消化。当温度超过120℃时,谷氨酸钠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并具有一定的毒性。

味精忌低温使用。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想吃凉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味精忌用于碱性食物。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味精忌用于甜味菜肴。凡是甜味菜肴如冰糖莲子、西红柿虾仁等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烹饪鱼虾类食物时忌加放味精。因为鱼虾类食物有天然美味,如果加入味精,就会破坏其原有的风味。

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味精易吸潮,应密封存储,切勿与碱性食品混放在一起,否则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散发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普通味精保质期2年。

鸡精本身含有盐,使用时要控制用盐量。

因鸡精含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慎食。

鸡精含盐,且吸湿性大,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易滋生细菌。

姜,又称生姜、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料,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原产于我国,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一种二收,早秋收嫩姜,深秋收老姜。

姜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的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营养及功效

姜含有维生素B1、B2、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

姜性温、味辣,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在炎热季节,姜有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用红糖姜汤热服,祛寒发汗,可治着凉导致的感冒。

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姜汤含漱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用干姜泡茶,能防治食物污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姜汁可用于缓解妊娠期恶心、呕吐、胃不适等反应,既安全又有效。姜可治晕车晕船。若用一片姜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则在车中、船中不用怕晕了。

姜有护心脏、预防胆结石、抗衰老等多种奇效。老年人常吃姜还可除老年斑。

食用宜与忌

老姜的吃法很多,如喝姜汤,吃姜粥,煮菜热油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制水饺馅时加点碎姜等。鲜嫩的姜芽可用于腌、渍、泡、酱等制作方法。

红糖姜汤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食用过多,大量的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不要吃烂姜、冻姜。因为姜变质后,会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所以生姜在夏季不宜多吃。

羊肉配生姜,效果更好。羊肉补阳生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并可治腹痛。

姜喜欢阴湿温暖,忌干怕冷,适宜贮存温度为12℃~15℃。

大蒜

大蒜,又称蒜、胡蒜,原产于中亚,相传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国的。因其出于胡人居住地,故有“胡蒜”之称,传入我国后各地均有栽培。

大蒜味道辛辣,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南北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蒜。大蒜是人们常用的调料之一,又能防病健身,它与洋葱、生姜、辣椒共称“四辣”。

营养及功效

大蒜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硫、硒、钙、磷、铁等矿物质。

大蒜具有开胃、消腻清口的功效。且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驱虫。

大蒜可以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炎症及溃疡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结核性疾病、真菌(霉菌)感染性疾病等,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病人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大蒜可以调血脂、降血压、抗肿瘤、脑溢血,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防止血栓的形成。

大蒜能平衡、稀释血液,保护肝脏,预防癌症的发生。

大蒜还可以治疗糖尿病,延缓衰老,有效地防治铅中毒。

食用宜与忌

蒜在烹调中主要用于调味。俗话说:“吃肉无大蒜,营养减一半。”因此,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吃几瓣蒜。蒜应该生食,熟食会破坏营养价值。

蒜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使胃酸分泌过盛。所以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食,否则会引起腹痛。

一般人不能过量食用蒜,过量食用会使口、舌、胃受灼,导致贫血。

肝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若过量食用,可造成肝功能障碍,使肝病加重。

大量食用蒜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眼睑炎、眼结膜炎。我国民间有“大蒜百利,只害一目”的说法。

发了芽的蒜食疗效果甚微。

生蒜宜编辫置于阴凉通风处,可存储4个月。糖蒜可坛装或瓶装,避光防潮,在原卤汁中密封存放,最好1个月内食用完。腌制蒜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

辣椒

辣椒,又称尖椒,有强烈刺激的辣味,食后舌头有灼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