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
将国外产业集群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东部产业集群与西部的产业集群进行比较,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产业集群是市场自发形成的
从国外产业集群和我国产业集群,尤其是成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看,尽管形成方式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都是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如意大利的瓷砖业和加州葡萄产业集群都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意大利瓷砖业的兴起与其产业历史和当时国内市场对瓷砖旺盛需求有一定的关系。二战以后建筑业的繁荣以及意大利人对瓷砖的偏好,刺激了对该产业的投资,加上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吸引了大量的厂商进入该行业投资。国内产业集群形成,如广东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外资拉动型的产业集群,浙江温州的产业集群则主要依靠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工商业发展起来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则是依托当地密集的高效和研发机构等高级生产要素自发形成。当地政府在产业集群出现雏形以后才加以引导。
(二)企业的地理聚集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
先有企业的地理聚集,才能形成外部经济,并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发展成完善的产业网络和经济社会网络体系,并在这一网络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创新系统。相关企业的地理聚集导致企业之间形成了密集的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压力迫使该产业持续创新。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的改进烧窑技术和工艺,通过创新来解决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此外,企业的地理聚集也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机制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强化了原有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其服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可以把众多的中小企业凝聚在一起,形成集体努力,共同开拓市场和实行创新活动。在这一方面,国外的行业协会发展成熟,运作机制也是市场化的,因此起到的作用更为显著。如意大利瓷砖业协会在该产业兴起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很多产业集群没有行业协会,在一些地方即使存在行业协会,也是官方或者半官方性质的,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如欧盟指控欧洲市场上来自温州的打火机的倾销行为,并要求销往欧洲的打火机加设安全装置。该指控和要求会导致温州防风打火机遭受惨重损失,但没有行业协会来处理此事,而是几家企业被迫前往欧洲自行处理。
(四)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协作机制是产业集群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行专业化,从产前到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从生产性企业到服务性机构都有精密的分工和协作,并形成完善的专业市场。集群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同类企业的集聚能带来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产业群不是简单的“产业基地”,也不是产业的“扎堆”、“抱团”,这只是产业群的初期表现,而产业群之所以吸引同类企业集聚,更多地在于同类企业集聚一处所带来的竞争、分工和协作效益。地理位置相邻使企业之间更容易相互获得学习、观摩的机会,企业之间的信任而带来成本的减少,企业之间也可以相互联结起来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创新,甚至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行交易谈判等,就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消费的多样性,在产业群内购买商品无获而归的风险也要小得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同类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也同样更注重同类企业由于竞争与相互协作使自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不单单追求聚集在开发区内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少交一些税而已。但目前我国一些产业群内同类企业竞争有之,却缺乏相互之间的协作,有的企业甚至为了眼前的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形成“同行就是冤家”的格局,这样做的结果是既不利己又不利他,造成群内企业恶性竞争而不是在更大的范围去竞争。
专业化基础上分工协作能够形成较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网络,有助于强化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以大量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细密的分工协作的企业组织网络是一种“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大企业能按照价值链,把增值部分最大、最核心的环节保留下来,把其他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生产,既能使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又能控制大批中小企业生产和供应商,通过获取群聚效益形成最优竞争优势;众多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协作配套,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的生产,能使某项生产技艺专门化,提高了资产专用性,同样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并分享集群外部群聚效益,也能强化其竞争优势。而且,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协作分工体系,对中小企业而言,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或产品,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能不断强化资产专用能力,有助于培植核心竞争力;而大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转包合作,把具有专有技术的中小企业吸收为配套企业,也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技术层次和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五)有效的创新机制是产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
国内外成功的产业集群,其兴起和持续发展与当地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网络有关。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由于其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而面临竞争优势削弱的危险。
成功后的区域经济可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使下一代丧失创业精神,尽管面对一定的竞争压力,但区域品牌的优势在一定时间内会掩盖创业精神衰落造成的影响。而持续的创业精神一方面来自于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不断的新资源的进入。产业集群网络具有正面效应,但是长期固守原有网络,很容易造成技术、市场和制度的锁定,使创新精神衰落,产业集群难以升级。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下,竞争的压力是一个现实的威胁,但新资源的进入则受到区域内人口流动的限制和对外来人口排斥的威胁。如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尽管外来人口流动规模较大,但大多形成本地人为老板,雇佣外地人打工的格局,外来人要在该地区创业仍然存在很大障碍。而本地人有限,本地人中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更是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业精神的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产业集群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吸纳资源的地区。
我国产业群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群内管理者与生产者本身素质的限制,有的只满足于目前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求企业的发展,更没有考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竞争力,因此,企业创新不明显。首先,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群,虽然表现出较一般产业具有更高的增长力,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管理水平有限,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工程师都较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风险基金风险较大,而且风险基金又相对投入不足,因此创新的后进相对不足。其次,我国产业群包括高新技术园区内还没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网络组织,形成的现有的网络组织也只是企业之间的网络,没有与科研院所及合作机构、协会等形成网络体系,企业的创新不足,高新技术园区虽有一定的创新成果,但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这是阻碍创新的关键。最后,群内的创新环境不足,一定的文化氛围以及人才受教育的背景等也影响着群内创新。东方儒家文化以及中国被动式教育似乎使人才的创新灵感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压抑,而在这种创新极少的大环境中,创新效率似乎也就不高。国外产业群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区域甚至国际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系统是分不开的,我国要提高现有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群内企业的创新效率。
(六)企业集群宏观管理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
集群化和网络化基本上是一个由下至上、市场诱发和市场引导的过程。按传统的逻辑思维观,政府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利用有活力的市场功能,并确保合作不会导致限制竞争的共谋行为。传统的逻辑观由于它的范围有限,已经不能跟上基于市场的创新系统的变化特征,逐渐发展的对基于市场的创新系统功能的理解,以及源于现代创新理论的视角同步发展而受到人们的批评。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作为促进者和中间人,把相关参与者聚集起来,提供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造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消除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
因此,在以集群为基础的政策制定中,政府的作用应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为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和有活力地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政策和相关的产业信息等;为产业发展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和不断升级的产业氛围;提高对知识文化和网络化收益的认识,引导人们改变不利于经济社会进步的传统;为合作提供支持和合适的激励计划,能为区域内各参与者带来联合的网络中介和仲裁者服务;发挥网络化和知识文化的促进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提供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升级。
对政府而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当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央政府应该担当起企业集群宏观管理者的角色。这包括制定全国性的企业集群发展计划,建立起全国的企业集群地理分布图和数据库,设计专门的企业群绩效统计指标体系,在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开拓国际市场、行业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门的企业集群支持政策。此外,对一些典型的企业集群,可以实行重点扶持政策,以发挥其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的示范效应。各级政府对企业集群的扶持,应贯彻看得见的原则,即扶持那些处干萌芽状态或已经形成的集群,而不是从零开始人为地去创造一个集群。已经出现的集群,表明它初步通过了市场的检验。在实践中,对于萌芽状态的集群,我们可以使用上面所指出的那些集群产生条件,对其能否成长为集群进行科学论证,对潜在的集群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吸引外地外资企业进入集群,使集群迅速达到临界规模,在正反馈机制作用下发展为一个具备自我生长能力的集群。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显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区域城镇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变化,使区域城镇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模式;另一方面,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促进作用。
一、国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1975年的一份有关研究成果中指出,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镇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即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源源不断转移为结果。但是,追踪过去的20年间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发现,从农村向城市定居迁移的发生早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并越来越由期望的收入所决定。因此,他认为:“除了把城镇化看做是生产结构变动的结果以外,还必须把它看成某种程度上受多种原因支配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受未来收入和对就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支出的分配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为此,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系统性的分析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并提出了定量模型: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镇化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