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22

第22章 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机制(4)

其次,农村城镇化能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化直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提高了二、三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城镇化还创造了二、三产业发展在环境上的外部经济效应,如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工作的完善。为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提供了新的动力。

再次,农村城镇化能够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城镇化带来了消费需求的扩展和升级,城镇化的发展消除了城乡消费断层,提高了农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总量。城镇化将内生出新的市场空间,随着城镇的增设和规模的扩大,城镇的引力效应增强,促进整个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建设性投资需求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为投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推进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

四、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城乡空间的相互作用与扩散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的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相互之间总是存在着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在城市地理学里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才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乡村和城市,才成为区域的有机整体,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或者心脏,而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城乡之间相互作用。

按照海格尔的观点,他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借鉴海格尔的观点,跟其他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城乡之间相互作用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类,是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如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产品和原材料等在产地和销售地之间转移。第二类,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其特点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的,而只是通过货币流动来实现的。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等,如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等的扩散。这样,城乡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物质的联系、货币的联系、人员流动和信息流动。

城乡之间存在着联系,而联系的发生需要一些基础性条件,按美国学者厄尔曼认为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是互补性。互补性是基于区域之间的职能差距提出来的。厄尔曼提出的互补性侧重于莱纳谷地间的贸易联系,互补性越大,两地之间的流动量也越大。第二个是中介机会。两地之间具有互补性,在货物和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中介机会,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中介机会是改变原有空间相互作用格局的因素。有效的利用中介机会,可以促进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个条件是可运输性。也就是距离影响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由于厄尔曼提出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的时间比较早,在1956年,因而对物质流的关注较多,而对信息流和货币流关注较少,对产业组织的演变以及社会联系等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也没有提及。

城乡之间的联系是由各种节点及由节点区域组成的网络所形成的。城市和农村就是这个网路的节点,各节点之间的物质、货币、信息、社会的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城市是各种子网络的核心,它对区域的影响具有磁吸效应和辐射效应,一方面,由于城市在硬、软件设施以及经济社会职能方面的原因,对经济资源具有聚集效益,会把周边区域的资源吸引到城市,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由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会通过传递、传导和辐射等物质和非物质流动来对周边腹地乃至整个区域产生作用。而聚集和扩散作用的大小,又随着区域之间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可能起伏地接收不到城市的影响或者是最终被附近的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区域网络的大小与行政区域的大小并不一致,网络作用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节点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因此,创造更多的商品、服务和各种机会及其流动成为促进城市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关键,是促进城市空间扩张的重要手段。

(二)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的外在表现。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使得主要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在时空上进行重新组合,由此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开发区。开发区带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受多种作用力的驱动,从开发区与所在城市的相互作用角度,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区的聚集效应

开发区的建立一般是政府主导行为,容易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享受优惠的政策,对外开放度高。开发区在审批外来投资项目上一般具有简便、快捷、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办事程序等特征。各开发区对进区外商投资企业的建设、生产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一般都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中心等机构。此外,还制订了相当优越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开发区管理机构在立项过程中,把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纳入决策体系。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产生聚集效应。企业的聚集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旦形成企业聚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分工和协作体系,逐步发展成产业集群,则开发区有利于现有企业扎根本地,形成地方根植性,同时对外部企业将更有吸引力。

开发区的聚集效应,将通过产业聚集来聚集人口,人口规模扩张和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将促进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城市文明的传播。

2.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开发区可以利用政策优惠迅速吸引企业进入该区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内的信息发达,实现了通信和信息与国际接轨。开发区还具有人才优势,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录用等。总之,开发区所具有的各种优势吸引了生产要素在此的集聚,构建了现代开发区带动下的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政策驱动下,经济资源迅速向开发区集中,要素的聚集可以加速企业的衍生,由于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变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加大二次、三次产业比重;二是由于企业的地理临近,企业竞争压力增大,同时地理临近有利于分工协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合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以更快的发现客户的新需求和产品的新问题,更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良好集聚效应的开发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开发区作为城市工业主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又反过来促进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重新整合区域要素,形成产业新的空间布局:一是开发区开发主题差异及入区条件限制对于产业类型的组合、分选效应及对不同产业空间分离化的导向效应;二是由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和有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使开发区内产生强大的磁石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驻入,在开发区主导产业的诱发作用下,容易启动新的产业集群,使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形式。

3.开发区与城区功能分化与整合

开发区建设发展所催化、引发的城市新区建成、经济活动的空间重组、人口的迁移流动及社会的阶层分化与空间隔离化.也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个区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动城市地域功能的分化演替,最终改变城市功能格局及城市整体的地域结构特征。同时,开发区也会通过对城市外围组团、小城镇的激活、引导效应,而带动城市外围空间的功能分化与整合。一些城区可能由于建立新的开发区从原有的单一功能转化为综合功能区,甚至使城市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本区域。或者由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城区基础设施和三次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型居民转型,具有城市文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