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29

第29章 广西产业集群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3)

同时,广西的产业如中医药、南宁的生物制药、造纸、化工与精细化工,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的轻工及林产,北流的陶瓷、宾阳的竹编、田阳的蔬菜、横县的茉莉花等都已具备集群的基础和规模;北海的海洋生物产品、珍珠等已初具产业集群的雏形,预示着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空间,而且前景十分广阔。

从产业集群类型看,广西现有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如南宁的食品加工、桂林的旅游业、兴安华江的竹业集群、恭城的生态农业集群、北流的陶瓷、福绵的服装、田阳的蔬菜业集群等,均属于传统产业,且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如桂林、南宁、北海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产业,但这类产业的集群特征很弱,才刚刚起步,规模还很小。

三是资本与高科技结合的产业集群。如制药、冶炼、机械、汽车制造业等产业。这部分产业多数以主导产品为龙头,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与相关配套中小企业形成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具有发展为“轮轴式”产业集群的潜力。

二、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原因

目前,广西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产业集群具有产业性质单一的特点,即主要是农业产业集群,而工业集群和乡镇企业集群数量少。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给其他地区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指导。广西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些产业集群的萌芽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为地方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集群。如靖西的绣球产业。靖西县旧州村是有名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悠久,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公司+协会+农户”模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能人带动作用

也就是一批早期具有思想的人的带头作用使某一产业在农村由个别人从事逐步发展成专业化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在农村地区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但是在实际中,农村地区这样的带头人数量很少,尤其是既有经济实力,又有现代市场经济和企业家思维方式的人,更是远远不足。

(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由于招商引资或者国家投资,一些龙头企业落户农村地区,使之成为本地的经济强有力的催化剂。以它们的主导产业链为核心,形成了大量的前向、后向以及旁侧关联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中小企业集聚。这些中小企业大多是从事为龙头企业的主导产业提供配套设施和其他相关服务。如恭城的水果产业集群和平果铝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就属于这种类型。

(四)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更多的是基于当地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兴安华江乡的毛竹加工业、恭城的基于生态农业模式的水果产业集群、田阳的蔬菜产业、宁明的林产品加工业集群。虽然各地的集群具有不同特点,但是多是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业。早期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萌芽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地区,优越的农业基础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对于今后的发展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总之,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工矿业集群、乡镇企业集群,发展以分工与专业化为背景的传统产业集群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模式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其原因是,该模式立足于内部市场与内部资源,依靠内力自下而上自发形成,不仅具有资源优势,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地域文化、非正式的制度环境,但集群创新机制、结构升级、市场开拓、正式制度支持、专业化程度、协作机制及产业关联效应是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所处的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上述重要因素显得匮乏,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三、广西产业集群的特点

从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看,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现有产业集群多数以本地资源为纽带,是在当地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桂林的旅游产业、北海的海洋产业、横县的茉莉花产业、兴安的毛竹业等。

二是以具有主导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众多小企业为之协调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的。如柳州钢铁、柳州汽车、桂林三金药业等。

三是产业集群的类型绝大多数属于原生型。原生型是指在本地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域根植性”。与此相对应,还有的产业是从外面引进或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称之为“潜入型”。这种类型的产业极少,如玉林福绵区从广东引进的服装业。

四是从地域分布看,集群特征显著的产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发达的城镇,如桂林、南宁、玉林、梧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城镇,而农村地区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不多,即便有产业集群,也多为农业集群。

四、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在广西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资源依赖于产业集群,分析产业集群模式对加快工业兴桂战略步伐,建设迎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广西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产业集群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农业产业集群产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

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将农业优势农产品进行强势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农业产业群”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初见成效,形成若干粗具雏形的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1.政府整体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多样化集群发展的典型模式

广西贵港市农业产业化、多样化集群发展是通过政府整体布局来实现的典型模式。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结合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目前贵港市共有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64个,蔗糖、水果、蔬菜、桑蚕等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同时,政府规划和布局小城镇建设,发展制糖、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中药材加工、蚕丝加工、茶叶加工、饲料加工、肉类综合加工、林产品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销代产业集群,并把农产品资源开发链延伸到加工、运销、服务等领域,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带动农业生产发展。

2.南亚热带特色花卉业集群模式

横县发展茉莉花产业起步早,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目前,横县全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达8.5万亩,年产茉莉花5.6万吨,全县有花农6.8万户30多万人,常年有2000多家茶商云集横县,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年产花茶100万担,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量均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茉莉花茶出口占全国的23%,农民卖花收入达4亿多元,花茶产业产值超10亿元,茉莉花原产地标志通过国家认证。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企业已形成集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授予“中国茉莉花之乡”称号,并对当地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茉莉花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横县县政府在管理、技术服务、建设与开拓市场和联合扶持花茶产业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积累了一系列经验。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型产业集群模式在广西已在农业产业和工业产业均得到了发展。农业生态模式主要是著名的“恭城模式”,工业生态模式主要是在广西的糖业集群取得成功。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基地,糖业已经成为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借鉴北欧、北美等国家中提出并实践的为避免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而以生态理念重新规划产业发展的做法,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态规划设计,使不同的糖业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形成了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制糖由六个系统组成,它们是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面互相衔接,形成了“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以及“制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三条主要的生态链,通过每一条制造链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工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企业集聚的生态系统。广西糖业用以根治制约中国糖业发展“瓶顶”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采取的通过综合开发、清洁生产、收益较高的循环经济模式造就了在此循环生产链上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医药产业集群“药谷”模式

广西具有4600多种中草药物种和大量海洋药物资源,现有种植各种中药材的药场2.8万个,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2个,年收购量最高达1.8万吨,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丰富的药源促进了制药企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广西各市县基本都设有中药制药厂,已形成一个较大的企业群体,包括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广西玉林制药厂、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人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南宁东盟国际医药博览城(以下简称医博城)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设施最完善、综合性服务最强的医药平台和产业集群地,堪称中国第一“药谷”,医博城是典型地利用“中草药大省”的广西资源优势,以医药市场带动医药产业集聚,形成亚洲最大产业集群地“药谷”模式。

(四)广西铝工业产业集群“航母”发展模式

在全国乃至亚洲氧化铝行业中,百色铝矿以储量大、品位高、矿层厚、易开采而闻名。百色平果铝业1991年设计,199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先后引进了法、德、美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现已成长为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铝冶炼联合企业,是一艘巨型铝业“航母”。由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广西三方投资150亿元组建的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则是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一次性建设生产规模最大的铝工业项目,也是一艘巨型铝业“航母”。有了这两个巨型企业,百色市将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与此同时,百色市与铝业相关的工业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煤炭项目、水利项目等电力项目建设,为铝工业提供充足的电源:上游配套和下游深加工企业得到大力发展,在上游创办了配套的氟化盐厂、硫酸厂、碳素制品厂,在下游创办铝型材厂,引进顺德大信公司精铝加工、湛江铜铝板厂、香港力劲铝轮毂加工等一批铝深加工项目,正在培育一条完整的铝产业集群链条。这些工业项目的实施,拉长了铝工业产业链条,以铝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航母”使百色市进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大基地的工业爆炸式增长时期,广西百色市迅速崛起一个初具规模的铝业基地,出现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围绕着铝产业而集聚的企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母”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