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04

第4章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3)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了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而且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经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有两方面含义:

(一)从量的方面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经济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这种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考察:(1)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构成。分析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是用两类指标:(1)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其所占的比重,各产业的资本额及所占的比重;(2)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二)从质的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技术素质的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由于技术这一因素总是隐藏在其他要素中发挥作用,产业结构的质的组合往往通过一些数量指标来反映:(1)产业加工的深度、附加值的高低、资本密集度、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2)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

产业结构是由各要素按照某一方式进行的有机联系,它主要有以下特性:

(一)结构的相关性

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而且决定产业结构整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结构中的最薄弱因素。例如,轻工业的主要原料来自农业,农业的丰欠必然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的发展。

(二)结构的动态性

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标准是有不同的。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只可能是量变,这时结构的实质尚未变化,因此,产业结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产业结构转换,一般认为是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质的变化,其变化的同时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较强,反映了该区域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较高和发展潜力较大;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了其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且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部分学者还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力、结构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力和产业结构效益的地带性差异十分明显,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就发现了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农业)向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工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1940年通过研究得出了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依次向第一、二、三产业转移。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这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在全国开始实行,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迫切需要发展农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在这一阶段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推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上升,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是我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从而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了6个百分点。1996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跌至20%,第二产业的比重接近49%,第三产业下降至31%。这一时期重化工业发展的内在原因,是我国为了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对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虽然有1978~1984年的不正常时期,但总体上和配第、克拉克的理论是相符的。

劳动力转移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课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据1998年统计,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为49279万,其中已经转移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从事非农产业的乡村劳动力达17129万,20年间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占乡村总劳动力的34.7%;以建制镇为统计口径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由4784万增加为12484万,20年间转移到小城镇的农业人口约7500万。

一、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分析20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其主要动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改革政策确立了农民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农民有了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经营的自主权,从政策上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二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三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小城镇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要素市场的开放,城乡壁垒的突破,对“两个转移”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突破了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市场调节引进社会经济生活,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城乡经济改革,激活经济、发展经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动力机制趋向强化。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刚性增长以及持续的内需不足,在劳动者追求社会平均收益的推动下,加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动力,并且促使政府调整与此有关的产业政策和工业化、城市化政策,以引导“两个转移”。

二、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两个转移”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商品经济仍不发达。据专家分析,1998年,全国粮食生产的商品率仅为30%,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不会高于50%,农民的自给性收入不会低于45%,而乡村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则为40%。在我国农村,尤其远离经济中心的“边缘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自给半自给经济。与此同时,多年来形成的城乡分离的二元体制,也对“两个转移”存在制约。从转移方式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兼业性从业的特征

大量农业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虽然已经以非农产业为主,职业转移在两年以上,但仍兼顾耕种承包地。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民,有86.4%没有退出承包地,只有13.6%完全转出或部分转出承包地。

(二)流动性从业的特征

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除由本地区乡镇和县城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从事非农产业之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以短期打工为主,成为城镇特有的流动人口。据专家估计,全国流动的农民工,其规模约有6000万,其中跨省区流动的在2000万以上。

(三)“两个转移”分离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改革起始,启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80年代初乡镇企业兴起,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高速发展势头,转移也达到一定规模。对这样的态势,政府及时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产业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同时又倡导“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直到90年代中期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化政策才逐步有所松动、有所调整。但即使在90年代中期小城镇改革试点,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在实施中往往还是对招商引资有贡献的富裕农户、在生产或业务上有专长的技术骨干,才有可能进入小城镇落户。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包括“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的,以及一批流动性从业的农民工,虽然已经在非农化的进程之中,却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之外,农民身份不能改变,“两个转移”分离十分明显。

三、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发展环境和政策措施上已经为“两个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状况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以下趋势:

(一)离土又离乡转移的趋势

随着户籍制度新的改革方案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进入城市或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相当大一部分可望转变身份为城镇居民。今后10年或15年,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时期,大量兼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将转变成为离土又离乡的市民。

(二)梯级转移的趋势

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尤其是普九教育实施和职业教育普及,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逐步提高,一批又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流向劳动力需求多和有较高收入的地区,进入二、三产业,包括从事文化素质较高的服务性劳动和在技术要求较高的生产线上作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成为城镇产业大军的重要力量。

(三)流动规模继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流动性转移仍将继续。据权威机构对劳动力外出的跟踪调查,今年流动性从业的势头不减,农村劳动力流动范围有所扩大。2001年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比重,在连续两年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4个百分点,达到23.3%。

(四)流动区域更为广泛的趋势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从过剩的地区向需求较多的地区、收入低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据权威机构对劳动力外出的跟踪调查,今年跨省区的劳动力中,有74.8%流向东部沿海省(市),较上年减少4.3个百分点,而向西部的流动规模呈现增长势头,到陕、甘、青、宁、新5省(区)打工的占跨省区劳动力的8.2%,较上年增加5.8个百分点,到其他地区打工的占13.4%,较上年增加8.4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及性质

(一)工业园区的定义

工业园区这一现象最早于19世纪末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在工业化国家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制定了各种工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特殊经济区域:免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保税区、工业区、工业村、工业园地、科学园、技术园、技术城等。这些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和发展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工业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环境的污染,推进城市化发展。因此,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