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06

第6章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5)

2.外资驱动

外资驱动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又一基本特征。所谓外资驱动,是指工业园区抓住区域或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以外向型战略为主战略,以区外和国外资本为产业资本主体,依赖外部力量(或因素)驱动园区成长和发展。具体来说,外资驱动型工业园区的主要特征有:

(1)外资成为园区的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辅之以强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外资(主要是区外资金)都构成了园区产业资本的主体力量,从而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2)外资成为园区发展的主导驱动力量。外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驱动园区发展:一是区域潜在优势通过导入外资而得到有效激活。通过导入外资把区域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等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外资带动当地企业发展。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后,一方面把一些零部件或中间产品或生产环节采取外包形式;另一方面需要当地为它们提供包括销售、市场策划、产品设计、采购原材料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带动当地配套产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三是通过外资带动当地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当地经济界人士把外资企业当做学习的园地,通过近距离学习和观察,积累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一些外资企业的打工者跳出来创业,初创时与原来企业和老板保持密切的联系,甚至作为分包商,这些人往往构成当地的第一批企业家。四是通过外资带来先进技术、先进观念、先进管理理念等信息,从而推进当地技术革新、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等。

(3)园区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园区产业的高级要素如技术、人才、管理主要来自于区外,园区产品销售市场也主要在区外,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

(4)园区技术层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或处于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

(5)市场往往比较脆弱、创新能力不强和本地化阻力大,植根性较弱,容易形成投资的“飞地”。园区依靠低成本优势吸引的外资企业,其研发机构、人才、技术、市场渠道严重向外依赖,本地产业配套不足,与本地产业联系不够,园区往往会成为外资暂时安排的全球生产的流动环节,不具有黏性,稳定性较差,这些外来资本随时可能转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地区。

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驶入快车道。1978年全国大中小城市仅193座,到2000年已发展到663座,22年净增470座,平均年增21.36座;建制镇从1978年的2173座,增至2000年的20312座,净增18139座,平均年增824.5座。城镇化水平也从1978年的17.02%增至2000年的36.09%,22年提高1.12倍。到2006年,城镇化水平为43.9%,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1998年以来,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以上,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10年,我国需要将1.1亿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而到2050年时,这一数字将达到5.5亿,届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

与这种发展态势相对应的是城镇学的繁荣,著作繁多自然见解各异,争论不已,本书系应用性论著,无意介入。但既是一本专著,对各种看法理当取舍。故在论述之前,有必要对当前有关城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一番梳理。

一、城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城乡的最近划分标准,将我国统一分为城镇和乡村,取消了城市和农村的划分,城镇包括城市和镇。城市是以镇为载体在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城市和镇的功能不断趋向一致。所以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通常意义上讲的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

城镇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革命为城镇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工业革命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同时城镇的发展也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源泉,而且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这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各种生产要素、社会要素由乡村向城镇的集聚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城镇化过程。

(一)什么是城镇

城镇是人人都感受到的,似乎是一个最普通最简单不过的问题。然而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觉因人而异,相存不悖。理解则是更高层次的思维,人们往往用专业的眼光给予界定。所以从事不同专业的人,或者说视角不同的人对城镇就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理解。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得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就这样说:城邦(市)有别于民族国家和部落(实际指的是村落)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成员的异质性,它包容众人,大家通工易事,社会进化日趋复杂。亚里士多得的这一说法,是人性论者对城市的理解。

此后,不同学科陆续对城市做出界定。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是个有相当大的面积和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地域共同体,其中住有各种非农业的专门人员。地理学家认为,城镇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经济学家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是物质生产的分配空间。生态学家认为,城镇是人群的生态系统。历史学家认为,城镇是独特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曾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并且,即使同一专业的不同专家,也往往由于研究的侧重面不同而下不同的定义。有人统计,关于城镇的定义不下30种。由于定义繁多,且难以科学归纳,以至于美国著名城镇学家芒福德在其编纂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干脆说城市的定义尚在争论之中。

许多世纪以来,哪些地方可称之为城镇,仍然使人困惑。宋俊岭、黄序认为:完整的城镇概念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结构和人文结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内涵十分丰富,包容了从历史的、文化的、建筑的、技术的、社会的、艺术的、民俗的等等内容。

自然层次A——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位置,岩基,土壤,水源,生物以及非生物资源,气候,大气;

基础层次B——人工环境:基础设施,建筑物和构筑物;

主体层次C——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产业结构和水平;行政组织制度;社会文化积淀:语言、文字、历史文物、名胜古迹、道德和民俗。

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环境构成城镇的生态本底,基础层次构成城镇的物质载体。自然层次A承载着基础层次B;自然层次A加上基础层次B共同承载主体层次C这个城市的核心。而社会核心层次C又以自己的活动、行为支配和影响着A和B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影响构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上定义是把城镇作静态的图解,自然有其科学性和某种意义的实用性。但城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而且随着大城市郊区城镇化的推进和卫星城镇的发展,原有的点状城市外延的扩张,逐渐与周边的乡村连接在一起,城乡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也日趋融合。

本书论及的是一个固定区域的城镇化,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书采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城市的界定:“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地理学派的定义。但由于地域空间组织过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因素,因而具有综合性。实际上已涵盖城市的主要内容。研究城镇,首先就要把城镇看成相对固定的,有一定地域、人口和经济的行政区域,其间当然也应考虑动态因素,然后进行论析,这就是本书采纳这一定义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