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48444200000008

第8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1)

国内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一、国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一)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的发展历程

近十多年来,以电脑软件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业在印度迅猛发展,印度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脑软件王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制定了重点开发电脑软件的战略,并于1991年6月在班加罗尔建立了软件技术园区,并实行优惠政策。许多著名的公司,如微软、英特尔、苹果、IBM等都在印度设有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一些公司甚至已经把他们在全球一半以上的软件研究和开发项目转移到印度。每年印度生产的软件的60%以上都出口销往美国。为了便于这些公司与美国企业界的联系,印度软件技术员于2000年6月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国际商务中心,调查美国的电脑软件市场,推销印度软件公司的产品。商务中心还帮助印度的公司与美国信息技术业、金融业、风险基金以及贸易公司进行沟通联系,以加强印美公司的广泛合作。

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软件之都,吸引了海内外400多家著名的信息技术公司,被称为“亚洲的硅谷”。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马德拉斯、海德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接踵而起,同班加罗尔一起成为印度南部著名的电脑软件业“金三角”。

班加罗尔IT产业是一个由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盟的公司和机构组成的集群。各种大小不同的企业通过协作形成产业体系,拥有自由竞争的高效性和互补性,使得集群中单个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对人才、高科技成果、资金和政策等重新整合,提高了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集群在地理上的聚集特性为群内信息沟通及企业之间形成频繁的联系提供了条件。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参观、研讨或合作,消除了智力外溢的障碍,使得先进经验、技术在群内得以传播。

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在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迫使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无形中给其他企业以更大的压力,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因此,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使得班加罗尔的公司能够对市场做出更快的反应,更迅速地推出新产品。

班加罗尔工业园的成功使印度获得了潜在IT超级大国的声誉,这主要来自于它辉煌的出口数字和熟练劳动力的对外输出。有人认为,印度缺乏活跃的国内IT市场以及政府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支持太少,造成了印度IT产业虚弱的“创新文化”。此外,印度IT公司与产品最终市场的距离较远,使得印度的公司不能对客户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并以创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要。飞利浦软件中心负责人说:“班加罗尔这个城市没有一种文化使人们可以自动创新,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没有全球名牌。”分析家帕萨拉西说:“大多数印度公司都陷在商业链条的末端,因为开发创新性产品的知识大多是无形的,很难长距离的传输。”教育机构或技术密集部门内的国营工业与实验室完全孤立的运作,阻碍了印度及班加罗尔地区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削弱了他们的竞争优势。

(二)意大利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2002年,意大利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880亿美元,仅次于美、日、德、英、法五国,居发达国家第六位,而其国土面积仅为中国的1/32。意大利是世界上主要出口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均收入增长迅速,目前人均GDP已超过2万美元。意大利的成功与其普遍存在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中小企业数量之多,企业规模之小都是其他工业化国家不能比拟的,平均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仅为4.3人,是日本的1/4、德国的1/3,不到美国的1/3,平均每个企业创造的产值也是位居工业化国家之末,可见意大利企业之小和中小企业之多。意大利经济是出口依存型和进口依存型并存,出口创造了国民经济(GDP)的15%,是意大利的主要牵引力,出口最大的产业分别是机械、纺织、服装、皮鞋、皮革等,出口额仅次于德国,居欧洲第二位。意大利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职工人数在20~50人规模的企业,其销售额的50%是出口。年出口额在500亿里拉以内的企业基本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如果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那么纺织品的90%、服装的80%、鞋和皮鞋制品的90%、木工及家具的95%的出口额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个,分布在15个州:其中,东北部和中部(也就是第三意大利区)126个,占63.4%;西北部58个,占29.2%;南部15个,占7.5%。集群地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其中,纺织品集群地有69个,占34.7%;皮鞋和鞋27个,占27.3%;家具39个,占19.6%;机械32个,占16.5%;食品17个,占8.6%。此外,还有金属制品集群地1个,化学制品集群地4个,造纸与印刷集群地6个,首饰集群地4个。

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拿的萨梭罗镇以生产瓷砖闻名世界。这个只有几万人的小镇,生产着世界上30%的瓷砖,全球65%的高档瓷砖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在萨梭罗镇,200多家企业与瓷砖业有关。这个地区同时也是全球制釉、法郎和瓷砖设备业的重镇。

1.产业的兴起

萨梭罗地区的瓷砖产业最初是由相关产业诱发的。从13世纪开始,萨梭罗就有了陶器和瓦器的制造业。19世纪,当地出现第一批瓷砖产品,主要应用于路标、门牌和地下墓室等用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当地的瓷砖企业仍然屈指可数。直到战后,意大利对瓷砖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因为战后的重建计划需要大量建材,意大利本地对瓷砖的需求尤其强劲。原因之一是具有抗热能力的瓷砖适合当地的地中海型气候,另一个原因是意大利传统上偏好石材而不喜欢合成树脂材料或地毯。瓷砖是最接近当地品味的建材。此外,意大利木材缺乏,木料地板价格昂贵,又使得瓷砖具有价格上的优势。

萨梭罗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好,当地人口主要以农民和在机械厂工作的且收入较好的工人为主。离该镇不远的艾米拉、诺曼加和摩德拿是法拉利汽车等传统精密工业所在地。它们为萨梭罗瓷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沛而经验丰富的工人。因此,当地居民只要筹集了小额资金,并找来有经验的工人,就可以成立瓷砖厂。在当地银行业的支持下,新成立了大量的烧窑厂。公司一旦运作,厂商还可以由企业内部基金作为财务支持。1955年,当地共有14家瓷砖厂,到了1962年,已经有102家。萨梭罗以外的地区,由于缺乏产业信息的流通,瓷砖厂商要出头并不容易,到了1964年,意大利瓷砖行业协会在萨梭罗成立,全意大利的瓷砖厂商都向它登记,成为会员。

当国内市场需求出现增长时,许多工程师与闻风而来的人都涌进萨梭罗找工作。

2.技术的突破,促进了集群的发展

在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之初,其黏土和生产技术完全依赖外国。20世纪50年代,瓷砖的材料是高岭土,但萨梭罗本地没有这种材料,必须从英国进口。其瓷砖设备大多数也是从国外进口的。

根据经验,意大利瓷砖企业学会用当地的天然气搭配进口设备烘烤当地的红土,到60年代中期,意大利瓷砖业已经不再从国外进口设备,但在60年代末,其使用的一次烧法制造红土瓷砖的技术质量仍然较差,产品不够美观。在人工成本和天然气成本的压力下,当地企业不断的改进烧窑技术。到70年代初,其快速一次烧法减少了天然气成本并改进了生产率,即生产流程时间大大减少,需要的工人数量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由于害怕失去竞争力,一次烧法在当地很快得到推广。此时,意大利自制的窑炉和平压机不但在质量上是世界一流的,而且开始出口。

3.地理的聚集有利于知识外溢和创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意大利六成以上的瓷砖企业聚集在萨梭罗地区,这个地区因此也成为瓷砖设备供应商竞争的战场和聚集地。由于设备制造商和瓷砖生产企业比邻而居,他们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地理聚集不仅使萨梭罗地区的瓷砖企业可以获得便捷的服务,还大大促进了商业情报和设备改进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有利于设备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展开合作,改进设备进行创新。

随着该镇瓷砖业的不断发展,这个产业的工程师、生产专家、维修工人、服务技师和设计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在这里,新公司很容易找到他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制造商要解决生产和设计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就地向专家求助。瓷砖产业的地理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模具、釉料、包装材料、仓储、运输等各类服务企业的发展。此外,小型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在工厂设计、物流管理、财务、广告和营销等方面提供周到的服务。

4.挑剔的当地需求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意大利瓷砖产业的发展与建筑业在20世纪60年代的持续繁荣,尤其是北部地区的经济繁荣有关。国内市场需求使得瓷砖业持续快速发展,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意大利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瓷砖市场。意大利瓷砖市场是全球最高级精致的市场。专家认为,瓷砖质量最佳的是意大利,其次是西班牙、法国和德国。意大利的消费者率先使用新设计和新造型的瓷砖。在意大利,消费者选购瓷砖的条件包括:美感(25%)、造型技术(24%)、价格(21%)、品牌(16%)、设计师(14%)。挑剔的市场需求会对制造者和设计者形成压力,推动其创新。挑剔的需求也促进了意大利瓷砖展示业的发展,使得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合作更为紧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使当地的瓷砖产业朝更专业化和更完美的状态发展。

5.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64年,萨梭罗镇成立了瓷砖行业协会,以解决信息沟通的问题。1980年,意大利瓷砖行业协会成立,协会在促进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自成立始,分别在美国纽约、德国杜塞尔多夫、法国巴黎建立了促销机构。通过协会来进行集体促销,树立意大利瓷砖质量卓越、美感造型等整体形象。此外,协会还为企业提供了大宗采购、各类会战、国际市场调查、人才培训与交流、法律事务、财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还代表企业出面与政府或工会协调产业政策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行业协会在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萨梭罗地区瓷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但该产业仍然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产业内部的创新和不断变革。由于地理聚集导致的企业之间的高密集度的激烈竞争,以及本国消费者精致的需求,使企业面临持续创新的压力。而以本地企业家经营为主的企业及其对瓷砖产业的认同,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文化,使企业家形成了持续投资、扎根当地的以及不轻言放弃的产业忠诚度。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的互动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瓷砖产业的创新。整个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高度发展的产业系统,这种系统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对产业和区域的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加州葡萄产业

加州并不是美国最早的葡萄酒产地。悠长的美国葡萄种植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北美是一方“葡萄之地”和“葡萄酒之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意大利探险家吉欧维尼·瓦罗扎诺(Giovanni da Verrazzano)1524年沿美国东海岸航行,看到一个优美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北卡罗来纳州,大量葡萄生长,他认为这些葡萄“能够酿出色的葡萄酒”。吉欧维尼是第一位记述美国葡萄种植的人。来自英国的新移民发现葡萄在美国生长如此容易时,便迅速沿海岸一带种植葡萄。相对于美国东海岸16世纪便开始的葡萄种植和后来葡萄酒酿造,加州则晚了许多。

加州的气候、土壤为葡萄种植提供了完美的环境,是美国葡萄产业的集中地区。1998年加州葡萄栽培总面积已达32万公顷,总产达到537.5万吨。葡萄栽培和葡萄加工业的高度集中充分显示出美国葡萄区域化、集约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加州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1999年加州葡萄产量比上年净增52.7万吨,产量增加率为9%。

加州葡萄产业已经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配套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了包含葡萄种植、酿酒厂以及范围广泛的支持性产业(如农业技术及葡萄采收设备、与制酒相关的设备、出版业)、旅游产业、食品业等产业的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