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48452100000018

第18章 学习带你走进大学(3)

大学学习花样多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10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而大学4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一二主要学习公共课和基础课,大三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四重点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

大学学习游击战

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也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班级通常没有固定属于自己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年级的同学,上自习往往也要自己找教室。

大学学习四步走

大一试探期

首先要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对口的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具体做法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多向他们询问就业情况。对本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对将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素质有所了解,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机会锻炼和提高。

大二定向期

这个阶段应该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另外,还要增强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大三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想参加工作的同学,应该尝试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兄师姐谈话了解求职的情况。而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大四分化期

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这时,可先对前3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否明确,前3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做积累和准备;最后再次努力面对自己的又一个人生分支点。

怎样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气氛

一般来讲,大学的校园范围都比较大,教学设施比普通中学齐全得多,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大学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在思想上应认识到: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入学最初的几个月里,大学新生在熟悉新的生活、老师和同学的同时,还要迅速熟悉学校中的教学及辅助设施,如教学办公地点、图书馆、实验室、复印室、录音室、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等。

大学里面的学习气氛是外松内紧。和中学相比,在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很少有人主动指导你;这里没有人给你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考试一般不公布分数、不排红榜……但这里绝不是没有竞争。每个人都在独立地面对学业,每个人都该有自己设定的目标,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昨天比,和自己的潜能比,也暗暗地与别人比。

学习方法的调整

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大学的学习方法又与中小学的方法差别很大,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大学生心情沮丧、神态忧郁,原因多与学习上的挫折有关。下面就两个案例来分析大学新生应该怎样调整学习方法。

大智现正读大一,第一学期是班里第一名。他不但学习好,其他方面也是高手,他是学院宣传干事,平日热衷于画画,弹得一手好吉他,能自己写歌。围棋、网球、足球、篮球他都会,平日里校园的各种活动都有他的身影。但问到他读书的感受时,大智说,他从未把读书当做大学生活的重点,而是当做业余爱好。所谓劳逸结合,在他看来,纯粹是把学业当做一种“逸”,当“玩”得太累时,他自然会坐到书桌旁,认认真真地看书,效果超乎想象的好!平时他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在课下用很少的时间去消化,从未抱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过。

大智知道要学以致用,否则白学。每学期初,他都会对所学课程进行分析,制订出学习计划。大智的理想是考研,所以所有的学习都围绕这一中心出发,对于考研的重点,他会狠下苦功,其他并无太大兴趣的课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拿高分。

“只要有学习的目的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便不会感到空洞无聊,也不会认为是一种负担了。”

分析: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从入学初就给自己订个4年大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或是考研,或是工作,或是出国,带着目的和兴趣去学习,结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摆脱高中的题海战术,不要死读书,一味地追求分数,而是要活读书,有侧重点地去学习,并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大学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会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某一理科女大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尤其是高等数学和英语最感头疼。过去在读高中时,自己能控制、掌握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绩总能赶上去,可是自从上了大学,这一套却不管用了。

分析: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对那些高中阶段的学习尖子来说,这种挫折可能会造成自信心的丧失,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病。要使他们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并非一两天的事。

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可以说,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趣味小测验来测试自己的学习心理。当你不会演算一道数理化习题时,你一般是()A.马上去问老师或同学B.放弃C.请教老师或同学后,再找几道这一类型的题来做,力求把这一难点攻克D.努力地想,或查参考书,坚信凭自己一定能找出解决的办法选A的人:是只要有答案就可以呼“万岁”的人。总是怕麻烦而不愿去深究解题的过程和原理,总是不肯自己多动脑筋。

建议:如果你这种习惯不改变的话,长期如此,会成为腹中空的“笑葫芦”,这种类型的同学学会独立思考,多悟,反省。

选B的人:不仅不喜欢动脑筋,而且是学习战场上的逃兵,遇到难题就举白旗。这样的学习心态,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会给自己造成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慢慢地,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最后会让整个学业都丧失掉。

建议:主动去请教老师或热心的同学,他们会给你帮助的。同时,应该发现自己在学业上的兴趣,请老师帮忙,先订出计划,然后从易到难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选C的人:是灵活性很高、很有时间观念、很重视效率的人。只有在想不出的情况下,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选D的人:是有过这方面成功经验的学生,也是富有探索精神、信心和自尊心很强的人。他们一般学习积极、主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求知欲。爱思考,善钻研,勤努力。

建议:有种强烈的钻研、领悟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也是一名大学生必须具有的。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认识到,当凭借个人的能力与手头资料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该请教的还需请教他人。老师或同学的解析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样做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珍惜时光制订计划

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并有效安排时间落实学习计划,这关系到大学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大学生活的质量。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活,这是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实现大学学习目标的需要。

制订学习计划的技巧

学习计划的制订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考验。计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目标效果的好坏。学习计划的制订是建立在对自己充分认识、了解以及对过去学习经验总结基础上的。而要制定一份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一定的技巧。

制订学习计划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

学习目标是大学生大学梦想的具体表现,而计划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没有可行计划的目标,只是口头上、空想的目标。比如,我们希望自己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精通一门外语同时还对另一门外语有所了解的外语水平较高的大学生,那么外语学习计划就应围绕学习外语这一目标进行安排,具体计划内容包括背诵单词、练习听力、练习口语、进行外语阅读训练等。

制订学习计划要突出重点

大学的学习,大致分为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学习阶段以及毕业设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重点。大学生要明白每个学习阶段自己应该努力的重点。抓住重点,找准难点,是制订学习计划的关键。本学期的重点是什么,本学期哪门功课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自己最缺、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学习计划里都要得到体现。如果某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比较紧而且专业课程特别多,自己要把专业学好已不容易,还雄心勃勃地打算在学期里再去做其他更多事的话,往往会达不到预定目标。所以,大学生要明白每一阶段应该培养并具备哪方面的素质,达到怎样的要求,从而确定自己的计划。比如,基础学习阶段要求每位同学打好基础,这包括专业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等。雄厚的基础,对未来进行专业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数学的学习,对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能培养一种严密的思维,更能为将来的学习、研究提供一种手段和工具,就是经济管理专业,它的重点之一也是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更不用说工科专业了。因此,学习计划应在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有的放矢。

制订学习计划要有适当的弹性

我们在实施学习计划时,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变化需要做及时、适当的调整。因而,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不能把时间绝对固定化,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不至于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手足无措。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学习计划的制订,落在实处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句话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合理安排时间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

有效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世界一著名电脑公司的总裁,发现公司员工每天非常繁忙,但奇怪的是,工作效率却很低。他找来一家咨询公司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员工们的工作状态是:一件事没干好,身边又出现另一件事,于是扔下手头的活去干另一件活;另一件活没完成,其他的活又来了或者前面的工作在催着交工,于是又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时间、精力投入“另外”的事中……这样的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人们也常称这种“忙”为“瞎忙”,也就是说,连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对大学生而言,时间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大学生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多,一周除了20多个小时属于课堂教学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可以任由自己安排。

时间管理不当,很可能出现要么“闲得要命”,每天的时间都在类似“喝咖啡”般的状态下度过;要么“忙得很”,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情况。

制订时间表

时间表具体可以分为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

时间表的制订,可以帮助你明确目标、抓紧时间进行学习。而在合理安排时间上,也要讲究技巧,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时间表不能太烦琐。有的同学时间表定得过于烦琐以至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制订时间表的目的是节省时间,如果你无意中在制定时间表上浪费时间,那就有点滑稽了。

二是要确定好课堂教学与课余预习、复习的时间比。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预习和复习的时间一般而言与课堂教学时间比为2:1。当然不同的同学,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适合于自己的时间安排。

三是学习科目要交替。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固定在一个区域,容易造成大脑疲劳,影响学习效果。学习科目交叉,有利于使大脑皮层交替兴奋,提高学习效率。

双休日、节假日时间安排

平时的课余时间由于第二天还要学习,大学生还比较注意安排,而双休日、节假日有更多的时间属于自己,如何过得更有意义,大学生要给自己定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