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学习创新论
48452100000024

第24章 创新开启你的大学之门(4)

“忘却”有利于创造

为了更好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在有的情况下,已知的东西往往会形成前进的障碍,贝尔纳曾说:“构成我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这句话对于创造也很适用。所以只有善于忘掉已知的东西才可能更多地得到未知的东西。美国加州门罗公园的“创造性思考”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罗杰·冯·伊区曾强调说:“我们有能力忘掉已知的”,否则“我们脑海里必定塞满了既定的答案,那就不会有机会问一些能引导新方向的问题。由于这些心智枷锁都是学习得到的,打开心智枷锁的一个关键就是暂时忘掉它们——把我们心智的杯子空出来。”

知识是创造的必要材料与基础,然而仅仅从知识本身来说并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需要灵活运用已知的知识,创造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在“突破”时就不能受原来框框的限制,这才是“善于忘却”一些已知的东西的真实的含义。因此善于忘却是十分重要的。

不可盲目服从于群体思维

人们一般都有服从于群体思维的习惯。应该肯定地说,在一般情况下,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它对于完成普通的工作、执行常规的任务,都是很有利的。但是在创造活动中,对于一个创造者来说,不由自主地赞同或屈从于某个群体的意志,就容易在无形中使自己的思路沿着他人的轨道运行,继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路,减少了“新主意”产生的机会。因此要克服群体思维的消极作用,就要开阔思路,敢于怀疑别人不敢怀疑的东西,善于思考别人不善于思考的事情,学会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各个方位上去思考问题,独立自主地把握创造的契机,尽量减少“模仿他人”,减少与众人雷同的思想与活动,从而克服群体思维的束缚,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古今中外的伟大发明者、创造者,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屈从于群体思维或盲从于他人思维的。

强化创造意识

所谓创造意识,就是创造欲望,是指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强烈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如何强化自己的创造意识呢?

增强自信心

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这一条看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不少人一开始就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有些人虽然不大怀疑,但一旦在创造中遇到某些困难或挫折,就会反过来问自己:“我能行吗?”这些都是创造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所以要真正相信自己有创造力,仅仅在口头上“承认”、“相信”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应该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确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有在这种强烈信念指导下,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创造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创造力,即人人都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发明。

明确创造目标

为了激发创造性思维,头脑要经常处于思维的活跃阶段。例如应该经常地、反复地问自己“我能创造什么?”“什么东西需要我去创造?”“我怎样进行创造?”等。只有大脑经常处于这种激发状态之下,一旦遇到机遇和可能,有些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会进入脑海而不会轻易地溜掉。换句话说,要激发创造性思维,人们的头脑中就要经常地思考与创造有关的事情。牛顿在谈到他成功秘诀的时候说:“我一直在想,想,想……”有的人善于抓住偶然机会并大有成效、步步成功,而有的人却坐失良机、节节败退,究其原因,有无创造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即使知识很渊博的人,也只能起到一个知识库的作用,而很难会有什么创造成果。有人把强烈的创造意识看成是创造活动的必然催化剂和强大的驱动力,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发挥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思维,经常提出一些“假说”的课题来激发创造性,不但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有趣的。这里的“假如”并不要求合乎逻辑与事实。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假如人有7个手指将会怎样?假如没有太阳将会怎样?假如没有电将会怎样?假如人不会老将会怎样?这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很有帮助。荷兰有一个城市过去曾发生“垃圾问题”,即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卫生局为此大伤脑筋。他们曾提出许多方法与设想如罚款,乱丢垃圾者罚款25~50元,但收效甚微;增加巡逻进行监督仍不理想……后来有人提出,假如人们把垃圾投入桶内可以得到钱呢?比如说在垃圾桶上装一电子感应器,“一次将垃圾倒入桶内可拿到10元钱”,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荒唐之举,然而正是在这种可笑的“假如”的启示下,卫生局设计了一种装感应器的电子垃圾桶,每当垃圾投入桶内,就会自动播出一则事先录好的笑话或一段音乐,不同的垃圾桶中笑话或音乐不同,每两周更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人们都自觉地将垃圾投入桶内了,哈哈!

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方法,是把自己经常扮演为思想上的“傻子”,并由此提出一系列不合逻辑的事情与想法,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人认为打电话时应注意礼貌,开始应该谈些礼节性的客套话,然而,装扮成傻子的人却说:“这简直是开玩笑,讲究礼节势必徒然地占用电话线,耽误时间,增加公共关系部门的工作量……”等,这就很自然地给人们一个启示:客套话不可不说,但也不可多说。

劳逸结合有利于创造

要激发创造性思维,适当地游玩是应该的,甚至是必要的。很多人有一种偏见,似乎搞发明创造应该专心致志,而不应该劳逸结合。好像发明创造者应该天天做实验、日日翻书本、时时想问题才能搞出成果来。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从生理上看,一个人如果连续工作的时间过长,就会减少头脑的清新程度,从而降低头脑的工作效率,也就会极大影响创造力的发挥。这时与游玩相关的娱乐或度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游玩,特别是经过紧张工作和思考后的游玩,不仅使人浑身轻松、精神舒畅,而且还往往会诱发灵感。导致新的创造意识,会激发潜意识思维、产生创造性设想。有人在研究了游玩在创造中的作用后发现,有时游玩也会直接导致创造性思维产生,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在游玩过程中无拘无束,不必要实事求是、墨守成规,也不必要害怕犯错误,因此思想是处在自由奔放的状态的,这十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当的劳逸结合还有利身体和脑力的健康发展,可以增长多方面的知识,更好地集思广益,还可以陶冶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因此,大学生对劳逸结合应当适当地把握与控制,使它为激发创造性思维服务。

第四节我存在我创新

创新的方法是指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通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它是通过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创新过程。比如创新的题目是怎样确定的、创新的设想是怎样提出的,设想又如何变成现实等,从而揭示创新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缺点列举法

所谓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对已有的、熟悉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对其缺点一一列举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完成创新的方法。你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任何事物都不完美,都是没有完成的创新!”这不但是我们进行创新的前提,也是缺点列举法存在的前提。

案例:日本美津浓有限公司原是生产体育用品的一家小厂为了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厂里的开发人员到市场上去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初学网球者在打球时不时打不到球,就是打一个“触框球”,把球碰偏了,十分头疼。很多人都想,要是球拍大一点,兴许不会出现上述毛病。国际网联规定,球拍面积必须在710平方厘米之下。美津浓有限公司就专门做了一些比标准球拍大30%的初学者球拍。这种球拍一上市果然畅销极了。后来他们又了解到初学者打网球时,手腕容易发生一种皮炎,这种病被人们称之为“网球腕”,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腕力弱的人,在运动前没有,在打球时发生腕震而造成的。于是,该公司又发明了减震球拍。他们用发泡聚氨酯为材料,但是经过试验,发现打起球来软塌塌的,很容易疲劳。又重新进行了试验,终于制成了著名的“减震球拍”,产品打进了欧美各国。

缺点列举法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问题感知障碍”,启发我们发现问题,找出事物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和发明。

奥斯本检核表法

所谓检核表,就是要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创新的对象,把所有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一个个来讨论,以促进旧的思维框架的突破,引向创新设想。

检核表法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与场合的创新活动,因此享有“创新方法之舟”的美称。目前,在不同的领域流传着许多检核表,但知名度最高的还是要数奥斯本的检核表,而且后来许多的方法都来源于这张表。

虽然奥斯本检核表是围绕产品设计进行的,但也可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下面是奥斯本检核表的内容:

现有的东西有无其他用途?保持原状不变,能否扩大用途?稍加改变,有无别的用途?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想方设法广泛开发它的用途。

能否从别处得到启发?能否借用别处的经验和发明?过去有无类似的东西可供模仿?谁的东西可以模仿?现有的发明能否引入到其他的创新设想之中?

现有的东西是否可以做某些改变?改变一下会怎样?可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吗?是否可能改变一下型号模具或运动形式?改变之后,效果如何?

现有的东西能不能增加一些东西?能否添加部件,拉长时间,增加长度,提高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价值或加快转速?

缩小一些怎样?现有的东西能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高度,使之变小、变薄?能否省略,能否进一步细分?

可否用别的东西代替?能否由别人代替,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工艺代替?用别的能源代替,可否选取其他地点?

有无可互换的成分?可否变换模式?能否更换顺序?可否变换工作规范?

上下是否可以倒过来?左右前后是否可以对调位置?里外可否对换?

正反可否倒换?可否用否定代替肯定?

组合起来怎样?能否装配成一个系统?能否把几个目的进行组合?能否将各种想法进行组合,能否将几个部件进行组合?

在练习使用和制订检核表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问题和意识想象力。

检核表的制定程度如下: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运用扩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提示可能的设想方案。

列出相关的检核表。适用于创新学习的检核表。对不对?(判断性思考)是什么?(叙述性思考)为什么?(叙理性思考)还有什么?(扩散性思考)组合法有人对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创新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从1950年以后,原理突破型成果的比例开始明显降低,而组合型发明开始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据统计,现代技术创新中组合型成果已经占到了60%~70%。这也验证了晶体管发明者之一的肖克莱所说的一句话:“所谓创新,就是把以前独立的发明组合起来。”顺便说一下,肖克莱和另外两位专家巴丁、布拉克一起获得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什么是组合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理论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有机的组合、变革、重组,从而诞生新的产品、新思路或形成独一无二的新技术,就是组合法。先看一组组合产品的例子:

牙膏+中药=药物牙膏。电话+视频采集+视频接收=可视电话。毛毯+电热丝=电热毯。台秤+微型电脑=电子秤。照相机+模/数转换器+存储器=数码相机。自行车+蓄电池+电机=电动自行车。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