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淋病的临床表现
男性淋病:在感染淋球菌72小时可出现症状,男性淋病主要为淋菌性尿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尿道炎一般在感染3~5天后,尿道内有瘙痒及烧灼感,排尿时尿道疼痛明显,尿道外口红肿,2~3天后从尿道流出稀薄的脓液。少数患者全身发热,食欲不振,头疼,若未及时治疗,病变上行蔓延到后尿道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
急性淋病未经彻底治疗持续2个月以上者,即转为慢性淋病。此时症状不如急性明显,尿中有淋丝存在,淋丝内常有淋菌。清晨时尿道口常被脓痂粘封。慢性淋病极富有传染性。
女性淋病:由于女性泌尿生殖器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即阴道口的邻近有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且尿道短而直,较男性易于扩张。因此女性淋病患者在一开始时即有数个器官(宫颈、尿道、前庭大腺等)同时发生病变。女性淋病无论是急性或慢性,其症状大多并不严重,所以患者容易忽视而不能及时就医。一般以急性尿道炎最为常见,患者有外阴瘙痒,尿道红肿,尿急,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症。尿道旁腺有红肿疼痛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若感染子宫可引起淋病性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有子宫颈内膜充血水肿,宫口常有糜烂,有脓液排出。子宫增大,有压痛,经期紊乱,月经增多。
3.淋病的诊断
患者有不洁性交史或配偶有感染史,或有与家中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且伴有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尿道口(或宫颈)分泌物涂片,多形核白细胞内可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或培养淋球菌阳性。根据以上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即可诊断为淋病。
4.淋病的治疗
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手段。西医治疗一般首选抗菌素为青霉素类,对慢性淋病的治疗除加强抗菌素治疗外,还要做局部药疗,如用高锰酸钾液清洗或尿道注入1%的硝酸银液,对尿道狭窄者要进行尿道扩张,前列腺炎者可进行热疗、理疗等。
中医治疗重在辨证论治,如属于膀胱湿热的可用方药八正散加减;属于肾阴不足的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属于心火上炎的可用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也可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治疗。
淋病治愈的标准:病人经过治疗后达到下列标准可算初步治愈——经正规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尿液检查时尿液澄清,不含淋丝;男性前列腺按摩时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未发现淋球菌,女性子宫颈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无淋球菌。在症状消失2~3周内,作分泌物培养,连续3次阴性,可判断治愈。
5.淋病的预防
淋病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杜绝一切不洁性交、乱交行为,提倡一人只有一个合法的性伴侣;婚前要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反应等;慢性淋病的男性患者不宜饮酒,饮酒可诱发淋病性尿道炎;已婚的男女淋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交,治疗结束后性生活时也必须带阴茎套;被怀疑感染过淋病的孕妇,临产前应进行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初生的婴儿要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出差或外出旅游时不共用毛巾、浴巾,不穿别人的内裤,最好洗淋浴,还要注意厕所卫生。
(二)梅毒
梅毒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极大,由性交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目前流行于世界各地,占性病发生的第二位,其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
梅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性传播疾病,据文献记载梅毒最早发现于1493年,它是由哥伦布航海船员从海地带入西班牙宫廷的,之后又传到法国。1494年,当法国入侵意大利时,又把此病带到意大利,到了1497年梅毒几乎蔓延到了整个欧洲。1498年西班牙船队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进行通商,船员及商人把梅毒染给了印度人。从1505年梅毒从印度传入我国广东。其后流行了400多年。新中国成立前梅毒在国内广泛流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经过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后,梅毒在1963年基本消灭。但此病近年来在国内又死灰复燃,而且传播范围正在扩大,应予以高度重视。
1.梅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症状复杂,病程最长,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黏膜,晚期可侵犯身体许多脏器。特别易侵犯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属厌氧菌(这是德国学者沙乌丁和戈夫曼经过长期努力才于1995年发现的),很难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在体外不易生存,但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在0℃可存活48小时,在-78℃保存数年,仍具传染力。加热至50℃仅半小时即丧失感染力,至100℃立即死亡。
梅毒多数为出生后感染称为后天感染,后天梅毒的传染途径除通过性交传染外,接吻、输血、授乳、握手等也可直接感染。极少数患者也可通过毛巾、剃刀、烟嘴、食品、玩具、衣服、医疗器械等而间接传染。胎传梅毒系由患梅毒的母亲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血液传给胎儿,主要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
2.梅毒的临床表现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根据病程发展经过,一般分为三期,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为早期梅毒,传染性大,三期梅毒为晚期梅毒,传染性小。
一期梅毒:在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2~3周,在初次进入皮肤或黏膜的部位(通常是外阴部),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称硬下疳。再过1周所属的两侧淋巴结肿大,其后6周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不利于梅毒螺旋体的生存,故下疳可以不医自愈。但未被消灭的少数螺旋体潜伏下来,进入组织循环而传播全身,到一定时期引发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二期梅毒发生于下疳出现后4~8周,在全身皮肤及部分黏膜中出现梅毒疹(粉红色斑点是玫瑰疹、丘疹、疱疹),疹内含有大量的螺旋体,在肝、脾、骨骼及神经系统等处,也可能出现梅毒病灶,产生各种症状。二期梅毒的螺旋体最多,全面进攻机体;与此同时,机体可产生大量抗体,逐渐将梅毒螺旋体消灭,使二期梅毒不经治疗而自愈,但并不能将梅毒螺旋体消灭殆尽,仍会有少数残留梅毒螺旋体又繁殖下来待机活动。一旦机体抵抗力降低,梅毒螺旋体又繁殖增生,进入血液循环产生二期梅毒复发梅毒疹。由于抗体的免疫反应复发的梅毒疹又可自行消失,就这样梅毒疹与潜伏期交替发生,可持续1~2年或3~4年。但每次复发的梅毒疹数目越来越少,潜伏期越来越长。标志着机体的免疫力随复发次数而不断增强,一般在感染梅毒4年后即很少再出现复发。
三期梅毒:梅毒感染后4~5年,即可发生三期梅毒症状。主要特征是:一般仅某一器官或组织被累及,很少有几个器官或组织同时累及的。损害虽局限但破坏性大。(例如:在鼻梁上的瘤可破坏鼻骨形成塌鼻梁)因此三期梅毒可使患者破相。此外三期梅毒还能引起脉管受损(A硬化)进行性瘫痪和骨髓痨等特有变化。
梅毒是一种有严重并发症的疾病,只要一次、唯一的一次不负责任的性交,就算梅毒可以治愈的今天,也会给病人带来许多烦恼。
3.梅毒的诊断
(1)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梅毒诊断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实验,此方法可做定量、定性实验,方法简便,敏感性高,可用于大规模普查,二期梅毒时为100%的阳性,所检测的是病人血清中的反应素;(2)梅毒螺旋体血清实验,本实验以梅毒螺旋体为抗原,直接测定血清中的抗螺旋体抗体,用于肯定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
(2)梅毒的诊断标准
一期梅毒:有婚前或婚外性交史,有2~3周的潜伏期;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单个无痛性的硬下疳,多发生在生殖器,少数见于口唇和其他部位,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实验(+)或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螺旋体。
二期梅毒:有婚前或婚外性交史,以及硬下疳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皮疹多型,常泛发、对称,有轻度浸润,缺少自觉症状,掌面的脱屑斑丘疹,肛周阴部的扁平湿疣或湿丘疹具特征性,黏膜可见黏膜斑,头发可呈虫蛀样脱落,浅表淋巴结可肿大以及全身轻度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梅毒血清实验(+),有扁平湿疣阴部湿丘疹或黏膜斑时,暗视野显微镜下可发现螺旋体。
三期梅毒:有婚前或婚外性交史,有或无一、二期梅毒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结节性皮疹或皮肤、黏膜、骨骼树胶肿。在晚期心血管系统易受侵犯,主要有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主动脉瘤。少数病例的神经系统可受侵犯,主要有脑脊液检查异常、脑膜炎、脊髓痨与麻痹性痴呆;实验室检查可见梅毒血清非特异性实验(+),特异性实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和蛋白的数量增加,梅毒血清实验(+)。
4.梅毒的治疗
早期梅毒的治疗(包括一期、二期,病程在2年以内的)首选青霉素类或红霉素、四环素。晚期梅毒(如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要视病情状况,如有心衰,应先治疗心衰,待心功能代偿后从小剂量开始注射青霉素,以免因赫氏反应造成病情加重或死亡。神经梅毒除了常规应用青霉素外,同时口服丙黄舒。也可通过辨证论治配合一些中医方剂治疗。
5.梅毒的治愈标准
(1)早期梅毒:各种器官活动性病变消退;螺旋体检查阴性;各种病变的功能恢复,有的可遗留后遗症;血清反应实验阴性。
(2)晚期梅毒:各种器官活动性病变消退;螺旋体检查阴性;各种病变的功能恢复或大部分恢复,有的功能终生不可恢复;血清实验大部分转阴,有的不一定转阴,复治后仍不转阴可判为血清抵抗。
6.梅毒的疗后观察
(1)早期梅毒治疗后每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2~3年。如发现血清复发(血清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或症状复发,应加倍量复治。如血清反应固定阳性又无临床复发者,可做脑脊液检查。
(2)晚期梅毒治疗后复查同早期梅毒,血清反应固定阳性者,观察2~3年后做脑脊液检查。
(3)性伴处理:梅毒患者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在3个月内接触过传染性梅毒的性伴应予以追踪,进行检查和治疗。
(三)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复发性和难根治性疾病。由于它的发病率较高,可以引起重要的并发症,近年来已经引起我国性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本病的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其中90%的是单纯疱疹Ⅱ病毒,10%为单纯疱疹Ⅰ病毒。它是一种病毒核心含DNA的单纯疱疹病毒,在电镜下呈球形。
本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多由排病毒患者的分泌物通过鼻、咽、口、眼结膜以及生殖器等处黏膜和皮肤破损直接接种感染。有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食具或衣物间接接触感染。
本病潜伏期为3~10天,平均6天。皮损的好发部位是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尿道口或阴茎;女性好发于阴唇、肛门、阴道和子宫颈。皮疹的形态开始时局部有灼热、痒感,迅速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群集性的小红丘疹,可一簇或多簇,进一步发展为小水疱。3~5天后成为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和浅溃疡,有疼痛,最后结痂。全病程为15~25天。病人一般有局部灼热、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也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白带增多,排尿困难,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一般在原发感染后3~4个月内发生,第一年可复发4~6次,以后复发次数可减少。且多在原发感染部位复发,其诱因多为发热、性交、月经、刺激、受凉等。复发后临床症状较原发型轻,病程较原发型短,一般为10天左右。
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即群集性的丘疹和水疱,好侵犯男女生殖器部位,水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和浅溃疡,有痒感、痛感,病程短,易复发,即可诊断。但应与软下疳鉴别。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全身支持疗法配合局部抗病毒治疗。
(四)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又称尖锐疣或性病疣。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主要通过不洁性交感染。而且,生殖部位自体接种可传播到非生殖器部位。
本病潜伏期有数周数月不等,一般1~12个月,平均4个月。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及其周围(包括肛门及女性阴道、子宫颈口)出现典型的疣状丘疹,起初为小的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根部常有蒂。疣的表面呈乳头样、蕈样或菜花样凹凸不平。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较易出血。在相互融合的裂隙中常有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局部有瘙痒。男性患者好发于龟头、阴茎冠状沟及包皮内侧。女性患者好发于小阴唇、大小阴唇之间、阴蒂周围以及阴道口、阴道黏膜、子宫颈、尿道口,男女的肛门及肛周交界处也是好发部位。据认为尖锐湿疣偶可癌变,故应高度注意。尖锐湿疣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此病在高校内传播已有数次报道)。
尖锐湿疣的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一般对于比较小的损害20%的足叶草脂—95%乙醇作溶剂,以脱脂棉浸湿溶液,封固于患处。四周正常皮肤涂以凡士林作保护,隔6小时后清洗,隔日治疗1次,一般可治愈,但本病复发率较高。此外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也可选用电凝、冷冻或激光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有时对巨大的损害必须采取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