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松弛方式分量表的统计结果
为了检验不同性别、文理科和年级的大学生在松弛方式上的差异,采用2×2×4(性别×文理科×年级)进行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如表5-5所示。
表5-5大学生松弛方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543)
变量 F sig df
性别 4.2152 0.04061 1
文理科 0.1313 0.71715 1
年级 4.3046 0.0042 3
性别×文理科 0.0781 0.77991 1
性别×年级 1.2760 0.28179 3
文理科×年级 2.5056 0.05831 3
性别×文理科×年级 0.0680 0.79436 1
对于松弛方式,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4.2152,df=1;F=4.3046,df=3。文理科的主效应不显著。男大学生在松弛方式上的得分(3.37±0.57)显著低于女大学生的得分(3.49±0.55),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表明:二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一、三、四年级学生的得分;其他年级的得分无显著差异。在性别、文理科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方面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讨论
(1)大学生的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他们十分关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力图在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人生认知量表的五个维度中,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完善与发展维度、社会与集体维度、奋斗维度、松弛维度和功利与实用维度。在人生目标方面,大学生已经明白只有自己首先完善和发展,才能为社会和集体作出真正的贡献;个人的满足需要以社会和集体的满足为前提,因此追求功利与实用成为大学生最不关注的人生目标。当自身完善发展了、满足了集体和社会的需要,自己的切身利益会得到很好的满足。这说明,大学生已经较好地处理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生活方式方面,大学生是奋斗与松弛并举,既强调努力奋斗也强调适时放松,给自己以适当的压力。
(2)大学生人生观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在功利与实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得分;在社会与集体和松弛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大学生的得分。在完善与发展上两者无显著差异。Bem的性别模式理论和Eagly的社会角色等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性别差异,但不是全部。在学习各自特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男孩总是被鼓励获得一些竞争性的特征,如雄心、独立和敢为,相反女孩总是被鼓励学习一些富于情感性的特征,如顺从他人、社会关怀和宽恕忍耐。西方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男性比女性更看重成就价值观。这种差异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上来解释。
4.结论
(1)大学生的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但他们十分关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重视个人价值和前途,轻视社会价值。
(2)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认知量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
(3)在人生认知量表的五个维度上,生源地、文理科和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在完善与发展维度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学校、生源地、文理科和独生子女差异。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重视个人价值,轻视社会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WTO的成功加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种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但是,这些大学生在重视个人价值的同时却轻视甚至忽视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人利益。考虑个人利用较多,考虑社会需要较少,他们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受国内扭曲的人际关系和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与人之间出现了权钱交易、分配不合理等不正常现象,这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扭曲。加之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个人力量和金钱的作用,强调享乐主义,把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认识的话,就容易造成较片面、走极端的认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阴暗面比较敏感,惰性太强导致竞争力缺乏,这样他们对扭曲的人际关系和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容易吸收,从而在个别大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关心自我、只追求实惠、只追求享受、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出生在1980年以后,而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是考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家庭给孩子教育的是“只有考大学才会有出路,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有出息”。中学把升学率作为衡量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中学主管部门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中学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从家庭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给孩子们灌输的都是: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的朦胧的想法。这部分大学生一旦上了大学,就认为完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没有了追求目标,就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动力,更不愿意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3)个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薄弱。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使辅导员长期处于一种被多层管理的状态下和学校管理结构的最低层,学校的各级党政管理机关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同时辅导员因人事上又归院系管理,不得不又承担院系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这种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管理制度使辅导员事实上整天忙于非本职事务工作,担当学校的“消防员”,学生的“保姆”和“警察”、学校机关的“勤务兵”。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的非职业化也造成辅导员不受重视、地位较低,由于辅导员流动太快,队伍太年轻,作用发挥不明显,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辅导员的工作可有可无,而且谁都可以做的印象,使辅导员队伍长期处于有人用、少人管的状况,辅导员队伍在个别高校往往处于“说起来重视,做起来轻视,忙起来忽视”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重视对自己的责任,忽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当代大学生重视个人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与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薄弱有很大关系。
(4)个别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支部要理直气壮地担当起大学生政治思想和人生观建设的重任,形成政治学习的制度,认真组织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帮助他们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一切向钱看,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但个别高校对学生入党把关不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支部活动少,没有充分认识到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个别高校教师政治学习重视不够。作为教师,在做好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站在先进文化、先进意识形态的高度,理性地分析世界纷纭复杂的行为规范,按照社会主流文化的要求,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必须重视政治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坚持以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先进人物为镜鉴对照自己,通过政治学习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确立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模范实践者和风气引领者;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汲取人类的处世经验、为人之道,不断反思、调整和拓展自己的心灵空间,方能使心灵高尚、心态平和、心胸宽广;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知识,积极投身于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中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但是,很多高校只重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不重视或忽视教师的政治学习,导致有的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很强,政治素质却很差,甚至有的在课堂上抨击社会主义,生活中推崇享乐主义,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
第三节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一、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生观的基本方向
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指导大学生做人的根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使市场法则逐步主宰社会经济生活,并迅速进入精神生活领域,与集体主义人生观产生猛烈冲撞,引起了一系列重要价值关系的变动。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就成了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人生追求,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生观的基本方向。
目前,在集体主义原则与市场法则的磨合、适应期中,一些大学生难免会对于做人做事感到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人生宗旨选择上的困惑。市场经济的运行,主要以利益为驱动力,以等价交换和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与“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等原则如何实现辩证的统一?
(2)价值评价上的困惑。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成与败、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情与理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暴发”、“冒险”、“投机”、“取巧”等词语都有了新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社会主义理想人格?雷锋与“大亨”这种反差,在实现人格上如何一致起来?
(3)行为准则上的困惑。当个人以独立主体身份以优胜劣汰法则参与市场竞争时,做什么、怎么做,完全是自己说了算,跟着市场需要走。这与“一切听从党的安排”、“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等原则的矛盾如何解决?
(4)觉悟层次上的困惑。人们的信仰选择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很难、也没有必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保证人们统统信仰共产主义,而只能根据人们的不同觉悟状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那么,集体主义人生观应怎样划分层次,才能保证主导地位与多层次的统一呢?
(5)精神文明发展趋向的困惑。“生产上去了,道德堕落了”,这种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社会病”在我国个别地区以露端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跳出这个怪圈?用集体主义人生观这个法宝能够战而胜之吗?
上述种种困惑,有些是由集体主义人生观与市场经济法则的原则冲突所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对集体主义人生观和市场经济法则的片面理解、片面宣传所造成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准确地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界限。在一些人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第一,金钱获得再多,也不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第二,一个人如果把金钱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人们道德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道德困惑、道德失落、不辨是非、理想消沉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一个不甘碌碌无为的有志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做到当现实由不得自己“自由选择”时,则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基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