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大学生成才动力机制的研究
48456300000008

第8章 大学生成才动力的影响因素(2)

社会人才评价机制对大学生成才动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才评价理论,对大学生成才动力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人才的含义,《辞海》中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这个人才定义,强调人才必须具有优于一般人的品德和才能。纵观各种各样的人才定义,除了强调人才要具有优于一般人的才能外,还必须有创造性劳动。我国政府关于人才的定义如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个定义吸收了人才学研究的成果,同时在表述上也更加全面、具体、明确,并突出了人才的广泛性、大众性,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而使人才定义更具有时代感、导向性和鲜明的特色。

人才标准就是人才与一般人区别的标志,是衡量人才是否合适的基准。因此不能仅以学历、职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要以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和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而目前的人才评价是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业绩包括课题、投标以及在国内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等。人才不应该是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而是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实践化,转化为个人行动的效率和效果,切实做出成果。

以往的成才标准界定为中专以上毕业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那个时代,人们只要具备了学历标准或职称要求,便具备了人才的资格,于是文凭热、职称热,成了那个时代人们追求的目标。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新的人才标准提出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这与过去只用学历、职称划分人才相比是一个巨大进步。根据这样一种“标准”,全国和各地现行的“人才总量”的概念(以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进行统计的传统做法),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必须拥有更多的发展和成才的机会,因为社会评价及选拔人才不再是论资排辈,而是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为了作为人才而就业,或者说为了找到更佳就业机会,他们就不得不参照人才的标准打造自己,发展自己,他们会把人才的标准作为标杆或参照,准确定位自身位置,客观评价自身价值,诊断自身优势与存在不足,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朝着人们公认的人才标准而努力。

二、就业后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影响大学生职前学习的目标与方向

不同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向与目标产生重大影响。任人唯亲、排资论辈的用人方式不利于各级各类人才的发展,目前建立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这意味着凡是具有发展性、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能够在一个公开、平等的大环境下进行自我成才设计并付诸行动。自主择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也为他们的成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要成才,就要把握住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要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成为为人民群众认可、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

三、人才评价机制制约大学生成才

高中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是学生明确的奋斗目标。当这个目标实现了,下一步要做什么呢?目标缺失是大多数新生普遍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有些学生仍然沿用中学时的书本、习题的学习方法,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学习的目标和定位,这样盲目从众的学习则使得部分学生目标模糊、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动力弱化。此外,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社团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常常让一些新生困惑,不知何去何从;而自我管理的生活要求、日趋复杂的人际交往现状也对新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大学新生中存在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缺乏学习生活动力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引导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生活的真谛,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问题。而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了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成才动力,使他们无论在学习知识还是社会实践都有了目标和方向。新的人才评价机制提出的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和努力的方向。重品德培养、重知识学习、重能力提高,成为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动力。他们确定了自己成才目标,不再迷惘,不再彷徨,坚定了自己成才的信心,并为自己成才奠定基础。

四、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是:动机就在于能够顺利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就业形势往往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产生关键性影响。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产生巨大压力

目前的就业现状是:一是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却没有相应提高;二是地区就业不平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一线的配套措施比较单一,配套性不够,政策还不完善,使得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然不足。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了76.6%。2004年以来,学生就业难还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宁愿等待也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一次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预期非常集中,北京高校中有74.8%的人首选在北京求职和工作。排除北京生源之后,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首选就业地区为北京的也高达69%。如果将这次调查的数据与北京市2001年和2002年高校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地区分布数据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预期与现实的差异非常明显。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的选择预期远远超出实际需求;而中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又得不到毕业生们的充分响应,首选去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仅有2%。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方向产生影响

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得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推迟就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自愿失业方面,主要表现为:①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减少。②学校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所造成的结构性人才浪费增加了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以金融专业为例,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1996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猛增加到了400多所,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至少扩大了10倍。当这批金融人才毕业时,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因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减少,人才的过剩和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去年岁末,在众多大学毕业生奔波于各类招聘会,承受着焦虑不安、被打击很失落的时候,有人却悄然选择了“回炉”上职高。有专家认为,“回炉”职高说明大学生就业观更加务实,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价值,从而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回炉”是一件好事。然而换个角度,“回炉”是高校教学结构需要顺应市场需要的信号。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导致了大学生的“回炉”职高现象。高校应通过教学改革,让大学生既能拿到学历证书,也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二是自愿性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我国存在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这种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二元社会的特点十分明显,所以,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这样,毕业生首选大中城市工作,“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幢房”,把“留大城市、去沿海、进特区”作为地区流向的首选。另一方面,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的市场是指那些就业前提至少为大学毕业的职位,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服务职位的岗位,如教师、医生、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会计师等。能够进入这一市场的人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相当大的自主权,并拥有更大的就业保障。中初等教育水平市场包括不具备高级专业技能或专业教育要求的职位。在这一市场上,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工人的工资低,工作环境不稳定,并且缺少职业升迁,如一般技术修理工、公司秘书、推销员等。由于不同的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不一样,一些专业需求不足的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本来可以选择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但前提条件是他们以后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他们的委屈就业就只是暂时性的,因而暂时的委屈就业就是一种理性选择。然而,这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分割。工人不能从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向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他就业时一旦选择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人力资本就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当将来市场需求形势发生变化,对其原有的专业需求旺盛时,他却已经丧失本来拥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求职过程中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依然难以进入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因为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雇主在招聘时往往注重求职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工作性质,他们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求职者对岗位的匹配程度。所以,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一旦进入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他就很可能被长期“锁定”在这一市场中,无法实现将来进入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于是,大学生毕业时宁愿处于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状态,也不愿意进入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自愿性失业由此产生。

以上诸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评价的标准与毕业生的就业现实使他们认识到技能养成对自身将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会自觉加强对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与把握,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与应用能力。

第三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广泛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也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挥棒,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除了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之外,在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也产生双面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方向

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教学如何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培养的人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高等学校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因此教学工作的进步,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动力在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必须把教学改革放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上,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任何改革都必须以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为基础,教育同样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面临挑战,制约和影响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