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高校校园网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研究
48468500000011

第11章 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与构成(4)

由于学校的主要工作的教学活动,因此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是校园信息化的中心。所谓“教学信息化”,赵国栋教授是这样定义的,即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将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工具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促进教学信息的传递、提高师生间的交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标。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势必要求教师和学生也要实现自身信息化。赵国栋教授认为,教师信息化的第一个层面便是“态度和观念的信息化”,然后就是“教学技能信息化”。首先,态度和观念的信息化是指教师应具备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在观念,即应该改变过去传统教学观念,用信息化的理论、观念、方法和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所谓教学技能信息化就是教师通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掌握包含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够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手段和工具的熟练操作程序。与“教师信息化”相对应的是“学生信息化”,即“学生信息素养”问题。学生信息化和教师信息化一样同样包含态度和技能两个层面,不过,相对于教师,学生信息化过程相对简单一些,一般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就能够达到要求。

在实现教师和学生信息化之后,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桥梁的“教学媒介”,赵国栋教授认为同样要实现信息化,只有教学媒体也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媒介”主要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依据的各种教学信息载体、手段和方式等。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提供一个教学信息传递、反馈和交互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媒介”和传统教学媒介一样也分为“显性教学媒介”和“隐性教学媒介”。在信息化的校园中,“显性教学媒介”主要表现为各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电子设备和资源,如校园网络、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教学课件和各种格式的电子资源等,基本上通过技术性的软、硬设备建设即可解决。至于“隐性教学媒介”,从信息科技目前所达到的水平来看,“隐性教学媒介”还没有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实现。

在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同时,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同样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信息化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系统信息化所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应用效果。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学校信息化的基础系统平台。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系统、校园卡管理系统、学校基金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基本上能够实现校园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赵国栋教授对校园信息化含义的界定:校园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信息化”,即不仅仅是硬件设备达到信息化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即实现“人的信息化”,这里既包括学校的管理者也包括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信息化中学校的教学工作是校园信息化的中心。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校园信息化的含义有所不同,我们将校园信息化的含义概括如下:

校园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普遍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要实现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简言之,校园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设备,并以此形成网络,在此基础上配备必要的软件应用系统,在校园网上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完成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实现自身信息化,并在信息化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校园信息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以信息的观点分析教育系统,并在教育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传统教育的观念。

(三)校园信息化的本质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校园信息化的含义有了熟悉的了解,在了解校园信息化的含义后,关于它的本质自然就进入人们的认识视野范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现象所表现出的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对于校园信息化的含义,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国内外学者都给出了一些界定,并且有趋同之势。而对于什么是校园信息化本质,研究者给出的界定并不多。在了解校园信息化本质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

1.关于信息化的本质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力开始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探寻和总结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出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全新课题。因此,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普遍认为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在全社会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化的本质就是推动信息资源共享,而信息化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同样的资源如何得到最大范围的利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共赢的目的。在今天,我们应该以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即彼此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与他人共同分享,最终大家都获益。信息资源共享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上,可以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近到远。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总结一步、解决一步的问题,扎扎实实、务求实效。信息资源共享是个大概念,涵盖了经济信息资源共享、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信息资源共享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步骤和模式,哪个条件具备了,就先做哪个。

2.教育的本质

(1)关于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了解教育的本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一般将教育区分为广义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已经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认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本质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关于教育的本质存在不同的观点。

上层建筑说:教育是通过培养人而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它是一种专事培养思想品德、传递知识技能的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活动。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生产力说: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精神生产,而且也进行着劳动力在生产,把这种与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单纯看成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社会实践活动说: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无论教育进行着精神生产还是劳动力生产,无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是社会生产实践,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信息和文化的传承,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即教育的本质是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相互传承。个人主体指社会中的个人或个人组成的集体,从出生到死去,其主体性不断变化。社会主体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社会或者社会的代表,如政府、教师、父母等。精神文化是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文化活动中产生的思想和观念的总和,或以主观观念的形式承载于个人主体、社会主体,或以物化的形式承载于个人主体、社会主体之外。行为文化是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文化活动中产生的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关于行为方式的思想、观念,或以主观观念的形式承载于个人、社会主体,或承载于个人、社会主体行为本身,或承载于物质形态中。所谓相互传承主要指彼此间的传播与吸纳。

3.校园信息化的本质

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之后,我们总结出校园信息化本质就是:在校园中实现信息化教育和管理,具体表现为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文化与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在实现校园信息化的,完成“人的信息化”才是校园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和主要任务。

首先,从校园信息化应用范围来看,校园信息化主要在学校校园内展开。即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实现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所有这些工作主要在学校内部展开,比如上述提到的学校管理工作、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都是在校园内实现的。当然学校的校园网也面向校外开放,但是这不是校园信息化应用的主要范围。简言之,所谓校园信息化就是实现校园教学工作的信息化。

其次,从校园信息化的具体内容来看,校园信息化就是学校的工作要求用信息化来完成。在这里,学校的工作既包括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包括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校园信息化简言之就是,真正实现学校工作和服务的资源传输的网络化、资源表现的数字化和资源利用的智能化。

最后,从校园信息化的应用目标来看,校园信息化的本质目标就是要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实现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校园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校园信息化的过程同样也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的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三、校园信息化的特征与构成

(一)校园信息化的特征

1.信息化的一般特征

校园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信息化也像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等一样具有信息化的一般特征。

(1)显著的信息外溢性。信息化具有网络性,而一般人看来信息网络具有“外部性”,而“信息的外溢效应”是其外部性的主要表现,即信息容易传出和接收。因此,校园信息化同样具备信息外溢性的特征,这也是信息化校园为什么是无时空限制的虚拟的校园。

(2)极强的技术创新性。没有极强的技术创新就没有各行业信息化的实现,即信息化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和技术不可分割。

(3)用户的广泛性。信息化与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无论是那个行业的信息化都有广泛的用户参与其中。校园信息化中的校园网的主要用户是教师和学生,其他还有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因此校园网上的用户非常广泛,而且层次不齐。

(4)应用的多样性。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新的“办公场所”,因此网络首先应该满足不同用户种类繁多的应用需求。作为校园网,同样应该满足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教师希望能在网上进行教学辅导,并在网上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和专业知识。而校园网的另一用户主体——学生,则希望通过校园网获得丰富多彩的校外信息,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校的管理人员则通过学校网络实现管理学校的自动化,提高管理学校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