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高校校园网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研究
48468500000034

第34章 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的(4)

一方面,中国法制传统的缺失使一些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法律知识欠缺,另一方面,他们的道德判断体系尚未完善成熟,因此,高校学生在法律法规缺失、道德体系混乱的网络中极易受到影响。调查现实,在部分大学生中,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散布谣言中伤诽谤他人、充当黑客、恣意网恋等非主观故意的网络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主观故意的网上不道德行为。

可见,强化高校学生网络道德观念,树立其网络法律意识是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的责任。通过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环境中的法律法规,约束自身网络行为,切实履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形成科学的网络价值观。

3.核心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引导

网络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媒介将相对传统媒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能迅速准确地提供形式多样、数量繁多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科技进展,迅速吸收知识,进而启发潜在的创造力;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相对传统媒体的缺陷也展露无疑:信息泛滥、肤浅易逝、良莠不齐,容易滋生学生的浮躁、焦虑、懒惰的情绪,降低他们选择、分析、概括的能力,甚至使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短期行为盛行。

高校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高峰阶段,大学是其智力发展、文化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门户网站有责任和义务营造氛围,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核心技能和文化修养,全面增强社会竞争力。

4.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引导

网络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社会真实角色的映射又有虚拟角色的呈现,开放性和互动性不断增强,从各个层面都能不同程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网络的超现实性、未知性和刺激性,强烈地诱惑着学生,使他们人际交往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虚拟化形式不断增多,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不断加大。

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成为所谓的“网虫”、“宅男宅女”,严重者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症”。有的学生逃避现实,人际距离疏远,真实的关系淡漠,孤独、压抑、麻木、冷漠等情感增多,更有甚者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正的人生,个性和心理出现非社会化甚至反社会化倾向。

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门户网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情感和心理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网络咨询、正向信息传达等方式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个性心理。

(三)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网上引导的原则

网络引导是一项复杂而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必须高度重视,秉承“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服务为先、科学指导”的系统化引导思路,在引导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知己知彼,坚持导向性

网络是各种言论的集散地,高校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各种言论大量涌现,热点焦点不断出现。做好舆论引导、充分把握舆论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要原则就是知己知彼,坚持导向性。网上引导必须在深入研究社会舆论形态规律,充分了解网站自身和用户双方优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坚持及时、正面、柔和的引导原则,掌握舆论导向。

及时性。针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舆论,网站要及时做出处理和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问题言论后不是仅仅简单删去,而要及时迅速分析文章涉及事件的性质、真相以及帖子本身包含的情绪,并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如果言论事件真实且存在问题,应给予及时解决并做出答复;如果言论发布者不够理智,情绪偏激,应及时进行疏导;如果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应及时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开展讨论,并提交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解决问题。

正面性。对网上情绪化倾向强烈、负面影响较大的言论,应在网上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坚持言之有据、评之有理的原则,尽量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扩大。正面引导体现的是分析性、政策性和方向性。不压制用户意见,但坚决反对用户无中生有,随意扩大;网上舆论引导还要采纳重视用户意见,采纳合理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将现实可能激化的矛盾在网上化解。

柔和性。学生用户特定的思想特点和网络言论传播的特征决定了网上引导应该尽量用一种宽松的态度和柔和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讲求艺术性。网络舆论的特点是自由平等地讨论,自然而然地形成主流观点。因此,网上舆论引导决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简单、仓促地下结论,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水到渠成、恰如其分地让学生用户接受观点、心服口服。

2.定位清晰,凸显品牌性

在众多的网络竞争者中,高校学生门户网站要开展有效引导,必须树立品牌,吸引目标用户,不能被动等待。首先要定位清晰,其次要广为人知。网站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网站用户特征和网站目标定位,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网站定位展开,使网站形象不断清晰化、明朗化。扩大网站品牌宣传,使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加深对网站的了解,能清晰识别网站特征,认可网站的价值观,进而推动用户与网站建立长期关系。唯有形成品牌效应、树立网站形象,才能吸引用户眼球,不断壮大队伍,合理有效的引导才能成为可能。

3.关注对象,把握针对性

当高校学生门户网站成果吸引了学生用户,就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网络体验,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建立信任依赖关系。“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才能使网站的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效果更好。如在学生毕业阶段,网站可以制作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就业和职业规划专题、提供在线点歌、情感咨询、二手物品交换等等,这些跟毕业生本身息息相关、有利成长、方便生活的栏目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使他们从心里接受网站,信任网站,有效的网络引导才能实现。

4.立足现实,体现时代性

获得学生用户的信任并不能让高校门户网站一劳永逸,更关键地是建立长期关系,巩固信任和依赖。由于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和学生用户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潮当中,所见所想瞬息万变,领先用户、对社会变动快速反应是网站保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才能紧扣时代脉搏,冲上信息的潮头,满足用户长期的动态需求,不断深化网站和用户的关系,切实开展网络引导。

(四)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网上引导的重点

高校学生门户网站明确了对学生用户的引导任务还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工作技巧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学生门户网站要达到对学生用户引导的预期效果,必须针对高校学生用户特点,抓住引导的重点,方能事半功倍。

1.不同阶段引导内容的把握

高校学生用户群体阶段性特点鲜明、学习生活的时间规律较强,因此不同时期的引导内容和引导重点要区分清楚,分阶段逐层深入,这是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引导的第一个关键。

第一阶段是学生初进大学校园时,大部分学生刚刚接触网络或者刚刚拥有自由使用网络的权利。这时要提供清晰简洁、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充分熏陶和浸染,并借助老师的躬亲示范、言传身教,着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使用网络的科学方法和利用网络的良好习惯,如怎样获取信息,怎样使用搜索引擎、怎样注册使用BBS互动平台等等。这将会使他们大学期间正确使用网络学习生活终生受益。

第二阶段是当学生逐渐熟悉网络,网络逐渐融入其日常学习生活之时。这时,网站对他们的引导要进一步深入完善,提供最够的空间,让其自我发展。善于利用网络学习、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一定会使他们在大学的最初阶段受益,这个阶段则要把网络空间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尝试着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网络使用的高层次技巧和意义,如怎样进行专题搜索、怎样使用数据库、怎样订阅特定信息等。

第三阶段,学生已经相当熟悉网站的各种功能,充分认识到网站的价值所在。这时,要鼓励他们把自己利用网络学习的良好习惯及技巧传授给其他同学,以此去感染或者带动身边的其他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同时,为他们参与网站建设提供种种可能,真正使学生用户成为网站的长期用户,给他们一种归属感。

简而言之,即涉网之初重养成——树立学生用户良好的上网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入网之后重完善——提供学生用户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用户自我完善;爱网之后重参与——培养学生用户的主人翁精神,参与网站长期建设。

2.引导方法的设计

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的用户特点是成长迅速,接受新信息快,敏感易变,创新性强,追求个性。因此高校学生门户网站的引导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用户、不同的引导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

首先,把好网站信息“入口关”:有专人负责信息筛选,把握内容取舍,确保多传播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对消极负面,甚至不健康的信息要及时清除,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努力避免信息鱼龙混杂局面的发生,引导用户的基本网络价值观。

其次,主导网络评论的主流:设立“网络评论员”,关注国内外和学校事件,及时撰写评论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发表正面观点,引导学生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把握整个事件进程,防止不必要的猜测和流言传播,把握网站舆论的大方向。

第三,在用户层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引导:网站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好的平台、更便利的功能、更好的主题活动等,促进学生用户的自我引导、学生间的同伴引导和学生意见领袖的引导,并从旁协助和帮助,尽量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氛围,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发展网站的目标。

总之,引导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彼此孤立,要根据不同状况和主题,灵活运用,达到网站和用户共同发展的目标。

(五)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引导细则

高校学生门户网站信息量巨大,使用户在浏览过程中更有效率地接收网站信息,留下深刻印象,参与网站建设,促进网站运作,依靠的就是网站巧妙的引导工作。内在引导和外在引导的结合、宏观引导和细节引导的配合、引导方式和侧重点的把握……网上引导要做到真正系统化,才能发挥实效。因此,在我们分别从舆论、文字、图片、功能、活动、话题等方面展现网上引导的方式方法的同时,必须注意它们与网站架构、版面设计的有机结合,不能孤立对待,唯有多因素协调作用才能达到网上引导的最终效果。

1.舆论引导

这里的舆论,特指高校网络舆论,是指依托校园网络媒体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是高校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门户网站是高校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学生门户网站引导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高校网络舆论符合网络舆论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特殊的校园性,因此,舆论引导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自发性的、非组织的观点自由传播和集中的结果,是无数个人观点的汇集,展现了学生思想最真实自然的一面。高校学生视野宽广、思维跳跃的特点使校园网络舆论趋向多元化、分散性强;高校学生张扬个性、挑战权威的倾向使校园网络舆论更具随意性和开放性;高校学生年轻冲动、阅览不足的特征则使校园网络舆论容易偏激盲目、缺乏理性……加之网络的匿名性、制度欠缺、监管不足,缺乏引导的校园网络舆论常常容易扩大化,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现实行为,因此,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艰巨而复杂,必须掌握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网络舆论引导要把网上零散的、粗放的、原始的动态内容纳入到科学掌控体系中,使多种意见在网上完成交错、争辩、互补和整合,最终形成多数人赞同的主导意见并获得权威,进而影响和支配学生的思想意识。其主要采用如下四种舆论引导方式:一是加强说服,即通过在网上发布传递视听信息,有意识地对接受者(学生用户)的行为施加影响,按信息发出者(舆论引导人员)的要求使对象自愿地改变态度或行为;二是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通过形成多个网络舆论兴奋点,慢慢引导网络舆论改变原有状态,朝预期方向发展;三是完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网络使用方式、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约束和促使学生完成现实与虚拟网络的统一,自我调节,增强网络责任感;四是强化政治实践,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实践,积累政治经验,习得政治知识,提升政治技能,锻造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网络空间政治认知过程的虚拟化和模本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