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虚拟性。网络的存在状态是非现实的,它以人造的各种信息符号为存在的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将创造一个越来越完整的虚拟空间,每个网络用户都是这个虚拟世界的一员,通过无形的网络发生着种种沟通和联系。人们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虚拟的活动:交友、学习、购物、旅游、就医……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的空间、虚拟的时间、虚拟的主体、虚拟的活动,与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活动相比,大大节约了资源,广泛拓展了活动空间和内容,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9.隐秘性。在网上,人们利用计算机完成信息传递,实现交流沟通,主体的身份、所在位置都是未知的,人们的活动也是隐形的,相互之间可以既不闻其声,也不见其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知我、我不知你,一切都在暗中秘密进行着,正所谓“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种隐秘性使人们在网上的活动缺少规范约束,在网络发展初期势必引起网络秩序的混乱,也使个人道德约束的重要性在高科技时代凸现。
10.思想信息显性。人们在网上的身份是隐秘的、地位是平等的、行动是自由的、活动是虚拟的、心理上是坦然的,没有现实世界的种种规范和关系的监督约束,人们少了许多顾虑和担忧,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防备芥蒂,更愿意表明自己对现实世界人和事的观点和态度,人们的思想更容易真实地、直接地、更多地表现出来,从而为网络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和信息化
信息这个概念使用非常广泛,但含义却不尽相同,对“信息”概念的界定也并非易事。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源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学科,试图给出信息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信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和规范的定义。
18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仙农(Shannon)首次以信息公式的方式定义“信息是熵的减少”,这里用到的“熵”是不确定性的度量。这样,仙农的定义实际上是说,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从功能上说明了信息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地定义它。而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Winener)在1848年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随着信息科学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关于什么是信息的看法也一直在发展。有的认为,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般形式,信息就是消息,强调信息的知识性;有的则强调信息的作用性,发展了仙农的定义,提出信息是具有新内容与新知识的消息;有人则强调信息与通信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形成了三类看法:第一,“技术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属性的反映,例如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等;第二,“语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人们适应外部世界,并同外部进行内容交换的标记,例如各种知识和技能等;第三,“价值信息”,认为信息是具有价值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其他特性的知识,例如各种情报等。还有学者从三个不同层次对信息的概念进行界定,即日常经验理解的信息概念、实用信息科学中的信息概念和哲学中的信息概念。我国信息科学专家钟义信,对国内外已有的各种关于信息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比较、归纳和综合性研究,提出了信息的基本定义和概念体系。他认为,由于信息概念的复杂性,在定义信息的时候必须十分注意定义的条件。为了得到清晰的认识,他提出应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不同层次来界定信息。从本体论的层次来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从认识论的层次来看,“信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基本要素。信息与物质、能量相关,但信息与物质、能量又不同,它具有以下基本性质和特征:
1.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2.可识别。信息可采取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3.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或计算机代码。
4.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5.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6.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7.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8.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9.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10.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信息基础结构国际会议”上所发表的《信息时代宣言》中描述道:人类经历了“百万年蒙昧,数万年游牧,几千年农耕,几百年工商;如今,亲眼目睹,一场汹涌澎湃的信息化世纪风暴,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阿美利加,到欧罗巴,从亚细亚,到澳新大陆,从阿拉伯到阿非利加……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不分语言,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梅田忠夫(Tadao Umesao)于1963年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后“信息化”这一概念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马克卢普(F.Machlup),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一书,将教育、R&;D、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5大类30多个部门,定义为知识产业,度量了它们的产值,证明了信息业的独立存在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美国马里·尤里·波拉特(Mac Uri Porat)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信息经济学》(The lnformation Economics)一书。他提出了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划分和定义了“第一”、“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一整套度量信息经济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测算,发现美国的信息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测度信息化程度的方法后来称为波拉特法。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介(1965年)提出了一种测度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称为信息化指数法。这种方法是从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功能方面反映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系数4个方面11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水平。由于信息水平的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又提出了新的信息化指数。为和前者区别,有人将前者称为社会化信息指数,后者称为产业信息化指数。对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描述。其主要有: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3年美国贝尔(D.Bell)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尽管当时他的研究中没有直接使用“信息化”这样的词汇,但其中的许多研究思想都与我们今天讨论的信息化对象非常接近。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探讨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声称现代社会富国与穷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戏称为“甘地加卫星”。另外,还有美国学者奈斯比特(J.Naisbitt)的《大趋势:改革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egatrends:Ten New Directiions Trans forming our lives)都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研究信息化莫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各国制订加速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起了重大的作用。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其实,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已经存在“信息化”的问题,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播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强。但是,直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电子信息的高速处理、大范围与规范传输、可靠储存、方便使用成为可能,信息的传播空前的快速和广泛,信息的应用空前的丰富,信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终于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息成为比资金、劳动更重要的经济增长的要素,信息资源和网络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此时,我们所说的“信息化”真正诞生了。可见,现代的“信息化”主要指电子信息的信息化。正是电子信息的易处理、易传输、易储存、易接收的特性成就了今天的信息化。信息化的内涵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间段内都是不同的。例如,日本学者就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要素的信息化概念。而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包括以下六要素:
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没有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化。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不断扩充。从总体上看,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缩微复印技术、声像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专家系统及机械电子技术等。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成像技术、数据存储和人工智能等在不远的将来将对信息化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第二,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其他要素均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使用。
第三,信息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网络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主要的方面之一,信息资源在信息网络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价值。
第四,信息产业是信息技术得以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产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它包括:信息服务业、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派生出来的软件业、广电文教业、金融保险业、行政机关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间接信息部门。
第五,信息人才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能动因素。它的特点是拥有相对较多的、更新较快的知识和技术。
第六,适当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体制标准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实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