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网络教育使终生学习成为普遍趋势,教育的重点将由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育,而逐步转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逐步弱化,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让学生们都成为探险家和发明家。
其四,网络教育使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将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师上课光有授课艺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学习资料;网络教学的主持人仍是教师个人,但却有许多人在幕后担负着编写脚本、导演、摄像、编辑等工作。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提倡教师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如果一个教师不能适应未来网络的需要,那么,就会被逐渐淘汰。
总之,网络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学习方便、灵活、随意、快捷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代人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定等实际问题。”活到老,学到老“的文化意识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得到发扬光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运用信息处理技术亲身体验”学到老,活得好“的境界。
(二)教育目标的革命——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能力为中心
J.M索里和C.M特尔福德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当前,我们对教育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期望、所要求于学校系统的东西同学校系统所提供的东西不一致。”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是财富之源》的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应有四个标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项标准无疑为我们思考未来社会人才的整体培养要求提供了重要参考,究其核心即在于脱离了一切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观念,而把对社会、生活、生存的认识以及培养生活、生存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可以说这是教育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
1.以能力为中心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很轻松获得有关某一专题的很全面的资料,因此在教育中根本没有必要把学生的人脑当成知识的容器,让他们去记忆很多资料性的知识,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查找资料、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而言,对能力的培养比以前的时代更为强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不但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而且互联网时代对能力的要求也有自身的特点。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动的速度比以往的社会高得多,在各种不同信息源大量信息的高速轰炸面前,面对信息在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信息畸变,要能够从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准确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并加以正确运用,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项基本功。
2.以学生为中心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人本理念还应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以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网络与教育的结合极大地扩大了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在单纯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主要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一旦网络介入教育,学生对受教育方式的选择将会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扩展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网络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
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说,网络可以对之进行彻底的改革。网络可以给教育者提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条件。通过网络教学,教师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通过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进行协作式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化”二者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如对学习者进行网上辅导答疑交流讨论等。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教育还将把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的控制权转移到学生一方,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在主动的、开放的、交互式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与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互助,双向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3.创新意识
在未来社会,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显然,缺少创造性的人才是无法担当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的。教育是培养积累、利用、整合、创造新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与之相适应,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应体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项基本职能,因为知识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教学相长的刺激和社会服务的互动,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善于创造知识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例如可以让学生创造新的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标准是有无创造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些考试不设标准答案,倡导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教育注重鼓励,在肯定其长处的前提下提出更好的建议,使学生始终充满成功的希望。教育者固然应重视教给学生职业技能、生存的本事,同时也应重视教会学生治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如何提高学术水平。
4.全球视野
新世纪里,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目前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进程将不断加快,网络化又在加速全球文化的融合,现在已经到了中国教育者关注全球化问题的时候了。网络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场所,最容易把各类文化融合为一体、最有条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如果我们真的实现了网络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国际化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三)学习结构的转型:由单向传播式向双向互动式的转变
“有史以来,教育一直是以单向传播式的学习指导模式为向导,我们可称之为广播式学习(Broadcast Learning)。‘教师’这个名词,暗示着一种专家将其传送或广播给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学生‘转到正确的频率’,以被动的方式接受信息,再将传送给他们的资讯,转化为记忆。……讲义、教科书、家庭作业和学校,都与单向传播媒体类似,它们都具有单向、集中、事先决定的结构,并认定这种方式对广大观(听)众最有利。……这种单向传播式学习,即是几个世纪以来,由上而下的威权式、师权中心的教育方面的基础。”但是,网络的出现,动摇了这种基础。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它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所具有的双向性、互动性。网络技术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更多途径。“现在,社会已逐渐认同,认为旧的授课方式已不适合新时代在知识、社会和情感上的需求”。新的媒体能让广播式的学习变为互动式学习的新模式,而这也是网络时代对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享受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互动与联系。学生们不再只聆听某些教授一再重复事实与理论,而可以彼此讨论和学习,老师也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他们以自己的经验来论述”。
单向传播式学习是传统的学校的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经典策略,教室、教科书、黑板天经地义地成为学习的要素,教师需将所学的内容毫无保留地集中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再将这些内容接收、理解、记忆,经由进一步整合或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完整形成的结构内)或顺应(个体在环境的要求下作出反应时产生变化的倾向,亦即修改观念或改变格式),形成自己更大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这种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层级式。以教师为中心,信息单向传输,教师以教科书为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单向传播式学习这种层级性的结构极易导致机械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第二,封闭式。教科书是权威的,学习者成为记忆教科书知识点的容器,一切以书本为本,学科之间泾渭分明,互不沟通。在课堂空间上,秧田型的教室座位安排,使学习活动更多地成为封闭式的单向的教书活动,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种封闭性还表现在一生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传统的做法呈线形,即规定人的青少年时期为学习阶段,成年时为工作阶段,两个阶段相互隔离。
双向互动式学习是指师生双方处在双向、开放的情境中,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既取又予,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式学习主要体现在:第一,共享式。双向互动式学习使学习者在网络上获得了权利,不存在绝对的中心控制。他们的学习再也不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学习者可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利用网上资源,可与网上任何一个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而不管对方处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同时,学习者也可与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组成一个独立的私人学习空间,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到网络上寻找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对于已工作又欲进一步寻求知识的学习者来说,这种共享性更明显。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可不受限制,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他们可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地点,利用网络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程序制定学习目标,最终仍可顺利毕业,使自己得到提高。第二,开放式。网络把学校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联在一起,打破了学校的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学习空间彼此互相连通,实现了学校环境下个人对全体、个人对个人、班级对个人的直接信息交换和各种活动的共同开展。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封闭式的课堂空间条件的限制,是一个发展学生个性的自由空间。同时,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学习者在这一“兼容并包”的虚拟的环境中可以实现自由的网际互动,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扮演、转换各种角色,而不必有所顾忌。
网络使单向传播式学习转变为双向互动式的学习成为可能和必需,使学习者的学习有更多的双向交流的机会。利用网络这一学习载体,学习者能很快融入更新、更有效果的学习模式中去。双向互动式学习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按自己的意愿分组学习、自主探索和发现,并利用网络作为学习的载体和认识的工具。学习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强,陈翀,叶兵.Internet基础与网页制作.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1999
2.谢泽明.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3.[美]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4.郑长兴,刘国良,张阳普,席红霞.信息教育——没有校园的大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5.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钟义信.信息学原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7.马费成.信息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8.司有和.信息产业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9.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10.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4)
11.王春.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美国行动计划(DB/OL).http://www.ciia.org.cn/infoyearbook
12.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蒋笃运.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光明日报,2002-06-27
1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生活与学校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5.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6.[美]唐·泰普斯科特著.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7.[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生活主张.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8.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生活与学校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