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告别腰腿痛
48471400000008

第8章 了解经穴,做自己的腰腿痛医生(3)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拍打疗法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1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拍打疗法保健。做自我拍打疗法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拍打疗法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做保健拍打疗法。各种表现湿烂的皮肤病、疮疖、痈疽,以及发热、急性传染病、癫鶤、严重心脏病、肝脾大、各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内脏肿瘤、骨折未愈合、骨结核、类风湿等均禁用。

腰腿痛督脉循经擦揉法

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并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使操作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称为擦法。

擦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擦法的操作基本上分为以下3种:

①掌擦法:手掌伸直,用掌面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连续不断的直线往返摩擦。本法接触面积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呼吸道疾患、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

②大鱼际擦法: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用大鱼际及掌根部紧贴皮肤,做直线往返摩擦。本法接触面积较掌擦法为小,适用于四肢部,又以上肢为多用。常用以治疗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

③小鱼际擦法:手掌伸直,用小鱼际部紧贴皮肤,做直线来回摩擦。本法接触面较小,如果操作技术熟练,摩擦后可使局部产生灼热感,如在腰骶部摩擦命门、腰俞、腰阳关、八髎等,常可使温热透达小腹及下肢。本法适用于肩背、腰骶及下肢。常可以治疗腰背酸痛、痛经、阳痿、月经不调等病症。

穴位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的说法

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经络的概念与循行,了解了经络与腰腿痛之间有可能的联系,了解了循经拍打、捏脊等多种治疗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了解穴位。

其实,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把它叫穴位。最早的《黄帝内经》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穴位指压专科《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穴位指压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穴位指压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穴位指压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穴位指压、按摩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有人从穴位的电生理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有人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穴位的存在,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有人从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然而,据推测,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4/10000,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

况且,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人体所有的经穴颇有困难。也有人将古老的穴位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但最后由于难度太大皆没有收获。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截至目前,至于穴位的具体结构或它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仍是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未见有一个明确答案。

按压穴位对腰腿痛十分有效

虽说穴位到底是什么东西,还不十分清楚,但穴位疗法对疾病十分有效。这已经得到许多人一致的肯定,而且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事实上,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不乏借穴位指压等治好病,或使病情好转的例子。穴位疗法绝不是骗术,而且很明显,对于治疗疾病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气血不顺百病生”。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即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津液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现代有的人认为中医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穴位就是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经络”。

中医认为人体的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位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穴位治疗的目的了。但对于如何进一步研究穴位与疾病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对于研究腰腿痛的人而言,研究腰腿痛与经穴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穴位的临床分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穴位,简称“经穴”。

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穴位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证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证。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穴位,它既有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穴位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缝、四花等穴。

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穴位治疗的部位。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牢记穴位的基本刺激法——指压法

腰痛患者穴位的刺激方法有许多种,但指压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指压是以使用拇指、示指、中指为主。它和一般指压法不同之处是在不仅用拇指指腹来按压,能自由地顺应各穴位最有效果的指头来按压。这种指压法并非像一般指压法必须固定45°,它只要能使脊椎或与脊椎相关的各神经得到刺激,而且为了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必须与目前有的学者提出的独特的呼吸法并用。这种独特的呼吸方法大都是一面指压穴位一面吐气6秒钟,再吸气。这是因为人体在吐气的同时肌肉会松弛,血流变缓;当吸气时,肌肉变硬,强烈刺激骨骼;停止呼吸时人体神经会觉醒,能蓄积生命能源的“气”,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呼吸法,会使治疗效果倍增。

命门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与脐窝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的药物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经常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痿、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水肿、耳部疾病等症。

肾俞

肾俞穴位于第1、2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寸5分。简便取法,病人取正坐位直腰,由医者两手中指按其脐心,左右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为命门穴(此穴正对脐中),由此旁开取之。但此法对于胖人腹壁下垂者不甚准确。最好的办法是让医师在患者身上做好标记,以便患者家人施灸。

肾俞为肾气输注于背部的背俞穴。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人身精气出入之源泉,又主宰一身之元气。肾与膀胱、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均有关系。如果肾气足,则人体精力充沛,强劲有力,生殖力强,脑功能也精巧灵敏,消化旺盛。肾俞在腰间,是十二脏腑背俞穴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调理肾气,强健脑脊,聪耳明目,健身强体、壮元阳之功效。对于肾虚所致的腰痛、性功能减退、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盆腔炎、不孕症、腰肌劳损、身体虚弱、面色痿黄、四肢不温、慢性腹泻、耳鸣、耳聋等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腰眼穴

腰眼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中医认为,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防治腰痛。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①两手握拳,以示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做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②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③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5分钟。

④两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腰阳关

腰,穴在腰部也。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腰阳关名意指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的水湿在此沉降于下。腰阳关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中医认为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元气等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为:

①左手或右手握拳,以示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做36次。

②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

小贴士

腰部穴位按摩用力宜稍强,力度不够,其作用不能深达组织,但亦不能用蛮力,力度应自然贯彻于手,以意念引力达到深部组织。经常按摩腰部能培元固精,补肾壮腰。对防治肾虚所致的腰酸背痛、阳痿、遗精、带下、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及妇女月经不调和盆腔脏器疾患效果较好。

委中穴

委中穴,又名血郄、郄中、委腘中央等名,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之一,因其位于腘窝中央,委曲之处,故名委中,是足太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土穴。

其定位是在腘窝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肌腱之间,微屈膝取穴。揉按此穴常有酸胀之感。委中穴在蜂针临床中极为常用,对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处。

委中穴的主治病症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腹部疼痛、颈项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中医说:“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委中穴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每天1~2次。

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处,胫骨内侧后缘。取穴:一手四指并拢横量,小指下边缘靠内踝尖上,示指上缘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此穴。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具有补脾健胃、疏肝益肾、通经活络、调合气血等功能。可以治疗失眠、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肾虚阳痿、神经衰弱、小便不利、中风偏瘫、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症。

养生学家极重视此穴,称三阴交为“强身健体穴”。

每天按摩刺激三阴交穴,可通经络、活气血、健脾胃、益肝肾、强身体。

按摩三阴交的具体方法是:

①用右手拇指指端按压左侧三阴交穴,一压一放为1次,如此连做9~18次;再换左手拇指,如法按压右侧三阴交穴9~18次。

②右手五指微握拳,将大拇指置于示指内下方,用小鱼际外侧面有节奏地叩击左侧三阴交穴,连做18~36次;再换左拳,如法叩击右侧三阴交穴18~36次。

③用右手拇指指端置于左侧三阴交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揉9次,连做36次;然后换左手拇指,如法揉右侧三阴交穴36次。

④两手掌互摩至热,随之用右手掌面上下来回擦左侧三阴交穴,连做18~36次;两手掌再互摩至热,换左手,如法擦右侧三阴交穴18~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