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告别腰腿痛
48471400000009

第9章 了解经穴,做自己的腰腿痛医生(4)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此穴位的主治疾病:神经衰弱、腰酸腿痛、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征、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位指压法治疗脑出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它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之一。推搓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这是因为:一是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应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推搓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

二是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三是推搓摩擦出现的热感,本身就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加之在推搓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形体导引运动和身心的修养过程。

具体方法是这样: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力量以该穴位达到酸胀感觉为宜,每次50~100下。若能长年坚持,自然会增强肾脏功能。除利用上述刺激涌泉穴方法之外,刺激涌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还有很多,最为常用的还有药物烘烤、熏洗;或者利用灸疗、膏贴。具体方法为: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天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天1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小贴士

腰痛患者在接受脚底按摩治疗时,反射区经过刺激,使得反射区及血液内所集结之代谢废弃物、毒素等,经过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因此,每次的脚底按摩后,腰痛患者都必须喝300~500毫升的水,以便将体内的毒素及沉淀物排出体外。若是没有喝水,效果可能降低许多。另外,还要注意脚底按摩的时间,平常按摩1次需要花30~40分钟;若是身体较虚弱者或是较不能忍受疼痛者,就应该减少按摩时间;如果是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肾脏病患者,按摩至该器官反射区时,最好按摩3~5分钟。此外,为腰痛伴严重心脏病按摩时,要控制好力量。

环跳穴

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下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此穴出于《针灸甲乙经》是足少阳、太阳经之交会穴。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具有袪风除湿,强腰通经。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腰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侧及足部。对腰痛、坐骨神经痛等有较好的疗效。

某病人,58岁,右臀部及右大、小腿后侧长期疼痛,经X线及CT检查未发现腰椎、骶髂关节、髋关节病变,最后被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接受止痛药、B族维生素及激素治疗效果始终不佳,后来经过对环跳穴刺激按压,结果仅用1个疗程就使其病痛得到了彻底解除。实际上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隶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认为此病乃由风寒侵袭、经脉受阻、气血瘀滞而引起,即“不通则痛”而引发。坐骨神经痛发病原因主要由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也叫坐骨神经炎,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原因。环跳穴与足三阳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按摩环跳穴能疏通气血,治疗足三阳经所过之病变,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夹脊穴

夹脊穴均位于脊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夹脊穴指压点穴法是以手代针点按夹脊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简便方法。其适应范围广,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均有较好疗效。作用原理是因脊部与经络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在经络学说中,阐述有关经络循行走向,即有足太阳经“挟脊”;足少阴经“贯脊”,足阳明之筋“上循胁”属背;足太阴之筋“内者著于脊”;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手阳明之筋,支者“夹背”,督脉“挟脊”、“贯脊”等说法。因此,脊部通过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关系紧密。临床上,以手代针指按夹脊诸穴,可调节全身脏腑气血而防治疾病,尤其是按压腰骶部夹脊穴有防治腰腿痛的作用。

①胸夹脊:分别位于第1~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每侧12个,双侧共24个穴位。主治上肢疾患及胸部疾患,如气喘、咳嗽、胸痛等;胸4~6,主治胸部疾患,如胸痛、胸闷、心悸等;胸7~8,主治胸部及上腹部疾患,如胸闷、呃逆、泛酸等;胸9~12,主治中、上腹疾患,如肝区痛、胁肋痛、胃痛、呕吐、胆绞痛、胆道蛔虫症等。

②腰夹脊:分别位于第1~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每侧5个,双侧共10个穴位。腰1,配合胸11~12主治腹部疾患,如腹痛、腹胀、肠粘连、阑尾炎、肠炎、痢疾及腹股沟部疼痛;腰2~5,主治腰部及下肢疾患,如下肢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痛、腿无力、瘫痪、麻木等。

③骶夹脊:位于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主治,阳痿、遗精、遗尿、脱肛、子宫脱垂、痛经、经闭、月经不调、下肢麻痹、瘫痪等。

小贴士

我们已经知道穴位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加上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位,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这么多的穴位无论多么专业的人也无法全部熟记这许多穴位的名称,更不要说运用自如了。不过,治疗常见病不需要这么多的穴位。腰腿痛的防治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穴位,事实上,只要熟知与其相关的人体穴位,便可充分地进行穴位医疗了。重要的是,不是大量熟记穴位,而是充分找到有效的人体穴位,并纯熟地运用。而上面所述的腰痛常用穴位就正是经过总结后最常用的指压穴位。

腰痛经穴按摩治疗注意事项

医生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医生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询问病情,争取患者合作。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按摩手法要轻重适宜,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15次为1个疗程。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2小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