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潜力无穷,你知道吗?你的孩子真的很棒,你知道吗?俗话说,“数子十过,不能如奖子一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赞美,孩子最渴望的也是赞美!所谓的“天才”,绝大程度缘自于赞美!那么,从这一刻起,赞美你的孩子吧!因为赞美造就天才!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第一次去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当着全班家长的面,点名说她的孩子:“你的孩子1分钟都坐不住,我认为你应该带他去医院看医生。”这个年轻妈妈听到老师的话,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回到家,孩子不安地问:“老师说什么没有?”妈妈笑着说:“老师说你有进步了,以前你连1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3分钟了!”孩子的脸上顿时灿烂如花。那天晚上,这个孩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妈妈喂。
从那以后,他真的在慢慢改变,上课纪律越来越好。转眼间,这个孩子上小学了。妈妈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又找她谈话:“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老师的话让她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几年后,这个孩子升入了初中。几乎每次家长会,他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有一次,老师对这位妈妈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沮丧地走出校门。然而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她的脸上马上恢复了笑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兴奋地告诉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转眼间儿子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
儿子从学校回来了,他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他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赞美,一种神奇的力量!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雪白的纸,拥有巧手的母亲能为这块纸涂上美丽的颜色,但是稍有不慎,也会给它添上一些灰暗的色彩。用赏识教育给孩子的心灵涂满美丽的图画,才能像故事中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才能收获幸福的眼泪。
有一个人小的时候他父亲不允许他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因为那些孩子非常淘气,不做正经事情。父亲经常对他说:“你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你长大以后要成为很有本事的人。”后来这个人的人生之路果然与别的孩子大相径庭。
还有一位父亲,一心想让他的儿子学好外语,他就经常对儿子说“你以后要当外交官的”,而且经常带着孩子去外国朋友那里让他操练“外交活动”。他的孩子果然受到这种正面意识的赏识,学习很努力,2岁多就能讲英语。
著名的麦克阿瑟将军小时候也经常得到母亲的赏识。因为他的父亲经常在部队,所有培养他的能力和人格的任务都由他的母亲来完成。这位母亲经常对麦克阿瑟说:“你将来长大要成为一个大人物。”有时候则说:“你能像爸爸那样成为一个将军。”在她的儿子上学的时候,母亲为了促进他上学,搬家到学校宿舍附近来居住。而儿子在她的赏识下非常勤奋,后来这个聪明的孩子果然成了世界有名的将军。
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从而容易导致此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标签效应”。比如说,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却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意,为此常受到老师的斥责。家长也称自己的孩子是“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自己确实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会慢慢减弱,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最后,任意放纵自己,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见,“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期待效应和暗示效应。事实证明,正面的暗示使人成功,负面的暗示只会使人走向失败。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一点。
因此,家长对有缺点、坏习惯、坏行为的孩子,千万不能动辄给他们贴上“坏标签”。相反,要从各方面去观察,用放大镜尽力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时刻看到他们的进步,用“好标签”去鼓励他们发扬优点。这样,“笨孩子”就有可能悄悄地变成“聪明的孩子”,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妈妈给孩子贴了好的标签,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孩子,使他真的成为标签上所描述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