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盼着这条孕育了远古文明的河流能够安澜入海,为民造福。唐尧死后,虞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继续向洪水展开大规模的斗争。他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筑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他以水为师,善于总结水流运动规律,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为了掌握下游地区的地形情况,史书记载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带着测量工具,到各处勘察地形,测量水势。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群众,“疏川导滞”,根据地形地势疏通河道,排除积水,洪水和积涝得以回归河槽,流入大海。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于是,人民纷纷从高地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黄河由害河变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大禹不仅聪明能干,更为可贵的是,他富于牺牲精神,勤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治水工作艰苦而繁忙,他和涂山氏女结婚后的第四天,就离家去参加治水。他作为一个部落首领,“身执耒锸,以为民先”,亲自指挥和带领大家劳动。由于风吹日晒,栉风沐雨,他的脸孔都变黑了。由于经常光着双脚下水干活,他腿上的毛都磨光了。他就这样“劳身焦思”,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干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
大禹治水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禹治水的极地、源头在积石雄关——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创举和不朽功勋,在大河家镇关门村西临河台地上修建“禹王庙”来让中华民族子孙永远记住这位古代先贤。嘉靖《河州志》记载:庙宇“东向,中为殿六楹,设神位,肖像龛幕;后为寝殿八楹,左右各为庑,前后共十有六,绕以周垣,广一丈,计八十有五,袤二百丈,前为重门,各四楹,题额如制”。虽然几经历史沧桑、王朝盛衰,迭遭兵火,使当年的文物遭到毁坏,但是大禹治水的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奋发进取。
二、历史沿革
积石山县开发历史十分悠久,自大禹治水开始进入人类文明时代。在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前,积石山属于雍州地,商、周为羌、戎地,战国末期入秦国版图。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8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秦袍罕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县地仍属陇西郡枹罕县。
西汉初,县地属陇西郡袍罕县。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取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二县,置金城郡,县境属金城郡枹罕县。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今县地置河关县(今大河家乡康吊村),属金城郡。
东汉初,县地分属凉州刺史部金城郡河关、枹罕两县。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郡,袍罕、河关县皆属之。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陇西宋建聚众据枪罕割据自立,自号“河首平汉王”,设百官,改元自立30年。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遣夏侯渊率兵攻克袍罕,斩杀宋建,平定河关,渡黄河入小湟中,河湟遂安。
三、国时今县地属魏。
西晋初,属秦州陇西郡。西晋惠帝永宁中(301—302),凉州刺史张轨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在今县地大河家设临津县,属晋兴郡。
十六国时自治县境相继为前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后凉等
西秦永康元年(412年)二月,西秦徙都谭郊(今县境刘集乡崔家白崖古城),是年十月,西秦迁都袍罕。是年,设治城县,治所在今刘集乡境内,属建昌郡。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年),西秦为夏赫连定所灭,县境遂入于吐谷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县地入北魏管辖。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河州刺史杨宽于凤林川(今刘家峡水库所淹没)置凤林县,县境东南东北部地面属凤林县管辖。北周时,县地分属凤林县和枹罕县。
隋初,县境属枹罕郡。开皇三年(583年)改枹罕郡为河州,县地属之,大业三年(607年),改河州归袍罕郡,今之县境为袍罕县统辖。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河州,辖袍罕,县境属之。贞观五年(631年)置米州(今大河家古城)。贞观十年(636年)米州废,米川县改属河州。永徽六年(655年),米川县移于黄河以北(今青海省境),改属廓州。仪凤元年(676年)凤林县西移,更名安乡县(今安集乡境内),县地分属安乡、袍罕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安乡县为凤林县,改河州为安乡郡。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县地陷于吐蕃。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趁吐蕃内乱,率众起义,收复河西及兰、河、岷等十一州,县地归唐,不久,复陷于吐蕃。
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吐蕃角厮罗政权强大,控制河湟地区。英宗治平二年(1056年),角厮罗孙木征居河州,木征母弟瞎五七居县内银川(今银川乡)。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木征以河州归附,复置安乡郡,属熙州路。熙宁四年(1071年)木征叛,五年(1072年)宋遣王韶击败木征,置西河路。六年(1073年)五月,王韶与部将景思立等分道取河州,木征遁逃,王韶命景思立知河州。
金天会九年(1131年),金兵入陇右,取熙、河、兰诸州,河州入于金。金初,沿宋制,县地属临洮府河州。皇统二年(1142年)更临洮府为临洮路,仍属之。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灭西夏后,攻克河州,县地入蒙古汗国。
元初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路。元始祖至元六年(1269年)改河州为河州路,隶宣政院,县境属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将邓愈攻克河州。四年(1371年),置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六年(1373年)置河州府,领宁河、安乡二县,今县地属安乡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河州军民指挥使司为河州卫,复置河州。县境银川里、木叶里、吹麻里、样卑里皆属河州。
清初,县境属临洮府河州管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废除明代里甲制,改设会社制,自治县地为西乡二十九会中的十八会。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循化厅,今县境内别藏、红崖、端言、回回、迭古、仰化六部族,归其管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分甘肃省行政区划为七道,县地属兰山道河州。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废府、州制,将河州改为导河县,县境属之。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导河县为临夏县,今县境中除别藏、小关、中咀岭、居集乡部分沿山地区属循化县外,其余均为临夏县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8月至1958年,县境属临夏县。1958年底,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合并为临夏市,县地属临夏市,1961年11月恢复临夏县建制,县地仍归临夏县。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1981年9月30日隆重举行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县城所在地为吹麻滩镇。到2005年底,全县有吹麻滩、大河家、居集、别藏4个镇,四堡子、刘集、石塬、柳沟、关家川、胡林家、安集、寨子沟、徐扈家、郭干、中咀岭、银川、铺川、小关十四个乡,共14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96个合作社,总户数45854户。其中,农村户数44090户,少数民族23466户。总人口232611人,其中有农村人口223941人,少数民族122699人,有保安族14304人,东乡族18952人,撒拉族8256人,汉族109912人,回族74754人,土族5397人,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共10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