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
积石山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冷暖气候的结合部,这决定了县域是农区与牧区结合部的特征,造成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发展。
全县总耕地面积为26.89万亩,总人口232611万人,其中农业总人口22.39万人。由于地处边缘、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人民生活还很困难,是国列省扶的重点贫困县,也是全省“四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
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稳定解决全县各族人民的温饱,逐步使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粮袋子实起来。从自治县成立到现在的二十四年时间里,历届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奋斗目标。
针对县域特点和实际,在农业工作中坚持“一线两片”战略布局。临大公路是积石山县的唯一一条贯通全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路况最好、通行能力最强的一条省道。沿途有自治县的南大门——别藏镇、北大门——大河家镇,以及居集镇、吹麻滩镇、刘集、肖红坪等重要集镇。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全县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线及经济带。近几年,各大集镇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出来,依托优势资源,交通运输、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商贸流通等迅速发展,民营企业扎根落户并快速发展。大型的、科技含量高的综合规模养殖厂比比皆是,福海粮油加工厂、进军药业、兴禹饲料等民营企业推动辐射南北两片,双低芥酸油菜基地、药材种植基地、千家万户牛羊养殖势头喜人,为发展清真牛羊肉食品加工业创造了原料基地。
沿积石山麓一带的南片高寒阴温地区,县里依靠45万亩天然优质草场,以参与式整村推进为重点,发彩陶王展草食畜牧业,建立畜牧良种繁殖基地,积极引进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山东小尾寒羊、宁夏滩羊等品种,开展细毛羊杂交改良。通过改良,全县绵羊的良种化程度、出栏率分别由1981年的5.4%、10.7%提高到2005年的79.5%、39.4%,个体羊毛产量由1.85公斤增加到3.27公斤,个体肉产量由18.8公斤增加到25.9公斤。这一良种改良技术的推广使全县畜牧业实现了畜牧良种化,并逐步向畜牧大县目标迈进。
沿黄河一带的北片及干旱地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和以花椒、桃梨果品为主的经济林。在大河家、四堡子、银川等黄河沿岸河谷川水地区,发展塑料大棚、日光节能温室、果粮、果菜间作、水产养殖等“两高一优”农业。干旱山区大力推广集雨节灌、旱作农业,充分利用山坡、田埂等扩大花椒、桃梨果品栽植面积,将吹桥公路沿线的百里花椒长廊进一步拓展,扩大栽植面积,利用“中国花椒之乡”这张王牌,将花椒产业做大、做强。
通过全民义务植树、退耕还林还草、库区绿化、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对干旱山区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实施综合开发,通过租赁、拍卖等形式,鼓励群众发展以花椒育苗、栽培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林。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积石山麓一带,特别是以盖新坪林场为重点,进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使西南部山阴地区水源涵养能力进一生增强。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建设秀美山川、减少黄河泥沙量、造福子孙后代,对黄河沿岸及小流域的有效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观,使自治县呈现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二节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一、积石山县丰富的史前文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彩陶文化是中华先民创造的震撼世界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迹,展示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昭示着西北往日的辉煌。积石山县出土的大量彩陶,其文饰线条流畅,雄浑古朴,精美绝伦,被称为“彩陶之乡”。七八千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远古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期,这时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烧制的各种陶器。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绚丽多姿,以健康淳朴的风格,浓郁深厚的生活气息,精湛洗炼的处理手法,散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是积石山县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
二、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在积石山县众多的文化遗存中,以马家窑文化最具代表性。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色泽深浓,以黑红色为主,纹饰繁多,图案多由曲条纹、涡纹、方格网纹、编织纹、锯齿纹和蛙、乌等造型组成,器型以壶、瓮、罐、瓶、盆、盂等为主,色泽斑斓,造型多样,制作精美,是中国彩陶艺术的瑰宝。1949年8月,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园地咀出土的一件属马家窑文化的“双耳陶器”,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倾倒无数观众,被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郭沫若先生命名为中国“彩陶王”。新中国成立后,积石山县人民怀着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将这件国宝捐献给国家,被珍藏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从此使积石山县成为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一睹中国“彩陶王”的风采,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请到典雅别致的积石山县民族博物馆来。这件被称为中国“彩陶王”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瓮,通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体型硕大,造型雄伟壮观,古朴典雅,从口沿至腹部有黑彩绘三层花纹,整个图案繁缛瑰丽,体形、彩绘、花纹协调细腻、优美真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彩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列为国宝。我们仔细观看“彩陶王”,就会发现它以点、圆、波纹、旋纹、直线纹搭配成图案,匀称得体。上口部图案是河水平稳流动,碧波荡漾的涟漪;中部是汹涌波涛翻卷的层层浪花和激流漩涡;下部平行直线构成了水波恬淡的温柔景象。祖先们将对滔滔大河的疑惑,形象、艺术地再现在日常生活用具上,使人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思。
“彩陶王”于1954年离开积石山县落户北京,在典雅别致的积石山县民族博物馆仍保留着一件“彩陶王”复制品。1990年10月,国家邮电部以中国“彩陶王”为图案制成特种邮票一枚发行国内外,使彩陶文化这一瑰宝大放光芒,更让“彩陶王”的故乡——积石山县锦上添花,名扬四海。
第三节大禹治水和县域历史沿革
一、大禹治水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大洪水。滔滔洪水淹没了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冈,大批人口和牲畜死亡,房舍和积蓄也为洪水所吞噬。大水经年不退,灾民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流。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部落联盟领袖唐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大家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之大,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都无法制止水患,数年辛苦的努力付诸东流。尧的助手舜巡视各地,发现鲧治水无方,便把鲧放逐到羽山,将他处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