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家镇还是甘青两省四县的交汇点,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全镇辖五个村,2005年底总人口为14033人,其中:保安族5980人,东乡族375人,撒拉族1674人,回族2764人,土族581人,汉族2646人,其他13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较大,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900米。甘河滩、梅坡、大墩村为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康吊、大河村在黄河二级台地上。气候属于温和半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1℃~8.6℃,无霜期158天,年降雨量420~550毫米,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左右,太阳总辐射量为131.34千卡/平方厘米,是全县光热、水量最佳区。蛋皮核桃和保安族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驰名中外。
现在的大河家镇是全国一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所在地。远古时的大禹导河之极,天下黄河之源头的黄河第一县的各族干部群众,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指针,各族人民大力发扬“大禹治水,导河积石,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积石山精神,追赶提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欣欣向荣。
第四节积石山县悠久的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载体,是民族间用以区别彼此的本质特征,是维系民族生存的关键。著名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在“文化自觉”概念中,提出的“美人之美”,就是要求全社会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尊重与维护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各民族间一律平等。积石山县境内自古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而积石山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璀璨,绽放异彩。
一、保安族的语言与思想文化
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支,与蒙古语、达斡尔语和裕固族的恩格尔语有关系,和土族、东乡族语言比较接近。由于没有文字,在社会交往和交流过程中,保安族人民普遍以汉语作为语言文字工具。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保安族自觉学习、使用汉语,目前,保安族人民掌握和使用着两种语言。保安族服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变化很大,为了将具有保安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进行保存,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人员,扎实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01年评审定型,分为青年服饰、青壮年服饰、少年儿童服饰三大系列。在这里以男女性别特征分为两种作一介绍:男子平时头戴号帽,穿长褂,套夹夹,遇有喜庆日子,戴礼帽,穿翻领大襟长袍,束腰带,配挂保安腰刀,足登长筒靴子,显得威武潇洒。女子喜穿色彩鲜艳的服饰,上身多穿大襟祆,外套彩色坎肩,衣上和裤边饰有不同颜色的花边,已婚妇女头戴盖头,显得美丽多姿,光彩照人。
保安族的文化观念形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典型的伊斯兰教文化特点形态。这种文化特点,在一切社会活动、生产、生活中以无形的自我求知、自我约束、自我服从而贯穿始终。
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特点形态。这种形态,与地理位置和现实条件有关。在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形态的趋势下,依附于此的商业、副业和冶铁产业等经济文化形态另辟蹊径,由此形成了商业经济形态和本民族特有的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的手工艺传统文化形态。
日常生活语中,保安族文化观念形态,具体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中体现出来。
1.伦理道德。在保安族的观念中,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赡养、服侍双亲是一种天理,有“天是一大天,父母一小天”之说,并以此为伦理道德准则之一。
在社会生活中,事事处处恪守“行善”、“忍受”、“真诚”等道德准则,凡事行善、忍受、真诚,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讨得有关人的“口唤”(同意)方可行事。这种要“口唤”的行为,是伊斯兰教教规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就是真、善、美的规范,它完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2.价值观念。保安族的自我价值观可从以下几个侧面全面显现:
(1)性格特征。保安族普遍具有团结、坚强、勇敢、忠诚的品格。
(2)对待他人和兄弟民族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是坦率、诚实、热心,通情达理,随和从众,容忍、豁达等。
(3)为人的心理特征。自尊、自爱、自重、谦虚、谨慎、克己、刻苦、朴素、进取等。
(4)处事态度特征。追求、独创、周密、勤奋、公正等。
(5)待物行为特征。爱惜、节俭、清廉、整洁、慷慨、大方、好客、无私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开放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自治县的成立,保安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当地的经济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农业生产条件、道路状况、人畜饮水、医疗卫生条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保安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恩情,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追求和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生活。
二、保安族的文学艺术
保安族文学艺术可分为民间艺术和文学创作,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文学创作起步较晚。
民间艺术从内容上看,主要与宗教信仰、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形成和发展,以及扬善抑恶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相关。
神话传说主要有《阿丹·哈娲的故事》、《大禹寻河得延喜玉的故事》等;传说主要有《五眼泉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甘河滩的传说》等;民间故事主要有《叶其木·伍麦勒的故事》、《哈比卜的故事》、《阿舅与外甥》、《神马》、《三邻舍》等。
民间艺术绚丽多彩。以“保安令”为主调的“花儿”是一枝永不凋谢的奇葩,音色明亮豪爽,旋律高亢优美,节奏自由奔放,词意明朗生动的保安花儿既可以倾诉他们的生活感受,又可以表达纯挚的爱情渴望。而“宴席曲”则是另一种独特风格,曲调优美轻盈,节奏热烈明快,多以传统爱情故事、历史传说和喜庆词曲为题材,潇洒地抒发婚宴上欢愉的心情。
由临夏州著名花儿作曲家鲁拓作曲,本人作词的歌曲《高高的积石山》,作为积石山县第三届保安族艺术节主题歌,一举唱响,赢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后被正式定名为积石山县县歌,成为歌颂美丽家乡,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现摘录如下:
高高的积石山哟
山顶上映彩霞呀
山腰里溪水哗啦啦地笑呀
山下一片好风光呀
我们可爱的家乡呀
滔滔的黄河水哟
浪尖上飞皮筏呀
鸡蛋皮的核桃哗啦啦地滚呀
保安腰刀闯天下呀
我们可爱的家乡呀
富饶的积石山呀
雄伟的积石关哟
大禹治水美名传呀
彩陶故里大开发呀
家乡面貌变化大呀
我们可爱的家乡呀
奋进的积石山呀
民族政策照万家哟
各族儿女跨骏马呀
舒心的花儿漫呀漫不尽呀
奔向那个现代化的呀
我们可爱的家乡呀
幸福的积石山呀
幸福的积石山哟
谚语在保安族中流传颇广,它以经验、寓意、哲理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诙谐情趣并举,使人接受并喜爱,其内容辐射面很广,形式一般用一句话寓意一件事。如:告诫要虚心时说:“人抬的人高,水抬的船高”,“花椒虽小麻人哩”;告诫不要偷懒时说:“腰刀老藏在鞘,刀刃要生锈哩”等等。
保安族的文学及书画创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园中已绽放出奇葩。诗歌创作有的起于“花儿”,但不囿于“花儿”,如马瑞创作的花儿诗《白糖里掺蜜是更甜》,丁生智创作的《火红的太阳当头挂》。有的纯粹撇开“花儿”诗的格调,刻意追求、尝试新时期诗歌的各种新体诗和韵律诗,如马文渊创作的《山庄锤声》、《情撷麻莲》,马世仁创作《秋霜》、《瑞雪》,马学武创作的《歌唱积石山》等。
下面摘录保安族青年人马学武创作的诗歌——歌唱积石山
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
相传女娲在这里
炼石补天
相传大禹在这里
导河治水
积石雄关英姿依旧
闻名遐迩
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
坡上遍牛羊
坡下一片好庄稼
“保安令”
少年心上的话
“河州三令”
原汁原味
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
积石山歌唱
黄河水奔腾
保安人奋进
散文创作比较有名的有绽秀义的《家门口的榆树》、《飘香的冬果》、《柳叶青青》,马少青的《积石山那崎岖的小路》、《祖父》等。其中《柳叶青青》、《飘香的冬果》于1985年、1989年分别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二等奖,甘肃省民族文学创作特别奖和临夏州文学优秀奖。
小说创作主要有马少青的《艾布的房子》、《保安腰刀和蛋皮核桃》、绽秀义的《麻拉巴过节》等,其中《艾卜的房子》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特别奖,甘肃省首届敦煌文学奖,《保安腰刀和蛋皮核桃》获得甘肃省1980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麻拉巴过节》获得1982年全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戏剧有马少青、郭正清合编的《桑摩尔》,马少青的《索非亚上大学》等。
电视艺术片有马少青撰写解说词,由甘肃省黄土地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的《中国保安族》。文学集有马少青的《积石山的路》等。
文史资料集有《中国保安族》。有史志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等。
舞蹈有《克依卡哈德》、《快快收割》、《保安腰刀》节目,曾分别参加了1965年和1980年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饮誉翰墨的有马少青、马世仁、陕成义、马全义等,他们用墨轻重,浓淡有别,各成一家,笔画都起落有度,变化蕴法,轻灵中育厚重,寓刚劲于婀娜。
马少青是第一位保安族的书法家,20多年来锲而不舍地苦练书法,临池不辍,在百忙中抢时苦练,临了历代书法名家碑帖,并集自己的悟性独成一家。马少青的书法很有风骨,寓刚强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州级以上画展中展出,深得社会各界及专家的好评。
马全义是保安族青年书法爱好者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州级以上画展中展出,深得专家好评。于2002年中国·甘肃——第三届“保安族艺术节”上举办了个人书展,深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语。
寄情于丹青的王福祥,他的国画《保安刀艺》获全国第二届农民画展二等奖,1984年9月被送往挪威、瑞典展出,后由国家文化部收藏;《群山载歌》连续多次参加州级展览。于2003年举办了个人画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保安族人擅长舞蹈,其舞姿刚健有力、热烈奔放、感情舒畅,既有蒙古族舞蹈的古老传统,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回、藏、土、撒拉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反映了保安族人民乐观豪放、不畏艰难的民族性格。
为了挖掘、搜集、抢救、整理保安族文化遗产,县上修建了保安族民俗馆和以保安族为主体的“积石民俗村”,搜集了工艺品、刺绣品、服装、常用家具、劳动工具、民族装饰品在内的保安族文物172件。县上每年举办中国·甘肃——“保安族艺术节”,主旨是通过宣传、弘扬民族文化,让外界了解保安族,关注保安族的发展,吸引各界人士来县旅游、观光、经商办企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并以此统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意志,统一认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积石山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大有作为。
三、保安族精湛的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
保安族作为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能工巧匠们还掌握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制造,如刺绣、木工雕刻等,尤其是“保安腰刀”制造工艺精美绝伦,各种刀具享誉神州大地,使得人们一提起保安族时,就会马上联想到“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作为保安族独家手工生产的传统民族工艺品朴实大气,不仅是保安、东乡、藏、蒙古等民族日常生活中相随相伴的必需用品,又是随身携带的精美装饰品和馈赠亲友的艺术品。正如保安族花儿唱的:“什样锦把子的尕刀子,银子拉镶下的鞘子,尕妹们拿的个实心来,阿哥们豁出个命来。”时至今日,“保安腰刀”的名誉越做越大,其包含的文化价值大大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