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18

第18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2)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教学常规。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要敢拍着胸脯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和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做到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和分层评价。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把本课“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单元导入到最后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知识树上来。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怎样一节课才是好课呢?不同时代,对一节好课评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传统观念中,老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一节课里,老师传授的知识越多,讲解得越清楚,这节课就上得越好。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评价一节课主要看是否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是否培养了学生不断学习的愿望和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他们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

一、教学目标

有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有明显区别的。它具有下列功能:

1.导向功能。教学目标具有双指性,既指向学生,又指向教师。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都必须明白自己这节课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和学到什么程度,最后是否达到了这个程度。这是与传统“教学目的”最根本的区别。

2.凝聚功能。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知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包括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要设法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还要在上课过程中不断进行鼓励和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适应功能。所谓适应,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教师不仅要适应大纲,还要适应学生。许多老师能做到适应课标,而忽略了学情研究。备课时只考虑自己怎么才能讲得清楚,而没有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能否听得懂。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教师讲得那么清楚,学生就是不懂呢?为什么这题昨天刚刚讲过,今天考试学生又答不出来了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研究清学生的初始状态,确定目标不切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4.认定功能。教学目标认定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学目标制定好后,在课堂上表达时,应该使用外显性行为动词。例如:“识记”层次,你可说:“请大家把这个概念背下来,等一会儿,我要抽查背诵”,就清楚了。这样,师生都明确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及各知识点应掌握到什么程度。下课前,还要通过一系列检测,了解学生是否达标。如果没有达标,还要进行回授。

二、教学内容

1.有机渗透德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过程,及时有效地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非智力因素。

2.内容准确无误。对个体来说,任何知识在接受之前,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接受,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如果学生发生错误,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及时纠错,确保教学内容没有任何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错误。

3.重点、难点突出。学生自己能看懂、能理解和掌握的材料,教师就不要重复讲解。反之,就要讲深讲透,不留死角,特别要把本节课的“新知识”讲解清楚。对重点难点,找准关键,着力突破,讲解训练,务求实效。

4.容量深度适宜。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掌握好知识的密度、深度、广度和坡度。要注意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实验班与普通班等方面的区别。通常做法是:“低起点、小坡度、多活动、快反馈。”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合理。课堂结构紧凑连贯,时间分配恰当,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目前,许多学生奔命于题海之中,学习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他们的智能,特别是迁移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应运而生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前置补偿—认定目标—目标导学—信息反馈—矫正回授。它的好处是信息反馈渠道通畅,矫正回授及时。

2.双向活动活跃。一节课是否好,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得符合学生实际,课堂达标率如何。二是看学生参与面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深。因为教学成功要以学生参与为基础,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因此,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想多动多讲。

3.反馈调节及时。一是信息反馈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而不仅仅是在做达标检测题的时候。二是反馈信息除认知领域内容外,也包括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三是采取观察学生面部表情、感受课堂学习气氛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回答、交谈、板演、实验等,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做达标检测题来获取大量的信息。

4.矫正回授方法要灵活多样。实施这个环节要注意:一是矫正既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二是矫正回授的内容和措施应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定。三是要抓住矫正回授的最佳时机。矫正有即时矫正和延时矫正。当发现缺陷时,用一两句话能讲清的,给予即时矫正。否则,放在下课前延时矫正。四是要发挥学生互助小组矫正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教法灵活有效。教法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教师风格相适应,灵活多样。

2.手段运用妥当。要结合学科特点,恰当使用教具、图表、电教手段和分组演示实验等,直观性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指导方法。有两个层次:“教学生”为第一层次,“教学生学”为第二层次。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而且是通过学习过程,掌握一套如何学习的技术和方法,培养独立钻研和创造精神。

五、教学技能

1.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师善于驾驭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进程,灵活处理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课堂驾驭能力一般有:(1)组织能力。(2)注意中心。(3)教学机智。(4)教学态度。(5)教学境界。

2.语言板书演示规范。用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清楚,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条理分明,图解准确。演示操作,规范熟练,讲解清楚,现象鲜明。

3.启发激励运用到位。热情对待各层次学生,注意照顾“学困生”,师生关系融洽。善于运用表扬、鼓励,强调老师有自信心,不能过早地把学生定为“差生”“双差生”或“不可救药”。

六、教学效果

1.怎样评价教师课堂教学?

主要看六个要素:(1)学生学习主动性。(2)有效互动性。(3)自行获取知识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习材料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反思性。

2.怎样评价学生参与情况呢?

从六个方面评价:(1)学生参与状态。(2)学生参与广度。(3)学生参与时间。(4)学生参与方式。(5)学生参与品质(6)学生参与效果。

3.怎样评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有以下四个评价指标:(1)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广度。(2)学生参与他人的合作。(3)学生参与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4.怎样评价课堂教学中对创造性的培养?

从四个方面来评价:(1)表达意义是否丰富、流畅。(2)是否多角度思考问题。(3)回答是否有新意和独特性。(4)分析是否深刻、深入。

总之,新课程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