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问题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
1.培养问题意识。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学生没有多大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里,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探索问题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将知识理解引向深入。
3.引导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求知欲望。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自觉性越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合二为一”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影响。教师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主体作用来实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有了动机,有了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效率低下。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三、主要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不断扩展到每一个学习者交流探索的过程。这一理念明确告诉我们,现代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理解,从而形成经验共享、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1.互动中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不像传统教学观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比较“孤立”的个人竞争行为,而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逐渐完成的。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生从这种相互作用中主动开发思维品质,并完成知识意义上的建构。从活动个体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影、电视面前被动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心,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从活动整体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力量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一种“合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建构主义教学过程观已经超越了传统教学观的狭隘,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因素的作用。既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又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既注重智力因素发展,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与开发。这种教学过程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参与中建构知识。主体参与,“既是学生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要从行为上直接参与,更应该从情感、心理、思维上参与”。只有这样,主体参与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中参与情景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向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使一定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来调整学生心理,形成参与欲望。此外,还要不断调整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只有在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学生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四、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体系中,建构主义一再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并把它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它在教学理论上的闪光之处。
1.自主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学的意义上,学生是教学主体。离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而在教的意义上,教师是教学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明确学生主体性,积极利用所有可能的教学信息资源,以激发引导学生主体性发挥,促进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这一种教学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探究性学习。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传输过程,而是一种使学生产生稳定探究心理、并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知识置于具有多种复杂性的问题情景中,或镶嵌于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理解,或结合自己原有经验来学习探究新知识,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判断和信念、观点和见解。这种通过高级思维所进行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知识、对学习表现出更深的“陷入”和更高的批判,知识对错会牵动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不断地在知识海洋里探索。
3.创造性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解释,获取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也只是一般的效用,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才是创造财富、实现人的本质核心。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没有等级,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创造潜能,都被隐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没有激发它产生的催化剂,它就不可能释放和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弘扬主体,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时空,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同时,还要给学生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创造知识,学会生产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服务人类社会。
减负增效最优化过程教学
尤·康·巴班斯基(1927.1~1987.8)是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在总结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基础上,他从探讨预防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入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为核心,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等原理,对教育教学中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形成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
一、“最优化”概念内涵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的规律、原则、任务、内容、方法、形式和系统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对教学过程实施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最优的”并不等于“理想的”,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最好的”,而是“从一定标准来看,对一定条件来说是最好的”。这就是说,“最优化”“是指一定学校、一定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得到的最大成果,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
二、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是构建教学最优化理论框架的基石,选择论则是怎样实施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二者在最优化理论中相互映照。巴班斯基明确指出:“以辩证唯物主义系统方法来控制教学教育过程,选择具体情况下最优的教学教育方案,是教育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把教学论看做一个系统,教学论中各个范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
从纵向上看,把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和速度对结果的分析,都看做教学过程这个整体中的成分,它们之间具有逻辑的、必然的联系。作为教学中各个范畴,在最优化这一基本方法体系中运动,缺少了其中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
从横向上看,教学过程中各个成分分别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办法六个环节相对应,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教师活动时,要对学生活动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以往教育学所欠缺的。巴班斯基把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弥补了以往教学论对教学活动片面性看法。他强调“教与学的最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道出了教与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实施最优化教学的关键。他进一步指出:“把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融合在一起,就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三、基本标准
把必须解决教学教育任务的效果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为解决这些任务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作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基本标准。只有同时符合下列两条,教学过程才算是最优的。一是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发挥作用的逻辑,都要根据国家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每个学生最大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保证有效、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和发展任务。二是保证达到既定目的,不超过现行教学计划用于课堂作业的时间,也不超过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的家庭作业最高时间标准,要防止师生疲劳过度现象发生。
四、方法体系
最优化方法体系是相互联系、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它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形式、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五、理论优点
1.把系统理论作为基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辩证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系统,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成分包括: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结果。而这些结构成分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完整系统。巴班斯基明确指出:“要使教学最优化,就必须以辩证的系统方法看待教学过程。所谓辩证系统观点,就是必须把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东西,并自觉从中选择出在当前条件下,教学的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最好方案。”
2.为“减负”提供理论依据。最优化理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后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20世纪70年代,巴班斯基率先把最优化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建立起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效果标准、时间标准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两条主要评价标准。它完全符合高效、低耗的人类劳动活动普遍原则,以最大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最理想的教养、教育和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3.关注人的因素。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同时,又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对学生的特点和活动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教师就不能将教学与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影响的手段具体化,这将导致课堂教学计划公式化、教师行动盲目性”。所以,他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办法。首先,要掌握学生实际可能性。所谓学生实际可能性,就是学生经过努力之后,在各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其次,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研究学生的大纲。这个大纲应包括的项目有: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主要兴趣和爱好、智力的发展、学习的技能和技巧、文化素养、学习毅力、学习纪律等。再次,要有一整套研究学生的方法,例如,谈话法、观察法、诊断性作业、教育会诊等。在过去教育著作中,像巴班斯基这样详细论述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实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