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30

第30章 中央银行(1)

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它担负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供应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等重要职责,中央银行执行各项职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中央银行问题是金融学应讨论的重点。本章在分析中央银行的一般理论之后,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研究。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

在中央银行产生以前,各国皆先后设立了私人银行和股份银行,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股份银行的数量和规模在竞争中不断地扩大,而私人银行由于财力所限,却在竞争中不断地衰落、改组或倒闭,给银行券的发行流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客观上要求建立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1.中央银行的产生是银行券统一发行与流通的客观需要

早期的每家银行都拥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一方面,货币发行权的分散性,必然会导致货币供给缺乏弹性,使流通领域经常出现纸币过剩的现象,纸币信誉下降,银行券的挤兑和金融恐慌就必然随之而产生,金融市场紊乱;另一方面,货币发行权的分散性,也限制了银行券流通地域范围,使其流通具有地方性,阻碍了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银行券发行权的分散性与流通的地方性问题,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财力雄厚、权威性的、垄断性的货币发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产生是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的客观需要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日渐增多,各银行自行轧差使得当日清算愈加困难,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日趋复杂化。这不仅造成异地结算矛盾更加突出,也使得同地结算困难重重。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公正的清算中心——中央银行,解决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与结算问题。

3.中央银行的产生是商业银行自身稳定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对贷款的要求不仅数量大,而且期限长,商业银行仅靠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若贷款过多或过度集中则会发生流动性过低、偿付能力不足问题,有可能诱发挤兑和破产。因此,需要集中各家商业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以支持发生支付困难的商业银行。这客观上要求有一家银行能够充当全国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1ender of last resort),在资金上支持那些发生支付困难的商业银行,确保金融稳定。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这一角色。

4.中央银行的产生是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秩序稳定的客观需要

随着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监管,以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由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都较强,政府不得不依靠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来管理与监督全国的货币金融活动。

(二)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1.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而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初期,其间经历了260多年的漫长历史。追溯中央银行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家国家银行——瑞典的里克斯银行(RikSbank of Sweden)和英国的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

瑞典的里克斯银行成立于1656年,其最初的宗旨是为政府募集财政经费,作为交换的条件则是拥有纸币发行权。1668年,里克斯银行被改组为国家银行。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因此,瑞典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就成为法偿货币(1egal tender),而其他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则被责令逐步收回,于是,瑞典银行逐步演变为瑞典的中央银行。但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银行获得集中发行货币权的时间却远远落后于英格兰银行。

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一般皆认为它是中央银行的始祖。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1844年,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也称《比尔条例》。该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自1884年8月31日后,划分为银行部与发行部,从而奠定了现代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同时该条例还限制其他银行发行纸币的数量,这无形中赋予英格兰半独占货币发行权。1854年,英格兰银行已取得“清算银行”(clearing bank)的地位。而在1847年、1857年、1866年的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期间,英格兰银行已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并进一步垄断了全国货币发行权。1928年,英格兰银行终于成为英国唯一的货币发行银行。

至19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已成为中央银行的典范,各国纷纷效仿。从1800年到1900年,法国、荷兰、奥地利、挪威、丹麦、比利时、西班牙、俄国、德国、日本等国相继成立了中央银行。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就相对较晚。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907年美国国内接连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内金融秩序十分紊乱。尤其是1907年的金融危机,造成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存款大量损失,这说明1863年所建立的国民银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之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中央银行制度。1908年5月,美国政府设立了国家货币委员会,调查各国银行制度,并于1910年提交了调查报告。1912年,国家货币委员会制定了一种既兼顾美国银行制度的传统又能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联邦储备制度。这不仅是银行制度史上划时代的发展,也是中央银行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创新。美国国会于1913年12月通过《联邦储备法案》,联邦储备制度遂于次年成立。这一制度在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自愿参加与强制参加、政府所有与私人所有、政府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采取了较为巧妙的折中平衡方法。其特点是联邦储备银行为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全国共分12个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称为储备区),每区设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共25个分行。联邦储备银行不是以营利为前提,而是以调节区内金融、服务公众为准则。全国性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储备局制定并统筹安排各区联邦储备银行实施。联邦公开委员会则是负责制定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政策,并指导各区联邦储备银行进行买卖外汇业务。联邦咨询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向董事局提供有关经济状况的资料,以及对经济、金融政策提出建议。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央银行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英国式的中央银行和美国式的中央银行。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与政府关系密切,业务上则是由发行集中向发行储备集中和“银行的银行”方向发展。

2.中央银行的积极发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920年的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提出:各国中央银行应该摆脱各国政府政治上的控制,实行稳健的金融政策;尚未成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成立中央银行,以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币制、汇率和金融混乱的局面。从1921年到1942年间,世界各国纷纷改组或新设立中央银行,共计45家。其中,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或新成立的有27家,20世纪30年代的有9家,20世纪40年代的有7家。因此可以说,20世纪20年代是中央银行制度积极发展阶段。

3.中央银行的强化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为止,除少数殖民地、受保护国、托管区及特殊地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皆已设立了中央银行。在这一阶段,中央银行制度发展有其新的特点:一是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二是国家加强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三是强化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功能;四是各国中央银行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类型

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它不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其特殊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才能明确其正确的经营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职能与作用。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虽然是从普通商业银行中演变而来,但是其性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中央银行不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普通商业银行,而是唯一代表中央政府行使金融管理、监督、调控等职权的金融行政管理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中央银行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与执行金融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金融行政管理机构;其次,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中央银行与普通银行的区别

由于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与实施金融政策,是国家金融行政管理机构,因此,它与普通商业银行有着显著区别:

1.经营的目的与性质不同

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是金融行政管理机构;而普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则是以营利为目的,是金融企业。

2.业务的对象不同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金融机构和政府,不经营普通银行性质的业务;而普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一般信用客户,即企业与个人,其业务为普通信用中介业务。

3.所起的作用与活动的领域不同

中央银行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工具,其所起的作用不是一般信用中介作用,而是控制信用与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其活动主要在宏观金融领域;普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主要在微观金融领域,充当信用中介的作用。

4.吸收存款业务的性质不同

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一般是不付利息,具有服务与管理的双重性质;普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则是付利息,是为其资产营运提供资金。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就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来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及准中央银行型。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定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中又有如下两种具体情形: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unit central bank system):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也是如此。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ual central bank system):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力。这是一种带有联邦式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

2.复合中央银行制

复合中央银行制(compound central bank system)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组织货币联盟的主要是地域相邻的一些欠发达国家。

1998年7月,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ESCB)正式成立。它是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深入的产物。欧共体——现为欧盟——成员国为适应其内部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要求,于1969年12月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1979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欧洲货币体系建立的计划;1994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欧洲货币局建立;1995年底正式命名欧洲货币为“欧元(EURO)”;到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

4.准中央银行

准中央银行(quasi central bank)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属于这种体制。

香港地区在过去长时期中并无一个统一的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的职能由政府、同业公会和商业银行分别承担。1993年4月1日,中国香港地区成立了金融管理局(HK Monetary Authority),集中了货币政策、金融地区监管及支付体系管理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但它又不同于一般中央银行。比如发行钞票职能就是由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履行的;票据结算所一直由汇丰银行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