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供求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货币也有供给和需求。货币总会被人们持有,形成对货币的需求;人们需求的货币又是由银行体系供给的,那么持有多少货币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银行又是怎样创造和供给货币的本章将就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际运作两方面进行阐述。
货币理论的发展
任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当代货币理论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货币理论包含了货币本质的理论、货币供求的理论、利率决定的理论等,其中,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最核心、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在本节中,我们首先对货币理论(主要是西方的货币理论)的发展脉络及主要流派作出简单的介绍,然后再分别从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方面回顾其产生和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及理论模型。
一、货币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
中外经济学家们一般都把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历史巨著的时间1936年作为当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分界线,因而,我们对货币理论的介绍也以此为标准,分为两阶段。
(一)1936年以前的货币理论发展脉络
1.货币本质观
现代经济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与货币相关,但货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吸引着所有的人们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货币理论的先驱者们首先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最终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即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
(1)货币金属观。重商主义在英、法、意、荷等欧洲国家盛行一时,大多数商人、实业家以及部分专家学者都是重商主义者。如果按早期、晚期分类的话,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威廉·斯塔福德,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
重商主义者所处的16~17世纪是贵金属执行货币职能的时代,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和萌芽时期,最大限度积聚货币是新兴资产阶级实行原始积累的最主要方法,重商主义者代表和反映当时商业资本的利益,为资本原始积累摇旗呐喊。
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有:第一,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由其他物品所代替。他们提出,一个人货币多了,他的财富便会增加;如果一个国家货币多了,国家也就富庶了。第二,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原因在于,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货币数量唯一的手段。所以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尽全力保藏货币,不使货币外流。在对外贸易中,要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为国家聚敛财富。他们认为,一切购买都使货币减少,一切出售都使货币增加。
(2)货币名目观。名目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尼古拉斯·巴本、贝克莱、德劳南、孟德斯鸠、休谟及斯图亚特。现代名目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克拉普、彭迪生、艾思德和凯恩斯等人。名目主义兴盛时期稍后于金属主义,当时出现了不足值货币流通的现实,名目主义者便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入手,把不足值货币流通看成是正常现象,而这种正常现象的基础就在于货币本来就是一种符号,是国家权威规定的计算单位。名目主义者不论是早期的代表人物还是现代的专家学者,其基本论点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而只是名目上的存在。
(3)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综上可知,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两种理论都是片面的。基本错误在于把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混为一谈,都只是从货币的某些个别职能认识货币本质,都只抓住货币的一个侧面论述货币的本质。金属主义者排除了可以由不足值的金属以至由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可能性,而名目主义者则又把金属货币的价值抛在一边。
进入20世纪后,两种本质观的争论交替发展。在20世纪初,由于金属流通制度已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家普遍的通货膨胀,克拉普为代表的现代名目说又盛行一时。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交战国重新整理币制,又采取金本位制,金属学说又掀波澜。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猛烈冲击了金本位制,至1936年底,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当代名目学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基本上支配了西方货币本质的论坛。“管理通货论”占主导地位的40多年间(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外)西方国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如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仍然提出了恢复金本位制的主张,说明西方货币理论界在货币本位以及由此决定的货币体制的建立等方面仍然在不断地争论着。
2.货币数量说
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货币金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分歧很大。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中流传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学说是货币数量说。所谓货币数量说,即认为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变动关系的学说,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导致物价随之正比例的上涨,而货币的价值则反比例下降。反过来,货币数量减少、物价即随之正比例下降,货币的价值反比例上升。1936年前的货币数量说又可划分为早期货币数量说和近代货币数量说。
(1)早期货币数量说。早期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达凡查梯、洛克、坎特罗、孟德斯鸠、大卫·休谟等。托马斯·孟、达凡查梯认为金银的价值与一般的商品价值相同,用金银的数量增加,其单位价值就降低来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托马斯·孟还把货币数量说扩大应用于货币的对外价值;洛克提出,货币由于能够换取世界万物,所以货币具有无限的需求,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形,因此货币的价值就完全由供给数量来决定;坎特罗是最早论述货币数量增加如何引起物价上涨过程的,也是第一个认识到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不是完全对等比例关系的经济学家,他的这种分析后来成为维克塞尔的累积理论,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2)近代货币数量说。20世纪初,货币数量学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引入了数学这一工具,形成了近代货币数量学说。它主要有两种观点: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交易数量说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该学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用以交易的货币量”;第二,现金交易数量说比较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末尔和费雪。
凯末尔最早建立了运用数学工具来表示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公式,并认为,信用交易与货币交易一样影响物价,但由于信用票据数量与货币数量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货币数量决定物价始终是一个真理,而不因信用发展而改变。这一观点为费雪的研究开拓了一条道路。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集前人货币数量说之大成,特别是在凯末尔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将在下面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中介绍,此处不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费雪将通货和货币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认为在物价水平的研究上,通货是第一位的,货币是第二位的;同时费雪还指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保持相同比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及其理论几乎成为以后所有货币数量学说的出发点,对后人的影响相当大。
现金余额数量说在考察货币的作用时采用了和现金交易数量说不同的角度。它着眼于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停息的货币量”,不注重货币流通速度,却注重货币的停息时间,他们沿用商品的供求理论,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的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相交点,从而得出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教授马歇尔和庇古。
马歇尔(Alfed Marshall,1842~1924年)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是凯恩斯之前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在1923年所著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马歇尔系统地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他认为货币与通货一词相通,是指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手段和商业债务的清偿手段,而且是不经任何审查即可普遍之物。他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是由供给与需求所决定,供给为当时存在的通货量,需求则为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量。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信用货币数量的比例。若货币数量不变而实物价值变动,则货币的价值随之作正比例变动。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为“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这种表述被称为“现金余额数量”。
庇古(Arthut Cecil Pigou,1877~1957年),是剑桥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他在马歇尔分析的基础上,把现金余额理论用数学方式予以解释,得出了剑桥方程式,并较多地注重了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因素,还把银行存款引入余额说,实际上将之扩大为广义的货币余额说。
之所以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作为经济学的历史分界线,是因为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当代经济学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两大明显区别:一是当代经济学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分析法引入了宏观领域,以社会经济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二是当代经济学把货币与经济合为一体,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维克塞尔就是最先明确地向萨伊定律提出挑战,在理论上把货币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经济学家,从而被称为当代货币经济理论的创始人。
维克塞尔指出,货币不是面纱,它对经济起着十分主动的作用,并且,正是货币对经济的主动作用才使得经济随时发生变动,失去均衡;如果能使货币对经济保持中立,不给予经济以任何影响,则由于货币本身保持了均衡,从而也能促使经济保持均衡。同时他强调利率是物价的调节者。维克塞尔的宏观经济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当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为瑞典学派的理论以及哈耶克的中立货币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使他成为西方经济学和货币理论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二)当代货币理论的发展
1.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是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创始人,他将货币金融因素深深植入经济学体系之中,奠定了货币经济学基础;自凯恩斯以后,经济学家更加注重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再也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将货币金融与经济理论完全分开。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他从名目主义的货币本质观出发,倡导国定货币论,强调政府管理通货、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货币巧妙地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命题。在其货币供给理论方面,基于他的货币国定论的观点提出了外生货币供应论,认为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决策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增减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是公开市场业务;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而不是物价的波动。在货币需求理论方面,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将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分为交易、预防和投机三大动机,认为货币需求的变动在经济正常发展时期主要受收入水平和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直接结果是利率的波动,假定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减少会使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会使利率上升,利率的波动通过投资的波动,引起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变动,从而影响经济运行。凯恩斯还认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现代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在继承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凯恩斯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做了许多修正和发展,形成了现代凯恩斯主义。后来分化为两个支派:一是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的新剑桥学派;一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新古典综合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