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34

第34章 中央银行(5)

为使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能有效地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不现实的、不受中央银行所左右的、无法用来影响货币政策贯彻实施的金融变量,不能选作中间目标。

第二,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地作出反应。这些金融变量概念应明确而清晰,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收集到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并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连动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第四,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

(2)中间目标体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相当复杂,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充当中间目标的某一金融变量同时具备上述条件是很困难的。因此,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由几个金融变量组成中间目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中间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目标,它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也称为近期目标,另一类是效果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的效果,也称为远期目标。

第一,操作目标:超额准备和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可以反映银行体系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也是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行效果的良好“预测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通过调节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而实现对货币信贷的调控。但是,对超额准备金的调控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放贷意愿和财务状况。

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关系,其数额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操纵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将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效果指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利率随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再贴现率的升降而升降。在任何时候,中央银行都可以观察和掌握到市场利率水平及其结构方面的资料,并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或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利率,影响消费和投资,进而调节总供求,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不过,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利率同时也是经济内生变量。当经济繁荣时,利率会因为资金需求增加而上升;如果货币当局为了抑制过热的需求,采用紧缩政策,结果利率的确上升了,但这种上升究竟是经济过程本身推动的还是外部政策造成的,则难以区分。此时中央银行就不易判断政策操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比较合适的。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标准可划分为M0、M1、M2和M3等若干层次。只要中央银行控制住这几个货币供应量指标,就能控制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因为,这几项指标都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容易获取资料进行预测分析。M0是中央银行直接发行的,由中央银行掌握,只要中央银行控制住基础货币的投放,就基本能控制M1、M2、M3的供应量。这几项指标也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社会购买力。因此,中央银行将这几项指标控制住,就大致控制了社会总需求,有利于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与货币学派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社会经济单位总以货币、债券、股票和实物资产等形式持有资产,货币只是资产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资产都有收益率,各经济单位通过比较各种资产的收益而随时调整其资产结构,这个调整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对此,凯恩斯学派认为,当货币政策变动时,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债券,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货币资产收益率下降;经济单位以货币买进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则增加投资,引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产出增加。这个传递过程可表示为: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I(投资)↑→E(总支出↑→y(收入)↑。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先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水平,再经利率水平的变动改变投资活动水平,最后导致收入水平的变动。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影响的大小取决于:①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③利率变化对投资水平的影响;④投资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这一传递过程中各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阻塞或障碍,都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的减弱或无效。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就是对利率这一环节特别重视。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地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货币政策工具→M→E→Y。

四、货币政策的效果

1.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1)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ag)。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货币政策的时滞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为认识时滞(Recognition Lag),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二种为决策时滞(Decision Lag),即从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上述两种统称为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inside Lag);第三种为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Outside Lag),即从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一般比较短促,也易于解决。只要中央银行对经济活动的动态能随时、准确地掌握,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预测,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能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可以减少内部时滞。而外部时滞所需时间较长,货币当局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后,不会立即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它需由影响中间目标变量的变化,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到社会各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究竟这种时滞有多长时间,以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力度如何,西方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一派认为这一时滞相当长,约两年左右,而且变幻无常;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时滞不过为6~9个月左右而已。

(2)合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指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并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反应。这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只要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一切必要信息,他们将意识到货币供应量会大幅度增加,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公众将认为这是发生通货膨胀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会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提高工资,企业预期工资成本增大而不愿扩展经营,或人们为了使自己在未来的通货膨胀中免受损失而提前抢购商品。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显然,公众对金融当局采取政策的预期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3)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以上因素外,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其他外来因素或体制因素的影响,例如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等。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经济条件发生某些始料不及的变化,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政治压力足够大时,就会迫使中央银行对其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2.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

货币政策的时滞等因素给政策的实施带来困难,并产生不良后果,这就在如何执行货币政策的问题上引发了争端。

货币学派主张,应制定“单一规则”来代替“相机抉择”,即中央银行应长期一贯地维持一个固定的或稳定的货币量增长率,而不应运用各种权力和工具企图操纵或管制各种经济变量。货币主义相信市场机制的稳定力量,认为在经济繁荣、需求过旺时,固定货币增长率低于货币需求增长率,因此,具有自动收缩经济过度膨胀的能力;而在经济不景气、需求不足时,固定货币增长率高于货币需求增长率,因而又具有自动刺激经济恢复的能力。同时,由于时滞的存在和人为判断失误等因素,“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往往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制造者。

与此相反,凯恩斯学派则赞成中央银行采取“相机抉择”政策,认为市场经济并无自动调节或稳定的趋向,而且货币政策的时滞是短暂的,中央银行应会同财政部门依照具体经济情况的变动,运用不同工具和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金融和经济。中央银行一旦认定目标,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在情况发生变化或原有预测与所采取的行动有错误时,要及时作出反应,纠正错误,采取新的对策权衡处理。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若想获得最大效果,则必须与政府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进行充分合作和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利率或货币供应量来调节货币需求,进而影响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而影响总需求。在调控经济活动时,为了避免相互抵消作用,增强调控力度,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这种配套产生的政策效应是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扩展,对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但是,运用这种配合要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可取的,即只有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尚未被利用的资源时才可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资源,那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后果。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在这种政策配套下,货币当局加强回收贷款,压缩新贷款,紧缩银根,压缩社会总需求;财政部则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会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这种政策能有效刹住恶性通货膨胀,但要付出经济萎缩的代价。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这种配套中,财政收支严加控制,年度收支保持平衡,甚至有盈余;银行则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采取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配套适合于在财政赤字较大,而经济处于萎缩的状态时采用。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在这种配合中,银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国家可动用历年结余,也可用赤字办法来适当扩大支出。这种配套适合于在经济比较繁荣,而投资支出不足时采用。

西方国家往往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运用,以达到政策的最佳效果。如何配合,采取哪种模式,应视经济情况需要而灵活运用。不管如何,只有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这已为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

2.试述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简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5.试述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