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A.C.庇古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批古典经济学家也在研究同样的问题,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不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货币需求的关键性决定因素,还探讨了在不同环境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同时,也不排除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
Md =kPY
其中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Md为名义货币需求。这就是有名的剑桥方程式。该等式看起来与费雪方程式一样,将K视为常量并同意费雪的货币数量决定名义收入的观点,但他们的理论却允许个人选择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他们认为其他资产的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发生改变,K在短期内也可能改变。
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1/VPY,后者为.后者为M=kPY。很容易认为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为一种资产的功能,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费雪方程式又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为现金余额说。
第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制度支付过程,忽视人的作用;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保有货币的成本与保有货币的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人的意识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力。
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区分真实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因此,交易次数、交易数量及价格水准的变动都能影响货币需求量。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认为微观主体要在保有货币的利弊因素权衡中决定货币需求。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是真实货币需求,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价格水准的变动只影响名义货币需求量。
第四,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所起的作用作明显的区分;剑桥方程式则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同样重视,并以之作为决定价格水平的分析基础,使货币价值的决定与商品供求决定规律相吻合。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J.M.凯恩斯在早期是剑桥学派的一员,他放弃了古典学派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常量的观点,发展了一种强调利率重要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将其理论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凯恩斯也研究了个人持币的原因,但较之他的前辈更细致。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同意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关系的看法。但他又指出,人们所保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用来预防意料不到的需求这一预防动机。认识到人们持币的预防动机使凯恩斯的分析超越了古典分析的框架。
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认为,人们保有货币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贮存价值或财富,除此之外,利率的作用不可忽视。
凯恩斯把用于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货币与债券。货币是不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资产。人们持有货币,货币在持有期间不能为其持有者带来收益,即收益为零。人们持有债券,则有两种可能:如果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要上升。在后一种情况发生时,当然持有者有收益,而在前一种情况发生时,假若债券价格下跌幅度很大,使人们在债券价格方面的损失超出了他们从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则收益为负。如果持有债券的收益为负,持有非生利资产就优于持有生利资产,人们就会增大对货币的需求;在相反情况出现时,人们的货币需求自然会减少,而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这里,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假若人们确信现行利率水平高于正常值,这就意味着他们预期利率水平将会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然倾向于多持有债券。如有相反的预期,则会倾向于多持有货币。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在将持有货币余额的三种动机综合起来放入货币需求公式中的时候,凯恩斯对名义数量和实际数量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人们持有的是一种实际货币余额。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式:
该公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该函数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余额是i和Y的函数,i上面的负号表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与利率呈反比,Y上面的正号表示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与收入成正比。对流动性偏好函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若通过上式和以前学过的公式来求解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得到:
我们发现,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当利率上升时,f(i,Y)下降,从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即利率上升使人们在既定收入水平上持有较少的真实货币余额。因此,货币的周转率必然上升。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表明:因为利率波动剧烈,所以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也很剧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的重要含义是:它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这样就对古典数量论中提出的名义收入主要由货币数量的变动决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四)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后继者们认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存在着缺陷,需要修正、补充和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从两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函数的问题;二是关于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问题。
如前所述,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交易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从微观主体的持币行为入手分析,论证出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如果微观主体把他们预定用于交易的货币收入,直至花光之前始终以货币形态握在手中,那么这种货币需求自然只决定于收入。但在货币的旁边有生利资产,如债券。他们可以用一部分预定用于交易的货币购买债券以取得收入,当手中货币用完时可再把债券卖出,换成货币,问题是买卖债券要付出代价,如佣金,乃至时间的消耗等等。为了简化分析,他们假设每次卖出债券的费用相等并以之作为持有债券的成本,即卖出次数越多成本越高,那么微观主体无疑就要比较把货币换成债券的收入与持有债券的成本。显然,用于交易的货币换成债券的比例越大,收入越多,但为此就要有较多的次数出售债券,即成本也越大。因此就会形成一个使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根据这样的思路,他们提出了一个“平方根法则”,其表达形式如下:
这个式子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增加。但y的指数1/2又说明其增加的幅度较小,即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同时,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而r的指数负1/2说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率变动幅度为小。
凯恩斯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关于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影响的分析也是沿着类似的思路。在既定收入水平条件下,某些支出的不确定性使人们不能不持有一定量的预防性的货币。任何一个微观主体,如果他持有的预防性货币较少,当他没有货币来满足不确定的支出时,就要出售其持有的债券。而出售债券要有佣金等支出,如果他持有的预防性货币较多,那就会节省佣金等支出。但是,节省佣金等支出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多存货币就要少持有债券,从而要遭受债券利息损失。这种利息损失也可称为每增加1美元预防性货币需求的边际成本。为了求得应付收支不确定性的最小成本,微观主体不能不考虑出售债券的支出和利息的收益,因而利率也就必然进入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函数之中。
凯恩斯的后继者们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投资者通过对利率的预期,会在货币和债券之间选择能带来最大收益的资产。后来的人们认为,这样的设定与现实世界不符。仍然假设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并非只考虑收益,而且还要考虑风险;收益高低和风险大小也有好多层次。从债券角度考虑,持有债券的比重增加,预期财富也会增加;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增大,从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相应加大。至于保存货币,虽然无收益,但风险却较小,而且等于保有流动性。所以利弊得失是多方面的。微观行为主体事实上不得不全面权衡,并找出持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作为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长期结论,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他也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起点和把货币看做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的观点。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问题,他曾用过不止一个函数式,下面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式:
上式中,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表示实际恒久性收入,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或得自财产的收入在总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率,rm代表货币预期收益率,rb是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re是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是预期物价变动率;u是反映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
恒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它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他认为。对大多数财富持有者来说,他的主要资产是个人的能力,但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如失业时人力财富就无法取得收入。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率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rm,rb,re和在其货币需求分析中被统称为机会成本变量,亦即能从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衡量出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损失。这里需要解释一点:在介绍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时,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的,如钞票,持有它是无回报的;而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及M2等等,这类大口径的货币中相当部分却是有收益的。物价变动率同时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物价变动率越高,其他条件不变,货币需求量越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以外其他资产如债券、证券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也越小。
u是一个代表多种因素的综合变数,因此可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解释变量中的4种资产——货币、债券、股票和非人力财富的总和即人们持有的财富总额,其数值大致可以用恒久性收入Y作为代表性指标。因此,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在弗里德曼看来,在货币需求分析中,究竟哪个决定因素更重要些,这要用实证研究方法来解决;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就可以用实证方法得到证明。对于货币需求,其最具有概括性的论断是: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恒久性收入除以货币存量)也相对稳定,货币需求因而也是比较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