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和凯恩斯的理论存在以下几点差异:首先,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与凯恩斯和更早些的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相类似的方法,但对持有货币的动机未作深入的分析。相反,弗里德曼通过运用资产需求理论表明,货币需求是永久性收入和货币相对于其他可替代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的函数。其次,弗里德曼认为利率的变动对货币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影响甚微。与凯恩斯不同的是,他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此外,他还强调,由于货币需求函数不会发生大幅度的位移,因而是稳定的,这一点与凯恩斯也不相同。以上差异还表明,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可以预测,所以货币是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与货币数量理论一样的结论。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是同步的,但人们对两者的认识却不是同步的。相比之下,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要比货币供给理论早得多,从重商主义开始,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就开始探讨货币需求问题。并形成了各种观点,由此产生了各种流派。这些理论从古典的货币需求理论到现代的货币需求理论、从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到西方盛行的货币数量论,都有其局限性,因而只有全面地、深入地掌握这些理论,才能运用它们正确地解释货币需求自身的规律。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指导实际政策操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组织货币供给提供操作的数量依据,最大限度地使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要量相一致,保持货币、物价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为了准确地掌握什么是货币需求,我们首先要区别以下几对概念:
(一)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从货币需求主体角度来划分,货币需求有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之分。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从微观经济主体即个人、家庭或企业的角度进行考察,研究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在手才算机会成本最少、所得利益最大。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从宏观经济主体角度进行分析,讨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生产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在理论上,这种货币量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导致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这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的。从数量上看,全部微观货币需求的加总即为相应的宏观货币需求,因此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既不存在与微观货币需求相脱离的宏观货币需求,也不存在与宏观货币需求相脱离的微观货币需求。
(二)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用来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过程时所采用的一对经济范畴。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不考虑价格变化时的货币需要,也即用货币单位(如元、法郎、镑等)来表示的货币需求。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的常态,实际货币需求就是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货币需要,即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量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以实物价值来表示的货币需求,所以又被称为实际余额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一般记做Md,实际货币需求通常记做Md/P;在统计计算上,将名义的货币需求以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如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之后,就得到实际货币需求。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包含物价因素在内的名义货币需求不能直接反映经济主体对货币的实际需求,所以人们一般更注重考察实际货币需求。
(三)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货币占有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是一种纯心理的占有欲望,是对货币无限的需求;也可以理解为对货币符合客观实际的、有能力得到或持有的占有的欲望,因而货币需求又可分为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主观货币需求又可视为潜在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主体在主观上希望拥有多少货币,是一种对货币占有的欲望。经济学中所指的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欲望;二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所以经济学中所指的货币需求是客观的货币需求。这种客观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各经济主体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都是存在的,但由于主观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无约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效需求,因此在研究货币需求时,应该以客观货币需求为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这里所讲的货币需求应该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概念;应着重研究的货币需求是客观货币需求中的宏观货币需求,但也不能忽视客观货币需求中的微观货币需求。
进一步来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特殊的职能。首先因为货币具有和一切其他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在使用货币的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货币。人们以货币方式取得收入,以货币作为支付和交换的手段。同时,正因为货币能与一切其他商品相交换,因而它是一般价值的代表,是人们持有资产或财富的一种形式。所以,货币需求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的需求;二是对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第一种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第二种货币需求则是对资产形式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将货币需求作如此泾渭分明的划分。因为这两种货币需求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人们为了应付交易需要而持有的那部分货币在用于支付之前事实上也是被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因此,我们所谓的货币需求,简单说来,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
人们持有的资产又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实物资产,又有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中,又可分为货币和各种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对资产持有人而言,各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在对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进行权衡之后来决定以何种资产形式来持有其财富。
很显然,从盈利性来看,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持有货币没有收益,因而货币是一种盈利性最低的资产,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则是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再从流动性来看,货币无疑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而各种有价证券及实物资产都是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另外,从安全性来看,货币也可以说是最为安全的金融资产,而各种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则有着较大的风险性。可见,各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选择资产持有的形式时,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偏好,通过对各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及安全性的全面衡量和比较,使自己的资产组合(即各种资产的持有比例)保持在最佳状态。所谓货币需求,实际上就是在这种最佳状态下人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二、货币需求的数量界定
在以上第一个问题的介绍中,我们对货币需求进行了定性分析。而在实际操作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货币需求数量的界定.即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经济运行需要的货币数量到底是多少。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央银行合理预测货币需求数量,确定货币供给量,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尤为重要。
(一)经济主体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所谓实际货币需求量,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所愿意持有的那部分实际货币量;更为确切地说,是指经济主体在其收入或资产总额中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那一部分实际数量。这一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愿意的,是指愿意持有,表示这种货币需求完全出于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愿意总是同主观动机和市场条件同时联系着的,如某一公司考虑是否接受银行贷款以增加它的货币资产,不能不权衡利息成本、预期收益及市场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二是实际的,即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那部分货币余额。在货币经济的运行中,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而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利益、动机及市场条件。两者的决定机制不同,因而并非总能保持均衡,经济主体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可以大于或小于相应的货币供给量。只有当两者均衡时,货币供给才能直接表现为货币需求量。
(二)最适货币需求量
上述分析的是经济主体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它明显地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属于实证量的范畴,因而是可以计算的;二是计算的标准从根本上说是价格因素。因此,实际货币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扣减掉价格因素后的货币存量。这里的最适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能在尽可能小的价格波动及强制储蓄条件下满足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要求。因此,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价格变动以及社会经济主体不能承受的价格水平,它们所代表的货币需求量均不能算是最适货币需求量。
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均对最适货币需求进行了理论描述。凯恩斯主义虽没有明确提出最适货币需求量这一概念,但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贯穿于该学派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并构成其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最适货币需求量并不是恰为满足现实的交易和储藏需求的货币量,而是能够提高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货币量,是能够使社会潜在资源被有效利用、达到充分就业临界点所需求的货币量。
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则明确提出并专门研究了最适货币量问题,而且先后从中期、长远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弗里德曼认为:倘若以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水平为目标,在考虑人口增长情况下,最适货币需求量的增长模型为:
上式中,Rmd为最适货币需求量增长率,RGNP国民生产净值表不的收入增长率,Em-1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Rp为人口增长率。
从如何增加社会福利的长远目标角度,弗里德曼认为最适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预期物价变动率与人们拥有现金余额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呈反相变动关系。在某一限度内,价格越下降,福利越大;倘若超过这一限度则有净损失,这是因为保存现金余额过多,不仅存在机会成本损失,而且要支付现金保存的各项费用,如雇佣警察来保护窖藏现金需支付佣金等。这样,在现实中,就势必存在一个最适价格下跌率问题,在最适价格下跌率的条件下,社会的经济福利趋于最大,因此与此相对应的货币数量便可定义为最适货币需求量。
三、货币需求的研究方法
(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既然货币需求有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之分,那么我们在考察货币时就应该既从宏观角度进行货币需求分析,又从微观角度进行货币需求分析,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本章第一节中介绍的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模型都是从货币需求的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则在于根据可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化,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属宏观模型。微观、宏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各有其侧重点和优劣势,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应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二)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对货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要用抽象的方法揭示货币需求的内在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货币需求的因素,并要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更完善、科学的理论主张。
一方面,理论分析离不开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着重对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进行描述。理论分析往往借助于大量的实证材料才能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加以验证。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同时必须借助于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展开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都是规范分析方法,但定量分析更具说服力。在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环境里,定量方法的实用性更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应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三)货币供求相结合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货币理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们研究货币需求是为了正确地向经济体系提供货币供给,以使货币供求达到均衡,但是,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即使正确地掌握了货币需求,也很难按货币需求量供给相应的货币,因为货币供给有一系列的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虽然拥有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但现实货币的供给还取决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因此,要使货币供求达到均衡,不仅要研究货币需求,而且要研究货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