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40

第40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6)

对货币需求量的预测形成货币供给的数量依据,同时,货币供给对货币需求也会有反作用,货币供给的变化会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例如,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减少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提高,人们减持货币,从而货币需求量减少或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只有将货币供求结合起来研究才有意义。

四、我国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及应用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经济学家都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长期将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公式运用于组织货币流通的实际工作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关于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必要量所说的“货币”外延有多大,是只包括现金,还是既包括现金又包括银行结算存款。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货币必要量就是指现金需要量。理论的探讨则有突破这种统治观点的趋向。二是关于必要量公式右端的分子,只用“商品价格总额”或更精确地说,“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就已经足够充分,还是应该再列入各种支付。三是一个长期都在争论的问题,即当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时,是否意味着货币供给没有满足客观对货币的需求。这实际上是如何将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统一起来的问题。四是关于储藏钞票的货币需求是否也构成货币必要量的内容。

在实际应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时,由于统计上的原因,无法得到包括中间环节的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我们是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代替的。较长时间以来,我们在预测流通中货币时,往往先求出视为正常的货币流通速度,并考虑计划期的变化,再根据计划零售商品总额,两者相比,便可得出计划期的现金货币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这一公式预测货币量是基本适宜的,因为当时现金占整个货币流通量的比重较大,而且存款(未看做货币)基本上受计划控制,基本上不构成对“市场”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商品价格受计划控制,因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长期运用中国人民银行在“三年调整时期”总结出的“1∶8的经验公式”。所谓“1∶8经验公式”是指:如果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1∶8的比例,那么,货币流通是正常的。反之,如果这个比例达到1∶9或1∶10,则认为是货币偏少,如果这个比例大于1∶8如1∶7或1∶6,则认为是货币偏多,并把1∶6视为“警戒线”。当时提出来的比例全称是“8、5、4”比例,即市场上的1元人民币大约需要8元的社会商品零售额,需要5元商品的库存和4元的农副产品收购,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1979年以前)都是按照这个经验数据进行现金控制的。当时这一经验公式在实际中较为实用: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货币流通比较正常,这个比值在这几年间均稍高于8;20世纪60年代初市场极度紧张,这个比值一度降到5以下,1963年以后,经济迅速恢复,这个比值回复到8是有力证明;十年动乱期间,市场供应一直紧张,那些年的这个比值都明显低于8;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好转,这个比值很快逼近8,即可作为判断的根据。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结构、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货币流通方面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金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比如在市场供求状况大为好转的1982年、1983年,这个比值竟降到1∶6之下,尔后还继续下降。到1984年已经降到“警戒线”以内,尔后几年还在下降。人们很快认识到,“1∶8”的失灵归根结底是改革使其得以成立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条件主要有:(1)农村改革加速了经济商品化的过程,扩大了货币的使用范围;(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允许个体经营,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权限下放等,使货币保有主体的数量急剧膨胀;(3)全面的计划价格管理和单一的牌价市场日益松动和物价水平的不断调高;(4)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的预期心理、消费和持币行为等,已成了影响货币流通状况的不容忽视的因素;(5)现金不再仅仅是媒介消费资料流通的工具,而且还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了媒介生产资料流通的手段,等等。诸多经济条件的改变,总的来说,从两方面对货币流通发生影响,一是货币流量,特别是现金流量增大;二是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于是,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成长过程中,用货币存量与零售商品总额流量的简单对比来求出一个固定值的方法不再能满足剖析货币流量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

为了取代已过时的“1∶8”,人们企望寻找一个简明而又易于度量的公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M =Y +P即货币供给增长率M等于经济增长率Y,加预期(或计划)物价上涨率P。

这个公式与“1∶8”一样,旨在解决如何确定年度计划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问题,但在许多方面与“1∶8”公式有明显的差异:(1)虽然在提出之初,一些人将M定义为现金发行增长率,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已将M解释为M1或更大口径的货币增长率,这同“1∶8”,中的“1”仅指现金已有所不同;(2)经济增长率无论用哪一指标代表,都比传统“1∶8”中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指标所包括的范围大得多;(3)预期或计划物价变动率进入模型,实际上是承认了物价上涨对名义货币需求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这个新模型刚一提出时,就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中最主要的意见是不应把P作为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批评者认为,如果在计划现金发行或货币供给增长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那就等于将货币政策当成了助长通货膨胀的工具。但如果考察的是名义货币需求量,事实上物价上涨的因素是无法不予理睬的。这一公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后流行颇广,特别是在货币供给的实际操作与对货币供给多少的概括估价中往往引以为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货币对经济的渗透和活动能量进一步扩大,已经没有人怀疑,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金融商品交易对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由此金融理论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货币不仅仅是现钞,还有银行存款,并对货币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层次划分。这样,在实际应用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时,就要对货币必要量公式进行改进及扩充。如预测全部货币量(M2)时,分子被调整为社会总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分母为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或综合货币流通速度。在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的角度方面,随着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的逐渐形成,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重视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逐步运用当代西方流行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需求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主体持币动机的因素,建立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经济状况的货币需求模型,这些工作对于我国市场经济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概述

(一)货币供给的数量界定

货币供给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其数量表现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一个静态的存量概念,也就是指被财政部门、各个基层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随着人们对货币范围认识的扩大,货币供给也包含着多重口径,货币供给量也相应有宽窄之分。

1.窄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1)

窄口径的货币供给量等于银行系统以外的通货量(C)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D)之和。

M1=C +D

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十分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认为货币供给量应包括所有被作为交易媒介使用的物品。显然,除了通货以外,可以开列支票的存款亦常被视为交易和支付手段,而大多数国家的活期存款可开列支票来使用;另外,从大多数国家货币当局普遍接受的程度来看,统计实证研究足以证明M1与现代经济运行存在密切的关系。

2.宽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2)

现代货币数量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从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这一定义出发,认为货币供给量理应等价于窄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1)与相对应时期的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的余额(T)。即是说:

M2=M1+T =C +D +T

这一定义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认为定期存款以及国外与定期存款类似的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并无本质的区别。在宽口径的货币供给量分析中,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比通常的货币存款的流动性要低,所以又称为准货币。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事实上,货币与准货币之分亦越趋模糊。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开设的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和美国储蓄银行开设的NOW账户,使得存户在银行同时开设活期账户和储蓄账户,这样存户的存款金额自动在此两个账户上变化,从而难以划清与准货币的界限。不过,大多数经济学家视ATS、NOW账户的存款为窄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1。

3.流动性口径的货币供给量(M3)

由于各种形式的金融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债券与商业票据等能够变现,因此它们与通货和活期存款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其流动性强弱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据此,为准确地反映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应该根据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确定其相应的变现系数,然后再加总进行计算。显然,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均为1,而设某一个单位第i种相应金融资产的面值为Ai,则此定义下的货币供给量M3可计算如下:

(二)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如上所述,货币供给有着多重口径,各国在实际操作中对货币进行了不同的层次划分:美联储公报公布M1、M2、M3的数字,并同时公布大于货币范围的流动性资产L(Liquid Assets)和债务量(Debt)的数字;英格兰银行公布M0、M2、M4、M4c和M5的数字。各国所采用的符号中,只有通货和Ml两项包含的内容大致相同,其他的则各有差异。

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供给形成系统,第一个层次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另一层次是享有“特权”的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和对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

(一)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

在二级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是货币供给形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是整个货币运行的最主要的载体;商业银行通过办理支票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货币总规模及其结构、货币运行质量都与商业银行的活动有直接联系。

1.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与收缩

商业银行创造多倍的派生存款,不是一家银行能单独完成的,单一银行仅能创造等于其超额储备的存款,作为整体的银行体系却能够进行多倍存款扩张。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能力。即商业银行能够以支票、汇票等代替现金流通,发挥货币的职能,这是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基本条件。

(2)银行机构众多,转账制度发达,一笔存款能在不同银行的账户上多次流转,这就为创造派生存款提供了可能。

(3)银行账户的活期存款不全部用现金提取,银行也不全部收回放款。这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客户的存款不可能一次全额用现金提取;银行也不会在同一个时点将放款全部收回。

(4)商业银行存款的准备是部分准备制,而非实行完全准备。现代商业银行具备了以上各项条件,因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全部条件。

①存款的多倍扩张。假设某客户在A银行存入了10000元支票存款,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增加了10000元,我们假定储备存款没有利息收入,故银行不愿持有超额储备。分析A银行的T形账户发现,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增加了10000元,支票存款也增加了10000元。

当该银行购买9000元证券时,向证券卖主开出一张9000元的支票,卖主又将之存入另一家银行,比如银行B。这样银行B的支票存款增加了9000元,存款扩张过程与以前一样。

从存款的先后顺序来说,1000元是最初的存款,我们将这种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在此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的转账贷款等资产业务所创造出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若以A D表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的增额,以A R代表原始存款的增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有:

可见,每一笔原始存款的增加,最终会引致出数倍于自身的派生存款,其最大的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即乘数。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K=1/rd,即派生倍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②存款的多倍收缩过程。上面我们假设客户最初在银行存入一笔款项,使得银行增加一笔原始存款从而在银行体系中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与之相反,若客户从银行提取存款,引起银行体系原始存款的减少,在银行体系无超额准备金的前提下,也必然会出现消减存款货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