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45

第45章 货币供求失衡及其治理(2)

(二)需求型调整

与供给型调整相对应的需求型调整乃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增加货币需求量人手而使之适应货币供给量;反之,当出现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时,则从减少货币需求量入手,使之与货币供给量相适应。即需求型调整从需求方入手调整货币需求,从而填平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以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目标。为分析方便起见,我们仅讨论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

由于货币需求量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内生变量,因此对货币需求量的调整对策更多地在中央银行之外进行,主要包括:

(1)增加商品市场上的供给,由商品市场上的供给引导需求,并从而实现货币市场上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2)中央银行动用金银外汇储备,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从而达到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给。

(3)大幅度地提高商品价格水平,通过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调整。

(三)混合型调整

所谓混合型调整,实际上是供给型调整和需求型调整的有机结合。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加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既进行供给型调整,又开展需求型调整,以尽快达到货币供需均衡而又不给经济运行带来过大经济波动的效果;反之,在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同时,压缩相应的货币需求量,以尽快而有效地实现货币供需的均衡。

(四)逆向型调整

所谓逆向型调整,是当出现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增加货币供给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全面均衡。其具体内涵是: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同时现实经济运行中又存在着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而且也存在着某些供不应求的短缺产品,社会经济运行对此需求量很大,而可供能力又相对有限,那么可以通过对这类产业追加投资和发放贷款,以促进供给的增加,并依此来消化过多的货币供给,达到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虽然这种逆向型调整不如供给型调整那么见效,而且在短期内还会扩大货币供需失衡的局势,但是只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过程中把握好时机,调控力度适度,便能成功地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度量

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范畴,但在这一基本问题上,经济学界至今也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迄今还不存在一个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有关通货膨胀的定义。

(一)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F.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多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的上涨。”也就是说,不能用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物价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物价水平的上升可能源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也可能源于其他各种经济甚至非经济因素,如粮食的短缺引起的物价上涨,或政府出于某种非经济原因而提高价格。前一种情况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后一种情况仅仅是物价上升而不是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升就叫做通货膨胀”,但他又强调“通货膨胀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有当物价水平向上移动是一个持续过程时,通货膨胀才是一种货币现象。

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

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其上涨归咎于货币而非货物,这是通常习惯的说法。更广义地说,通货膨胀常意指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升。可以这样说,通货膨胀是由于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也等于说,是一个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萨缪尔森、罗宾逊、莱德勒和帕金侧重于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对其下定义;而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定义之核心就不是物价的上涨,而是货币的过量供应,强调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关系。在上述两类定义中,前者的定义占主导地位,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大都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不断地上涨。”但也应看到,在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并相互对立的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有关通货膨胀进程的观点并非截然不同,双方都认为,高通货膨胀只能在高货币增长率的情况下发生(这里所说的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水平的不断高速上升);在这一共同认识之下,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同意弗里德曼所说的“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定义

我国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有关教科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大多引自前苏联,认为通货膨胀是剥削阶级利用它降低劳动人民的实际工资及其收入,实现对国民收入和国家财富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再分配的手段,把通货膨胀看做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经济现象。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摒弃了上述论断,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没有通货膨胀存在的必然性,但有其可能性,对于什么是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的解释,如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多等等。目前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是认为,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二是认为,由于流通中货币需要量难以确定,货币量过多引起的物价上涨和调价引起的物价上涨,两者之间难以区分,并且有些问题也说不清楚,于是将通货膨胀作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同义语来使用。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尽管经济学家们给通货膨胀下了众多不同的定义,但如何确定价格总水平,并以此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却是不可回避的。由于通货膨胀(指公开型通货膨胀)必然的和最终的结果是物价上涨,因此,各种测度方法都是围绕“价格变动”这一核心来设计的。

1.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商品价格的比率,用以说明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动。由于价格的刚性作用,物价指数通常大于100%,其超出100%的部分即物价上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即: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

物价指数是最常用来测度通货膨胀的一种方法,由于计算时采用的商品或价格等的不同,因而又有各种不同称谓的物价指数。世界各国通常用来测度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批发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

(1)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也称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持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观点的学者认为,批发价格指数最适合于测度通货膨胀率。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市场方面的原因,这一指标的波动幅度也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此,在用它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时,也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现象。

(2)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零售价格编制的指数,反映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情况。计算时,可以按全部商品编制零售物价总指数,也可按城市和农村分别计算零售物价指数,还可按商品类别编制。该指数的优点是资料收集容易,能直观地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并可每月公布一次,较快地反映价格趋势。其缺点是所包括的商品范围较窄,不能反映生产资料价格与劳务费用的变动。

(3)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被视为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是西方国家使用最广泛的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也称消费价格指数,是指一定阶层的居民根据其消费习惯,选定若干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计算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费用,并考察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动。计算时选用的商品和服务,大多数国家取自家庭收支调查,少则二三十种,多则四五百种,并一般分为五大类,即食品(包括饮料)、居住、衣着、燃料和照明、杂项(杂项内容繁多,可进一步细分为交通、医药、文娱、教育等类别)。

(4)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也称为生活费用指数,它主要用来反映不同时期生活费用的涨跌程度,其性质和计算类似于消费者价格指数。但是,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生活费用指数的计算项目不仅包括消费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而且包括所有应纳的税赋;其二,消费价格指数表明某一特定人口所选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其范围非常广,并不限于生活必需品,但在计算生活费用指数时,就只选择生活必需品,并要确定其代表品与权数。在经济稳定时期,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因为在此时,商品的价格结构与政府税收政策变动很小。但在经济动荡时期,这些变动将很显著,因而两种指数的差异就比较大。

2.货币购买力指数

货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实际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如果物价下跌,单位货币买到的商品与服务就增多,货币购买力提高,货币升值;反之,如果物价上升,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就减少,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在这里,物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反映了通货膨胀率。货币购买力一般根据物价指数来计算,也就是物价指数的倒数。货币购买力指数小于1,说明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发生;货币购买力指数越小,通货膨胀越严重。

3.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也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或国民总产值价格指数,或国民生产总值调整数,简称折算数。它是指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以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度量通货膨胀,其优点是它所包括的范围广,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口商品等,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许多西方经济学者都把它视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尺度。但是编制这一指数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且一般只能1年公布一次,因而不能及时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动向,所以也不是十分适合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成因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通货膨胀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又称为开放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者政府虽然施以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能生效,价格上涨非常明显。

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政府实行物价管制,虽然经济生活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物价水平也并未上升,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价格水平低,经济中存在过度的总需求,市场上出现严重的商品短缺现象。这种通货膨胀没有以物价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又称为潜在型通货膨胀。

2.按物价上涨速度来划分,通货膨胀可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以及恶性通货膨胀

爬行通货膨胀又称潜行通货膨胀,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将物价上涨年率在2%~3%之间的状态称为爬行通货膨胀。许多经济学者都认为这种轻微的逐步提高的物价上涨水平对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都有积极的意义,并且不会引起通货膨胀预期,故而又称为最佳的通货膨胀。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都属于此类型。

温和通货膨胀。对于物价上涨率达到多少,或在什么界限才能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经济学界并无同一的标准,有的人认为这一标准应为物价上涨年率在10%以下,也有人认为应该在7%以下;对于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后果,经济学家们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一般认为时间不是太长的温和通货膨胀因物价上涨不剧烈,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但从长期看,这种通货膨胀的积累也会引起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