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概论
48494900000044

第44章 货币供求失衡及其治理(1)

前一章系统地介绍了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研究货币供求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一致,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章,我们将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包括货币均衡与非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一)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要理解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首先要了解经济学中均衡与失衡这对经济范畴。均衡是由物理学中引入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它用于描述市场供求相适应的状态;失衡也称为非均衡,即指市场供求不相适应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对定义的界定依其角度的不同有不同的理解。

1.瓦尔拉斯均衡与瓦尔拉斯失衡

这是一般均衡分析理论创始人瓦尔拉斯提出的。一般均衡分析理论从市场上所有商品与要素的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分别考察各种商品和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瓦尔拉斯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完全相等时的市场状态。他认为,均衡是一种市场出清状态,是在所分析的市场上供求完全相等,既不存在滞存,也无短缺,市场运行处于瓦尔拉斯均衡;反之,则为瓦尔拉斯失衡。瓦尔拉斯均衡要求市场且整个经济运行必须处于完全和谐状态,这不仅不可能,而且经济运行也不会顺此理想状态进行。因此,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其中最主要的有凯恩斯均衡和科尔纳均衡。

2.凯恩斯均衡与凯恩斯失衡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非充分就业均衡即凯恩斯均衡这一观点。凯恩斯认为,瓦尔拉斯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它代表着传统的经济学均衡概念,不能对现代经济运行给出合乎现实的答案。他认为,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是非自愿失业和非自愿的商品供给过剩,由于愿意提供的供给大于用于交换的需求,所以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均衡是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即凯恩斯均衡是指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非充分就业均衡。相对应的凯恩斯失衡乃是指凯恩斯均衡以外的经济运行状态。

3.科尔纳均衡与科尔纳失衡

如果说凯恩斯均衡是从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来质疑瓦尔拉斯均衡的,那么科尔纳均衡则是从需求大于供给的资源约束型经济出发来分析的。科尔纳认为:现实经济运行中,瓦尔拉斯均衡并不存在,客观存在的是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广义的均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不超过一定幅度时的均衡,正常状态下的均衡是指均衡本身是一种正常状态,改变这种正常状态便是从均衡到失衡的过渡。也就是说,科尔纳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的有机结合,习惯上将之称为非瓦尔拉斯均衡。与科尔纳均衡相对应的科尔纳失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超过了一定的幅度,或者经济运行不处于正常状态下时的经济状态。

凯恩斯均衡虽是就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而言的,但它和科尔纳均衡可一并称为非瓦尔拉斯均衡。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数量完全相等这一概念,严格意义上的供求完全相等的瓦尔拉斯均衡是不存在的,前面的章节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时曾指出:货币需求量并非一个“点”,而是有一定宽度的“线”,因而,货币均衡也只能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一致的趋势;也就是说,我们所指的货币均衡是建立在非瓦尔拉斯均衡基础上的。

(二)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1.货币均衡的含义

通过对均衡和非均衡(失衡)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出货币均衡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需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货币供需完全相等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以Ms表示货币供给,则货币均衡可以表示为:Md≡Ms

(2)货币均衡是一种动态过程,它并不要求在某一具体时间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完全相等,它允许短期内货币供需间的可接受的不一致状态,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3)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状况。这是因为:货币不仅仅是现代经济中商品交易的媒介,而且其本身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货币供需的相互作用制约并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并且将国民经济运行与货币供需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所分析的时期内,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势必要通过货币均衡与否的状况反映出来。

2.货币非均衡(货币失衡)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绝对货币均衡是不常见的,货币失衡反而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货币失衡有三种情况: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供给不足以及结构性货币失衡。

(1)货币供给过多即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经济状态,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和强迫储蓄。假设货币市场原本处于均衡状态,若货币供给量超出了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则均衡会被打破,只有通过物价的上涨吸收过多的货币,使货币供求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下恢复均衡,这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强制均衡;直接的或间接的强制储蓄都是强制均衡,过多的货币并不会消失,压力始终存在。

造成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因赤字而向中央银行透支。政府财政收支若发生赤字,在中央银行没有事先准备的条件下,政府财政的投资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过量。货币供需失衡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的高速经济增长政策迫切需要货币来支撑,在中央银行无足够的货币资本实力情形下,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造成信贷收支逆差和货币资本扩张,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大于其需求的货币失衡现象;从时期分析的观点看,若前期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产品积压和再生产过程受阻,为促成经济运行的正常进行,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但由于力度把握不适当,导致银根过度放松,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过多的货币供给,其结果便是诱发高通货膨胀;从开放经济的角度看,在经济落后、经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条件的相对恶化和国际收支失衡使得国民经济运行仅靠进出口机制来弥补收支逆差极为困难,而汇率高估和本国货币的贬值造成货币供给量的急剧增长,从而造成货币供需失衡。

(2)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不足以满足客观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其表现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多的存货或其他的资源闲置。出现这种失衡,理论上似乎可引起工资、价格、利率的下跌,从而刺激投资,增加货币的支出流量,使货币供需恢复均衡。但是,因工资和物价均具有刚性,利率下降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对投资的刺激也很有限,所以,往往需要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恢复货币的均衡。

导致货币不足的原因有:在原有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需处于均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出于预防通货膨胀的目的,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出现短缺,经济发展由此受到抑制,使货币运行由原来的均衡转变为非均衡;在经济危机阶段,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信用链条的断裂,正常的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却相对滞后,从而导致货币供需失衡;另一种情况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货币化进程的加深,货币流通速度放慢,致使经济吸收货币的能力变强,货币需求增加,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没有跟上,从而产生货币供给不足,货币供需失衡。

(3)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以上两种货币失衡状况是货币供求总量上的失衡,这里的货币供求结构性失衡是指在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这种结构性货币失衡往往变形为短缺与滞存同时存在,经济运行中的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又求大于供。造成这种货币失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以此为基础的结构刚性。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适应,它是宏观经济的最终平衡,而要实现这一平衡,就必须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均衡。其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又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经济运行总体均衡的重要特征是货币形态的均衡,只有实现了货币的供求平衡,才能由此实现商品劳务的供求平衡。

(一)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公式来表示即:

AD=C +I +G +NX

现代经济中以上各种需求均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须支付货币。社会总需求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所构成,而不论是流通性的货币还是潜在的货币,其供给都是由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活动创造出来的,由此我们知道,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活动创造出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形成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总额,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就能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因此,货币供给量是否合理决定着社会总需求是否合理,从而决定着社会总供求能否达到均衡。

(二)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含着商品劳务的总供给与商品劳务总需求的平衡,又因为任何商品(包括劳务)都需要用货币来度量其价值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给由此决定了一定时期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有多大规模的商品供给便有多大规模与此相对应的货币需求。

(三)货币供给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货币供给量变化会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同时,它又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社会总供给:其一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发生在社会有闲置生产要素的前提下,这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和在此基础上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从而导致社会总供给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恢复均衡;其二是货币供给量增加和随之而来的社会总需求增加,结果并未引起社会总供给的实质性增加,而是引起价格的上涨和总供给价格总额增加,对货币实际需求并未增加,从而使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只是由于价格的上涨处于一种强制的均衡状态。

(四)单个市场的均衡要求

从单个市场来看,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对货币的供给。这是因为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目的便是力图使货币供给与相应的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均衡。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这不仅是货币均衡的物质保证,而且是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影响着社会总需求水平,进而又影响着社会总供给;另一方面,社会总供给水平的高低对货币提出了相应规模的需求,在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各自要求供需平衡的作用机制下,宏观经济才能在其相互作用下达到最终平衡。

三、货币失衡的调整

货币当局对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供给型调整

所谓供给型调整,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失衡的货币供需进行调整时,以货币需求量作为参照系,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相应调整,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调整。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紧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当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的货币需求量时,中央银行从扩张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迎合货币需求量。供给型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1)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其主要对策有:其一,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以直接回笼流通中的货币;其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紧缩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其三,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

(2)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大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的调整可采取如下对策:其一,停止向客户发放新贷款;其二,对已到期的贷款不再转期,坚决收回;其三,将未到期的贷款提前收回。

(3)从政府财政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政府税收措施将一部分社会经济主体的存款转入政府财政在中央银行的金库存款,即将一部分现实的购买力转化为潜在的购买力,从而达到实质上紧缩货币供给量的效果。其中的主要措施有:其一,政府减少对有关微观经济主体的财政拨款;其二,可相应增发政府债券,以直接减少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其三,在税收上,可增设新的税种、降低税基和提高税率等。

(4)从经济运行中的个人角度而言,可以通过个人收入资本化的途径来疏导流通中偏多的货币供给量。所谓个人收入资本化,是指将经济运行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投资资本,既包括直接投资资本,又包括间接投资资本,从而使个人可支配收入由消费领域引导至生产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