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银燕
【摘要】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整合县城、乡镇和农村三个层次的资源的区域经济类型。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工农业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县域经济是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不利影响,提出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农村,作为区域的一个单元,其建设和发展不能脱离相关区域孤立地去看待和研究。农村,作为县域的一个层次,其发展与县域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就要与旧农村有区别,要有新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体现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并过上富足的生活。
其次,“新”体现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的完善,在农村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使农民可以享受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的成果,在农村实现民主管理。
第三,“新”体现在农村环境的改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善。硬环境是指产业发展必需的和农民生活必须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建设;软环境是指农村树立起新的乡风文明,农民不断提高的素质,农民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强的幸福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不能盲目模仿,不能搞一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同时要解决由于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不足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二)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由于县域经济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本文中,县域经济是指依托县级行政区划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类型,它是在县域范围内整合县城、乡镇和农村三个层次的资源,依托城市发展,又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区域经济。因此,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工农业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体和工农结合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的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需要持续发展壮大的县域经济为之提供物质保障,才能在县域范围通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农村的发展。其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县域是城乡互动的纽带,是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的重要阵地。二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初期,需要财政的倾斜,但其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在农村地区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需要发达的县域经济做基础。三是在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地区,如江浙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大部分得益于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县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其次,建设新农村又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农村发展,从而使农村腹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会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新的消费热点,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的改善,如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形成高级生产要素,增强县域竞争力和要素聚集力,促进经济发展。
可见,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农村的新发展中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县域经济落后是制约广西“三农”
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广西县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广西的县域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区差距仍然很大,且县域经济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薄弱,财力有限,农村公共物品发展缓慢
近年来,广西县域经济有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省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差距。2005年的中国县域经济年鉴显示广西的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为48.51万,GDP 为22.7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人均GDP为4973元,分别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10.6倍、0.59倍、0.80倍、0.61倍,在全国分别排13位、20位、16位、28位。可见,广西县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目前为止,广西缺少经济实力特别强的县。2005年,广西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而江苏、山东和浙江分别有22个、23个和27个全国百强县(市);2005年广西虽有10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但竞争力均未达到A级。此外,2005年广西仍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
正由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力有限,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十分薄弱,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部分乡镇卫生所缺乏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农村难以有效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部分乡镇对农民的职业培训也难以持续开展;由于长期失修,不少农田水利设施不能使用,农业用水在部分地区出现困难;一些贫困县的乡镇负债严重;县乡两级政府缺乏资金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没有解决。
(二)县域工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县域工业产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县(市、区)的工业比重偏低,工业化程度不高,且增加值低。全区89个县(市、区)中,2004年仍有42个县(市、区)工业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下,有14个县(市、区)的工业增加值不到3亿元。此外,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制约了县域工业发展。全国百强县的经验表明,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广西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发达,县域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受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4年广西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248元),远远低于同年浙江农民的人均纯收入6096元,江苏的4754元,广东的
4365.9元。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较大。
(三)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低,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
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县域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2004年全区县域三大产业的比例为39.5∶34.1∶26.4,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致使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此外,一些资源禀赋接近的县的产业无法形成差异化经营,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上还处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四)产业缺乏集群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
县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产品价值链短,农业附加值高的环节很多都不是在本地完成的,不利于企业的衍生,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一些产业即使形成企业聚集,也由于过度竞争忽视协作,缺乏配套产业的支撑和配套服务(如科研、教育、技术、信息和金融服务等公共物品的提供)等原因,难以获得由分工协作网络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缺乏集群优势。县域内的企业多是手工业作坊,创新能力不强。由于缺乏集群优势和创新网络,特色产业无法发展壮大,更难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五)城镇聚集能力弱,农村城镇化受阻
由于大多数县(市、区)、乡镇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硬软环境质量差等原因,无法吸引企业向城镇集中,带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发展得相对集中,城镇无法获得空间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农村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聚集力弱,无法有效吸引区内外经济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无法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城镇化的拉动力量不足。弱聚集力因此导致城镇无法辐射农村,城市现代文明、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无法向周围地区渗透,进一步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
三、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广西新农村
建设的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则是这一工程实施的切入点。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开创农村发展的新局面。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其关键在于引导民间资本向特色产业集中,以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相应的,应配套采取以下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县乡财政体制
在现有的“市管县”的体制下,中心城市为强化自身功能,极力吸取腹地资源,忽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投入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剧了“三农”问题的累积。根据笔者的调查,一些乡镇的支农资金和扶贫的资金无法到位,有的县其乡镇均有巨额负债。目前造成基层财政困难的原因在于县乡两级政府的自主权、经济决策权、社会事务统筹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被削弱,但仍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解决这一困难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一方面,按照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原则,调整省、市、县乡镇财政收入分配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可借鉴浙江、湖北、山东等省份“强县扩权”的改革经验,结合广西实际,将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在财政体制等方面实行“省直辖县(市)”。这一改革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次和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统筹城乡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改善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县乡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仍然存在着“缺位”“错位”和“越位”的现象,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加快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动力制度保障。二是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三是积极清理对企业和农民的不合理收费,整顿不诚信行为。地方政府要整顿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做到留富于民;加强诚信经营的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严惩,以免个别企业的道德败坏行为影响地方对外的投资吸引力。四是完善公共物品的建设。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农村水利、交通、医疗、通信、电网和农业信息化工程,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形成集群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县域经济必须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特色经济,可以是基于农业产业化和价值链延伸形成的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是基于工业园区的特色工业,可以是特色旅游业,也可以是专业市场拉动的商贸业。政府要立足于比较优势,选择有潜力的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民营经济是发展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引进外资,更要注重民营经济,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切实服务好民营经济,引导民间资本向特色产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