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纵谈2007
48496400000057

第57章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比较分析(1)

张晓林雷英敏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东桑西移”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广西桑蚕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横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产大县,其桑蚕产业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就横县桑蚕产业现状及发展状况进行横、纵向比较,就如何扩大桑蚕产业规模,增加桑蚕产业农产品的边际效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桑蚕产业比较分析可行性

一、横县桑蚕产业现状

(一)生产规模方面

桑蚕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的传统产业。随着“东桑西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横县桑蚕产业的规模正逐步扩大。横县一方面抓住机遇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东部桑蚕产业的企业入住横县;另一方面,整合各方面有利因素,努力扩大桑园种植面积,增加养蚕数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桑蚕产业产品的质量。如今,横县桑蚕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桑蚕生产基地,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2002年,横县全县桑园种植面积7.4万亩,年养蚕20多万张,年产鲜茧10万担。2006年桑园种植面积11.9万亩,占南宁市桑园种植面积35.3万亩的33.7%;年养蚕34.86万张,占南宁市养蚕123万张的28.3%;年产鲜茧1.57万吨,占南宁市鲜茧产量4.98万吨的31.5%。2007年桑蚕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桑园种植面积达到15多万亩(2007年1~6月份数据,下同),比2006年增加3.51万亩;养蚕40多万张,比2006年增加5.18万张;鲜茧产量1.84万吨,比2006年同期增加0.27万吨;鲜茧平均收购价格18元/公斤。

(二)科学技术利用方面

连续几年来,横县大力引进科技人才,积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在人才方面,先后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广西大学屈达才教授,苏州大学白伦博士、胡征宇博士,广西蚕业指导总站顾家栋研究员等高层次人才为种桑养蚕专家顾问组。另外,还有一大批技术骨干人才。在技术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自主创新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由横县桑蚕蘑菇行业协会研制出的升降式方格簇养蚕技术,目前,已有1.23万农户在使用推广。仅2007年上半年,就使用了方格簇共22.5万片。且产出的蚕茧每公斤价格要比花簇茧高2元。在管理方面,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选择技术熟练的专职人员指导桑农养蚕,对养蚕室、桑叶、蚕具进行严格消毒防病,严格把握蚕茧质量。在桑园种植上,大面积推广优良桑种、蚕种,桑树主要种植的是“桂桑优”系列,占总种植面积的98%,蚕的主要饲养品种是“两广2号”和“桂蚕系列”占总饲养面积的80%。

(三)经营模式方面

为了进一步做好桑蚕产业,引导农民参与进来。横县桑蚕产业走出了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带头、政府上项目建基地,使桑农积极参与进来,让桑农放心大胆生产的模式。在这一选择上,与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4+2”模式极为相似。不过,“4+2”模式不仅仅有公司+农户+基地+市场,还有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2007年,在横县云表镇、石塘镇建立万亩桑园基地。其中,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扶持横县石塘镇三联蚕茧协会建立基地,引导农民使用科学养蚕方法,实行小蚕共育技术和推广使用方格簇技术,同时还和桑农签订“订单”合同,使茧丝销售有了保证。

二、横县桑蚕产业与茉莉花产业比较分析

横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在21℃以上,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经过几年来的大力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桑蚕、蔗糖、茉莉花、甜玉米等八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这里仅把横县的桑蚕产业与茉莉花产业作比较分析。

1.生产状况比较

2006年,全县茉莉花种植7.5万亩,产鲜花7万多吨,鲜花销售收入3亿多元;2007年上半年,全县茉莉花种植10万亩,比2006年增加2.45万亩,增长32.45%;鲜花产量2.1万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0.34万吨(横县茉莉花期为5~10月份)。基本生产状况数据表明,横县桑蚕产业比茉莉花产业规模较大,两产业种植面积扩大比例基本相同,分别为23%、24%,但产量提高比例却是茉莉花产业大于桑蚕产业,茉莉花产业的产量提高比例为16.1%,而桑蚕产业的提高比例为14.6%。收购价格由于鲜茧的重量比较轻、养蚕周期相比茉莉花采摘要长,茉莉花5~10月份的花期内每天都可以采摘,而蚕结茧的周期却要15~20天左右,虽然可以多批次的养蚕,但仍不能做到天天结茧状况。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也就是说桑蚕产业单个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连续性不太好,从而影响了桑蚕产业产品的边际效益。

2.产品加工及销售状况比较

到目前为止,横县已有茉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每年加工茉莉花茶100万担左右,每年茉莉花及花茶销售收入10亿多元,并且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名的茉莉花茶品牌,如“郁江牌”“金花牌”“猴王牌”等。虽然这些品牌没有“铁观音”“普洱”“碧螺春”那么有名,但与横县桑蚕产业比较就好多了。横县茧丝加工企业为数不多,且无良好品牌,纺织业实现的年总产值仅为1.23亿元左右。与横县茉莉花产业相比较而言,桑蚕产业无论是加工还是销售都不容乐观。

三、横县桑蚕产业与其他地区桑蚕产业的比较

由于广西区内生产桑蚕的大县,除了横县以外,还有宜州、忻城县、象州县、鹿寨县、宾阳县和环江县7个县(市);鲜茧产量都达到了10万担以上,其中宜州已达到43.15万担,成为鲜茧产量第一大县。这里仅选取宜州的桑蚕产业和横县的桑蚕产业作比较,为了充分了解桑蚕产业的发展状况,这里还选取江苏省海安县的桑蚕产业作为分析对象。

1.与宜州桑蚕产业的比较

2003年,宜州桑园种植面积10.29万亩,饲养蚕种41.4万张,年产鲜茧1.41万吨。2004年,全市桑园种植面积14.3万亩。饲养蚕种50.1万张,同比增长17.4%,收获鲜茧1.83万吨,同比增长23%,共有7.08万户农民养蚕,蚕农人均年收入640元。2005年,全市桑园种植面积17.4万亩,饲养蚕种60.2万张,年产鲜茧2.16万吨,产值5.6亿元,有7.08万户农民养蚕,共28.32万蚕农,人均养蚕年收入1977元。2006年,全市桑园面积25万亩,比上年增长43.7%,饲养蚕种100万张,比上年增长66.1%,产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42.9%,有10.6万户农民养蚕,共36万蚕农,人均养蚕年收入2222元,比上年增长12.39%,养蚕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67.1%。

由于2003~2005年横县的桑蚕产业数据不全,这里无法对两地桑蚕产业进行横向比较,但从总体数据来看,横县2006年的桑园种植面积11.9万亩,比宜州市2004年桑园种植面积少2.4万亩,是2006年宜州市桑园种植面积25万亩的47.6%;饲养蚕种34.86万张,比宜州市2004年饲养蚕种50.1万张少15.24万张,是2006年宜州市100万张的34.86%;鲜茧产量1.57万吨,比宜州市2004年鲜茧产量少0.26万吨。从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横县在桑蚕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比宜州市落后,主要表现在桑园种植面积较小、饲养蚕种数量较少、蚕茧的产量较低、每年的增长幅度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