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48502300000021

第21章 素质教育培训(2)

不仅印度有狼孩,国外发现狗孩,我国也报导过猪孩的事例。1983年初,在我国辽河套的一片野地里,有一群黑白相间、肥头大耳的动物,同学们猜到了,这是一群猪。在猪群中夹杂着一个“奇怪的瘦小动物”,时而悠闲地持着青草啃着草皮,时而拼命地与小猪争着拱在老母猪怀里吸吮着猪奶;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就像所有的猪一样,警觉地支起身子,弓着腰,用一双愣愣的眼睛,直直地瞅着你,一动也不动,随时准备逃脱;当发现来者没有伤害它的意图,就会向来者挤眉弄眼献殷勤,再朝来者放肆地“哗哗”撒上一泡尿,然后肆意地流着口水、发出阵阵的哼哼声而离去。这“奇怪的瘦小动物”,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叫王显凤。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家庭里,其父亲又聋又哑,后出走,母亲大脑炎痊愈后落下中等智残。由于母亲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无辜的小显凤便终日与猪作伴,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学的自然也是猪的习性,就这样,度过了她不幸的童年,成为继印度狼孩拉穆之后发现的中国猪孩。当时11岁的小显凤智力是怎样的呢?她没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多少和颜色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也没有正常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欲望、恐惧,没有悲伤。如何使猪孩重新恢复人性,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下,带她去见世面,看到大海、高山和街道,不是茫然无知的表示惊异,就是兴奋地发出猪的哼哼声。让她去上学,不消几分钟就会惰性十足地趴在桌子上,像猪一样酣然入睡。有时半夜醒来,见四处无人,便“猪性”大发,甩头晃脑咂吧嘴,7年之后,在老师的教育下,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智力达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但是,由于王显凤与猪为伍11年,错过了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虽然改掉了猪的习性,但却永远达不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了。通过王显凤从猪孩恢复人性的过程,可以充分说明人的大脑用进退废,教育与训练对人大脑所起的作用。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豆蔻年华大脑发育最好的关键期,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正是“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切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的大脑用进退废,“用进”可以使人成才,“退废”的结果就太可怕了,使人沦为狼孩、猪孩。在正常的生活中,不会再出现狼孩、猪孩了吧?那也不一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狼孩、猪孩仍有可能出现,而且可能不是少数!太令人费解了,“可能不是少数”,问题也就太严重了。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呢?这样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大脑左右半球各有分工

大脑主宰人的行为从生理构造上来讲,大脑两半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那么它们有没有分工?人们早就发现,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伤,身体的右半边就会瘫痪;右半球受损,左半边就会瘫痪。说明大脑两半球对半边身体各拥有生理学方面的支配能力,对人的智力活动是否也有不同的支配作用呢?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大量实验,发现大脑两侧半球在功能上显著不同,这一研究成果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学术界上有重大影响。斯佩里发现: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大脑右半球偏重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和综合等功能;正常人的心理活动是左右脑“分工合作”的结果。斯佩里通过对裂脑人的实验,发现了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显著不同,怎么记住这种分工呢?

大脑左右半球有分工,有一个好办法让你记住: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写字都用右手,右手受大脑左半球支配,你就可以记住大脑左半球管和写字有关的事情,做作文、算算数,还有常识、物理、化学……等,都需要进行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不管中国人拉二胡、弹奏琵琶,外国人拉小提琴,按弦球主管非逻辑思维,这一半球和创造有关,故又称做“创造脑”。由于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平衡的使用,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脑在重量上、质量上优于创造脑,因此大脑左半球又称之为优势半球。当然,大脑两半球也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是既有分工,又相辅相成,共同处理好人的思维。

如何开发大脑功能

大脑左右半球有分工,怎样合理用脑,优化大脑功能呢?

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平均使用大脑两半球呢?想一想你一天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做得最多?创造脑使用了吗?显然,同学们一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听老师讲课,听、看、写、算,语言、文字、分析椎理、逻辑判断,主要是理性思维,知识脑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可真够累的。创造脑使用了没有?你的右脑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脑两个球的使用严重不平衡,可以说是“单一脑半球使用者”。根据大脑用进退废的特点,这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

创造脑经常不使用,久而久之也会“退废”,从创新这个角度来说,成为毫无创造力的人。

不要做“创造脑的猪孩”。什么是创造脑的猪孩呢?既然大脑两半球有分工,以往的传统教育和考试方法多重视传授知识,积累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受到压抑,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病。由于创造脑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用,大脑右半球脑神经细胞缺乏维持活性所必需的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不仁”,退废成和猪孩一样的大脑,岂不是和猪孩一样,在创造能力上是一片荒漠。这也许是说重了,目的是给同学们敲一下警钟!使同学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参加创新和实践活动,这对推进素质教育大有益处。

至于提出“创造脑的猪孩”,确实是把问题说的严重一点,以引起同学们、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刚才已经说过了,人的大脑两半球虽有分工,各有侧重,但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大脑左半球的理性思维,也会促进大脑右半球非理性思维的发展,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在学术上也必然有创新。学校也开设了像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实验课、活动课和劳技课等,都有利于右脑的开发。问题是这些课是否引起同学们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如果上述的这些没有引起你足够的重视,那么就会失去一个开发右脑的机会。

创造潜力的开发为什么容易受到忽视?

这是因为,创造潜力是一种心理潜能,心理潜能比生理潜能弱很多,更容易被忽视。比如,饥饿反应,是一种较强的生理潜能。身体活动要消耗能量,就要吃东西,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忽视了这一点,不吃东西,就会产生饥饿感,轻的饿得肚子咕咕叫,重的胃部饿得疼痛难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休克,这都足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还没有发生忘了吃饭而饿死的人。但是,创造力的心理本能很微弱,大脑右半球脑神经细胞缺乏必要的刺激,外部几乎没有反应,你会全然不知右脑正在退废,甚至还很得意,既可偷懒,脑袋又不疼,难免向着创造脑的猪孩一步一步地逼近。对这样的同学,需要在他背上猛击一掌大喝一声:“你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你有创造潜力,快把它开发出来,这对你至关重要!”同学们,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绝大多数的同学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具有创造的潜力,而把它紧紧地锁在自己的心底。现在我们需要做的,首先要让大家意识的创造的潜力,其次是要唤醒沉睡在心中的创造。

潜力,冲出被压抑的牢笼,投身至五彩斑斓的创新和实践活动中。

四、打破常规搞创新

当今社会,最需要开创型人才,开创型人才的培养和智力教育一样,要从人们小的时候培养、做起,不能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再进行培养。如何创新,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呢?

人的大脑用进退废,勤用脑,有可能成为人才;不用脑,有可能成为“狼孩”。人的大脑两半球各有分工,同学们要想更加聪明,就需要合理用脑,优化大脑两半球功能。创造脑长期得不到利用,就会退化,创造潜力就会受到抑制,变得毫无创造性。同学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潜力,投身到五彩斑斓的创新和实践活动中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呢?

开发创造力,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创造教育的宗旨就是开发创造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人们所公认,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繁荣与昌盛,就没有物质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是发明创造,搞发明创造就需要有创造力,而创新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因此,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力,首先要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学习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

什么是思维,同学们都有一个能想会算的大脑,这“想”和“算”就是通常所认为的思维。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

虽然人人都能够进行思维,但是有的人一生事业平平,有的人一生硕果累累,他们在思维上有什么不同呢?关键在于后者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其创造性程度越高,事业的成就也就越大。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积极向上,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精髓。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创新思维的特征是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创新思维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能够打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非常规性,是创新思维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非常规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违反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更多地依靠非逻辑思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思维活动。

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创新思维的非常规性,我们通过发明实例进行说明。

火箭中的木舵

通常,在火箭箭体的下面都安装有方向舵,以稳定火箭在大气飞行中的姿态。然而,在火箭起飞时,初速度等于零,没有气流吹在方向舵上,因而它不能起控制作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自然想到要控制火箭喷射出燃气流的方向,以稳定在起飞时不致于倾翻。解决的方法是:在高温高压的燃气流中安装一个控制舵,常规的思维方法是需要采用能耐高温高压的材料来制成这种舵。但问题又出来了,火箭起飞后,有了速度,空气舵能够起作用了,如何除掉燃气舵,防止它添乱,又使科学家们大伤脑筋,最后只好请教发明家了。发明家提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方案,采用易燃烧的木舵,来代替耐高温高压的燃气舵。在火箭起飞的瞬间,木舵还没有燃烧或者还没烧蚀完时,它可以起着控制作用,当火箭有了速度,不需要木舵时,它也烧蚀完了。

早期的火箭确实采用了这种方案。本来在燃气流中应该采用耐高温高压的材料,却采用容易燃烧的木头,这是违反常规的非逻辑思维,利用烧蚀的方法除去控制舵,是违反常规的方法,这就是非常规性。

尼龙布砂轮

通常,用砂轮截断角钢,但打磨掉许多钢材。如果打磨掉的缝隙只有0.3毫米,运用常规逻辑思维的方法,就得需要像刮胡刀片一样薄的砂轮,必须异常坚硬,还不易碎裂,显然找不着较好的材料,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位发明家在柔软的圆形尼龙布上,涂上打磨材料,制作的尼龙布,就像东北舞二人转所用的手帕一样,甩开成为一个圆盘。这种尼龙布砂轮能锯开坚硬的角钢吗?出人意料的是,仅用10秒钟,角钢被切了7~8厘米深,缝隙只有0.3毫米宽。停钻后,把尼龙布一团就可以收入工具盒中。

没有想到柔软尼龙布和打磨材料,能够把角钢锯做出来,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发明色彩的范例。以上介绍的都是有关技术上的发明,下面介绍一个其他方面的非常规性思维例子。

摔碎展品获金奖

参加商品展览会的老板都非常爱惜自己的展品,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国贵州的茅台酒也参加了展出,评委们都被包装得琳琅满目的洋酒吸引过去了,外观粗糙的茅台酒无人问津。怎么办呢?参展的老板把装有茅台酒的酒瓶摔在地上,哗啦一声,瓶碎酒流。响声倒没有惊动多少评委,扑鼻的酒香却把众多评委们招引过来,一尝好酒,博得好评获得博览会金奖。

有一个关于酒的电视广告,就采用了这个创意。在艺术创作上,是不是更需要非常规性的思维?

创意奇特的佳作

日内瓦湖万国艺术宫国际活动中正在征集最能反映世界和平主题的艺术品,如何创意和平主题呢?常规的思维是用和平鸽代表和平。北京房山县盛产汉白玉,用它雕塑一个白衣少女,手捧一只洁白的和平鸽,欲展翅高飞,冲向蔚蓝的天空。可是这件作品和人家的作品一比,就太俗套了。

后来,有位艺术家选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过的一台锈迹斑斑的大炮,把炮筒加热拉长,并打一个结,挂在基座上。看到锈迹斑斑,代表过去的时间,看到这件武器,就联想到伤害了无数生灵,去诅咒那些不义的战争;看到打着结的炮筒,现在它再也不能使用了,让人类永远结束战争。

出乎意料之外,就需要非常规性的思维。漫画是不是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