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马拉之死》是怎样画成的
大卫的名画《马拉之死》在世界的声誉不匪,那麽大卫是怎样让这一名画诞生的呢?这背后又有哪些背景呢?我们还是先从了解马拉开始吧。
让·保尔·马拉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家,也是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日,由于他积极鼓吹暴力革命,坚决反对右翼吉伦特派的妥协投降政策,所以遭到吉伦特派残余分子的刺杀。马拉被刺的消息传出后群情激愤,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受命用他的画笔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3个月后,著名的题为《马拉之死》的油画开始在卢浮宫公开展出。参观后人们交口称赞此画艺术地再现了马拉的崇高形象,以真实的细节成功地表现了马拉遇刺身亡的情景。但大家对画家为何这样构图则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卫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把马拉生前常常在浴缸中工作这一典型场景作为创作素材。那么,马拉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工作?这主要与他所得的皮肤病有关。法国大革命初期,为了使《人民之声》报得以及时出版,处于反动密探和刺客重重包围中的马拉不得不经常在穷苦人家的地窖和城外采石场的洞穴等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写作,这使马拉染上湿疹,并蔓延到全身,所以经常被迫泡在水里以缓解病痛的折磨。同时,作为国民公会代表的马拉重任在肩,每天必须处理大量公务,为此他就在浴室放了一张小办公桌。画家就是根据这个情况构思创作的。而且,大卫本人也说过:“在马拉被刺前几天,我被派去访问他。他在浴缸中的情景使我惊讶。浴缸旁边有一只木墩,上面放着墨水瓶和纸,浴缸外的手却在书写关于人民福利的计划。我认为,把马拉为人民而操劳的生活情景展示给人民是有益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该画的创作构思根本不是如此,大卫如此构图与马拉所得疾病没有丝毫关系。据专为马拉遗体做防腐处理的医生断定,马拉患的是麻风病而不是湿疹。所以大卫在绘制《马拉之死》时只不过是借鉴参考了同年前些时候他为另一位革命英雄勒佩蒂埃所作肖像画的画法。勒佩蒂埃生前也是国民公会代表,遭反动分子暗杀后,大卫也曾为他画像。画面中死者赤裸着上身倒在床上,致命的伤痕清晰可见,造型单纯明确,意境极为崇高,艺术处理非常成功。所以,大卫决定以同样的手法来塑造马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形象,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马拉是死在浴缸中。另外,还有一些艺术史学家们主张应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大卫不仅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巨擘,而且又是一个写实派画家,正是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马拉之死》的艺术构思。
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现在还没发现画家本人就此问题所作的详细说明,所以以上观点谁是谁非,很难下结论。真相如何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探索。
凡·高的《向日葵》之谜
凡·高(公元1853~1890年)是荷兰画家,是现代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之一,但终其一生共画过多少幅油画《向日葵》呢?
据不精确的统计,约有6幅。早先凡·高画过4幅油画《向日葵》,画面上的向日葵数目不一,其中一幅画面上只有3朵向日葵,另一幅画面中有5朵向日葵,另2幅画面中分别有12朵和14朵向日葵。其中画有14朵向日葵的那幅画于1888年创作,它也就是曾被认作是凡·高所作并拍得3950万美元的那一幅油画《向日葵》。享誉法国画坛的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公元1848~1903年)与凡·高相交甚密,他向凡·高索画,凡·高便把画面上向日葵为12朵的画和画面上向日葵为14朵的画送给了高更。得到这两幅画后,高更非常兴奋,爱不释手。见高更如此喜欢,凡·高于是又画了2幅《向日葵》送给了高更。至此,凡·高所画的6幅《向日葵》油画作品应该已经齐全了。这个数字与凡·高的书信中所提到的共有6幅《向日葵》这个数字完全符合。
有意思的是,虽多家报纸转载报道了诺曼的上述怀疑,这幅《向日葵》的主人——日本安田保险公司却没有任何反应。这不仅是因为对此说安田保险公司本身持有怀疑,就连一般读者也抱有怀疑:证据不充分有3点原因:其一,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凡·高究竟画过几幅《向日葵》,虽在信中凡·高提到过“6”这个数字,在以后凡·高会不会再画一幅《向日葵》或者更多就不得而知了。其二,称日本安田保险公司所拥有的《向日葵》是许费纳克伪造的,证据也不充分,仅限于猜测而已。一个三流画家是否能造出大师手迹值得怀疑。其三,许费纳克与切斯特·贝蒂家族究竟有何关系?这些都不可而知,凡·高的《向日葵》究竟是真是假,我们还没有新的结论。
1901年,许费纳克在巴黎展出的这幅画与日本安田保险公司拍得的那幅《向日葵》是否是同一幅画呢?这终究还是谜,谜底仍有待于后来人揭开。
《伊索寓言》是伊索所著吗
伊索和他的作品在世上广为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伊索寓言》的作者真的是伊索吗?很多人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
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在监狱中把伊索寓言改成韵文。《狐狸和刺猬》的故事曾出现于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修辞学》中。阿维阿努斯于公元4世纪把42个寓言故事写成拉丁文哀歌体对句。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大约于14世纪收集汇编了这些寓言,使伊索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也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事实上与寓言这个词同义。伊索,或者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最先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讲述所收集的某些寓言故事,目的是为了使世人明辨是非。在这一过程中,他当然加进了部分自己的内容,从而使伊索这个名字和寓言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具有伊索风格的寓言经口头一代代流传下来,最后都被视为出自伊索的手笔。例如,在古埃及的大纸草中,在西亚的古苏美尔时期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中,还有古印度梵文《五卷书》中,以及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田功农时》中、佛教经典《嘉言集》和《本生经》中,小亚细亚《旧约全书》中的《士师记》中都有这种伊索风格的寓言。
这些质疑并没有定论,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伊索寓言》的作者究竟是谁,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或许我们的怀疑是多余,就是伊索所著,或许真是他人所为,我们还无从考证,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伊索寓言》的文学价值。这是值得肯定的。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之谜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等许多惊世骇俗的剧作,并以其独到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享誉全球。除此以外,他所创作的十四行诗,也以其隽永、清新的风格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黑肤夫人”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颇令世人注目的一个形象。作家笔下的“黑肤夫人”是一位绝色美女,极具诱惑力。后人挖空心思想弄清楚这位黑眼睛、黑皮肤、黑头发的“黑肤夫人”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
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那位迷人的“黑肤夫人”就是位于斯特拉特福与伦敦之间的一家客栈老板的妻子。因为莎士比亚诗中描绘的内容与这家客栈的情形相当吻合,而且私下里客栈老板的儿子曾自称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
但经过调查研究后,研究者们发现,那家客栈在“黑肤夫人”问世之时并不存在。显然这在时间上就有些出入。大部分人认为,宫女玛丽·菲顿就是作品中“黑肤夫人”的原型。玛丽·菲顿是美艳照人、放荡不羁的佳人,许多风流男子及达官显贵与她的关系都极为暖昧,她经常无所避讳地跟她的小情人幽会。后来尽管被逐出王宫,但她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浪漫、风流的追求。但是,“黑肤夫人”是一位有夫之妇,身份与独身的玛丽·菲顿大相径庭。
也有一些人认为,其实,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娜就是“黑肤夫人”。安娜在莎士比亚的眼中是最多情、最美丽、最令人销魂的女子。
这个“黑肤夫人”到底是谁呢,他是否真的存在呢,还是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物,我们都无从考证,这是莎士比亚留给我们的一个未解之谜。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何时开始写《神曲》的
但丁·亚利基利于1265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用意大利方言托斯坎尼语写的三行体长诗《神曲》是其代表作品。诗人但丁是何时开始写这部经典著作的呢?也是众说纷纭。
《神曲》辞藻华美,想象丰富,设计巧妙,内容奇特,含义深刻,这些都是众所周知、举世公认的。但是对于这部名作的写作年代,专家学者们却意见不一,看法各异。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薄伽丘认为,《神曲》是于1300年开始写的,也就是在但丁被逐以前。但薄伽丘又以为,但丁被放逐之后,在整理那些未完成的旧稿时,可能又将之加以全部改写。薄伽丘的这一观点是从但丁的作品《新生》中得到暗示的。在《新生》的末尾,但丁加上了一段说明,即但丁梦见贝德丽采在天堂。这梦按照《新生》成书的年代来说,应该是1292年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新生》里那首短诗看作是但丁哀悼他的“淑女”时的激情的抒写,那么,假定但丁在哀思稍减而恋爱的意念“净化为”虔诚的礼赞的时候,决定要通过写大规模的诗篇将他的“淑女”捧上天堂,这样猜想大概也不算没有理由吧?然而在1310年以后,他再理旧稿,心情已发生了改变,他将本来预定赞颂最光荣的女性的诗篇改作对政治社会的批评作品,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神曲》。在这时的《神曲》里,贝德丽采不再是“爱情”的化身而成了“信仰”的象征。
这些想法的相撞无疑是更增添了我们对《神曲》创作的好奇感,《神曲》就好象是一部天书激发人的想象。我们对《神曲》的文学价值毋庸置疑的,关于《神曲》是何时创作的谜团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新的突破的。
《月光奏鸣曲》究竟是从何而得名
人们普通认为,闻名遐迩的《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受了月光的启发而即兴创作的。但许多音乐史学家研究、考证后都认为贝多芬虽然有才能即兴作曲,但这首曲子却不是即兴创作的,而是艰苦劳动后的成果,最有力的证据便是那反复修改涂抹的手稿。这首曲子究竟是在何时何种环境下诞生的?
这首曲子第一版扉页上有如下献词:“献给朱丽叶塔·基恰尔第。”所以有些音乐史学家便据此做出了另一些解释。一种说法是贝多芬与其女弟子朱丽叶塔热恋时曾经常在皎洁的月光下散步,正是受到了恋人的柔情与美丽的月光激发,贝多芬才创作出这首曲子,并把它献给自己的爱人。但对贝多芬深有研究的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却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此曲不是贝多芬的热恋之作,而是失恋之作,而且内容与月亮没有任何关系。这首曲子只是把他当时的内心深处的悲愤、痛苦、绝望及对昔日恋情的留恋等复杂感情表达了出来。但有些音乐史学家指出,这首曲子于1801年创作。此时,正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热恋之时,而在贵族家庭压力下朱丽叶塔被迫嫁给他人的事情发生在一年多之后,因此贝多芬怎么在1801年就写出“失恋之作”呢?后来又有人查明: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原先也并不是为朱丽叶塔创作的,而是因为原先准备献给朱丽叶塔的一首“G大调轮回曲”不知是什么原因被一位公爵夫人要去了,贝多芬为了兑现诺言才改送他新谱写的这首钢琴曲。因此这首曲子也未必是受同朱丽叶塔在月光下散步激发而创作的。
但是,有不少评论家和音乐家还坚持这首曲子主要是表现月光这一观点,他们对它的描写甚至相当具体:第一乐章为“初升的月亮”,第二乐章为“明月当空照”,第三乐章为“午夜之狂飙”。德国音乐评论家、诗人、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的词作者雷尔斯塔布便是这类人的代表。他听了这首乐曲的演奏后,充分发挥他那诗人的丰富想象力,首先用诗一般美丽的语言把上面所说的那些感受和意境描绘出来。
以后那些广泛流传的与月光有关的传说故事,以及不知哪位出版商为了更多的销售量而乘机加上的“月光”这个标题,大概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雷尔斯塔布的影响下才如此的。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这首钢琴奏鸣曲是表现月光的。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解释乐曲:有人说它是“美丽的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的祷告”;有人说它将一幅带有圆亭的美丽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人则说它使狂暴的、忧郁的、悲剧性的情绪或无限的惆怅和愁思的回忆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