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26

第26章 问题新闻传播原则与运作规范(6)

然而,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没有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性"的问题仍然是青少年教育中难以启齿的"禁忌":在社会上,很难看到适应青少年阅读的性教育读物;在家庭里,许多家长谈"性"色变,或疏于引导,或敷衍塞责,认为孩子长大以后会无师自通;学校在这方面本来该发挥主阵地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程,其中涉及性知识的章节很少,对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孩子至关重要的性心理、性道德、性审美方面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即使这样,这门课程还往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教师讲授这门课时,往往回避有关"性"的内容,要么含糊带过,要么让学生"自学","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的现象很普遍。可以说,青少年的性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盲点。

性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性知识的缺乏。前不久,北京市政协150位委员在历时4个月,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进行调查后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该市未成年人性科学和性健康知识相当贫乏,许多青少年连基本的青春期特征和生理现象也不懂。

而与此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未成年人的性生理发育成熟期普遍提前了1~2岁。有专家指出,近些年屡屡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早恋、同居、性犯罪的现象,与我们忽视青春期性教育不无关系。

"性教育"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今年3月,哈尔滨市开始将性教育纳入中学的课程表,并开始使用"青春期性教育"教材。据悉,这是我国首部性教育教材正式进入中小学。

4月下旬,一个有十多个省市参加、旨在讨论21世纪青少年性教育新思路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在会上提出了在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的三大举措,包括:拍摄有关青少年青春期的录像片;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开展咨询活动和专题讲座;利用社区的优势开展性教育。

这个学期开始,北京市海淀区9所中学新生的课程表上也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青春期性教育",正规的性教育教材也在这里开始使用。

前不久,由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接力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小学《青少年性教育》系列课本在南宁举行首发式及座谈会,有关专家、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对这套教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人格培养教育为经,以性生理知识、性卫生保健、性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及性心理、性伦理、性道德、性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为纬,鲜明地体现了现代"完整的性教育"的观念。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了符合身心特点的细分,分为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部分,形成了一个从儿童到青年阶段完整的青春期性教育系统。

大规模的关于如何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讨论以及性教育教材的开发在人们的期盼中姗姗来迟,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寻常,这表明,我国的"性教育"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出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开始堂堂正正地进入学校的课堂。

青少年"性教育"需要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可以说,青少年性教育已经不是开展不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如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问题。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李秋洪研究员认为,开展青少年性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等主流渠道的作用,而且要抢先一步,防止青少年通过黄碟、淫秽书刊等非正常渠道获取有关性的知识,甚至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广西教育厅副厅长黄宇提出,一是中小学校要真正转变观念,切实把性教育课程建设好,教师要大胆地向学生介绍性科学知识;二是针对性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参与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尽快建立一支从事性教育的师资队伍;三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家庭作为第一课堂、家长作为第一老师的作用,把学校作为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格局,共同推进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

当一些媒体还在热烈地讨论要不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记者明确地提出了"青少年性教育已经不是开不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如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问题。"

这篇报道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一些朋友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们有的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有的称赞记者给家长、老师上了一堂必修课,有的出谋划策,有的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感受。

第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热点新闻不仅能激发记者的写作热情,也能刺激读者(观众)的兴奋点。搞好了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果,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搞不好就会帮倒忙,误导受众,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应有甚至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做好热点新闻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宣传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当然不像行政和法律手段那样对人们具有强制性作用,但它却具有行政和法律手段不可代替的两种功能:一是倡导,二是抑制。这两种功能对社会舆论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党报、党台,不仅要准确及时地报道热点问题,更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按照新闻规律对社会上发生的事,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通过真实的事实报道和对党、国家政策的正确阐述,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化时期,由于利益多元化和社会控制的弱化,人们的思想既比较活跃,也容易混乱,各种社会思潮都可能冒出来,而且瞬息万变、难以捉摸。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会感到迷茫、焦虑、浮躁、无所适从,这就急需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统一思想,凝聚党心、民心。有些被炒得很"热"的东西,并不是人民大众所需要的。像有些地方竞相建"别墅"、"度假村"、"游乐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不惜巨资,大兴土木,这实际上脱离了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水平,不应提倡。前几年,社会上掀起一股歌星热,出现许多追星族,客观地说,这与新闻误导也有一定关系。新闻舆论宣传必须有利于团结、稳定,起到支持、鼓励的作用,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进步而奋斗。当前,诸如腐败、物价调整、停产待业、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等热点问题,很容易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因此需要积极引导、正确疏导,防止引发动荡,我们决不能由于宣传上的失误而给大局添乱。

第三,要善于引导。所谓善于引导,就是要处理好问题新闻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我们触及、传播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稳定与发展。但因为这些问题常常关系社会的中枢神经,搞得不好,引得不得法、不得体、不正确、不得力,不讲究分寸与方法,就有可能事与愿违,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工作上的麻烦乃至社会的不安定,造成更大的问题,好心办了坏事。这是我们一定要下力气加以避免的。

问题新闻传播引导的目的,正如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丁关根所说,是"为了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平衡心理、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改进工作、加强团结。"做好热点、焦点问题等的引导,题目要选好,报道要正确,引导要得体,方式要多样,结论要明确,要给人以启迪。问题引导不能简单化,而是科学分析问题,正确回答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方式,合情合理。

问题新闻的传播要善于引导。首先,要正确区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分别采取相应的引导方向。对积极的成分要进行肯定和保护,但也不能煽风点火,增温加热;对消极因素要予以回避或批评,制止其扩大影响,使整个舆论活动保持在理性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其盲目性。

其次,引导要正确。关键是防止片面性、绝对性、简单化,防止操之过急,防止煮夹生饭和中途卡壳。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对某个热点问题报道之前,深入实际,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务求吃透情况,把准脉相。在动手予以报道的过程当中,要科学分析问题,正确回答问题,牢牢把握引导的方向。对某一热点问题的报道目标,是升温、降温,还是让其处于恒温状态,要精心地分析,把握好度。一些成功的经验表明,升温要热而有度,不是越热越好,一切以获得最佳宣传效果为基准;降温要因势利导,分析问题,讲清道理,不要使受众反感和使问题复杂化。有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老是回避,要做适度的恒温(常规)处理,切忌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更要防止激化矛盾,产生负面效果。

再次,引导要得当。如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各自特点和优势,运用群众参与、现场报道、追踪报道、专家访谈、公众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入情入理地做好引导;要善于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使引导工作自然、平实、稳妥、有效等等。

对问题新闻信息的传播,要考虑受众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这就要满腔热忱,入情入理,注意疏导、引导,真诚教育。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反对,但对于群众中的一些不正确认识、不良道德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之受到教育。矛盾、问题的出现和形成,不排除会有极少数唯恐天下不乱的坏人的煽动和鼓噪,但绝大多数还是人民内部某种矛盾的反映,是一些实际问题或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既不能漠然视之,也不能大惊小怪,要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予以引导。该升温的适当升温,该降温的果断降温,该宏观调控的加大力度,该化解矛盾的做"活血化淤"工作,这样就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1979年,邓小平联系《人民日报》关于上访问题的两篇评论员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过这个问题。第一篇文章由于没有把道理讲清楚,文章一发出去,要求复职复工的上访人员一下子都上来了。第二篇文章把道理讲清了,上访人员很快减少了。邓小平就此评论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发生这样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各个单位真正把国家面临的问题给群众讲清楚,甚至把今天的困难同1962年的困难做个比较,还把我们现在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克服困难,都向群众讲清楚,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反映肯定不同。"

对于问题新闻传播的科学引导,邓利平博士论及问题新闻中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11种引导方法,可以借鉴使用,这11种方法包括:批判性传播引导;批评性传播引导;激励性传播引导;建设性传播引导;思辨性传播引导;同情性传播引导;警惩性传播引导;劝诫性传播引导;提醒性传播引导;平衡性传播引导;前瞻性传播引导。

五、掌握好问题新闻传播的"度"

丁关根说过:"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情和理的统一。每一条新闻报道,每一项宣传内容,几乎都有"度"的问题,诸如宣传报道的时机、分寸、力度、角度等。总的说,"度"的把握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现实状况,又要看到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局部,又要看到整体。新闻媒体和记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问题新闻传播的"度"。

1.掌握好数量上的"度"

问题新闻报道应有一个数量上的饱和度。过少了,达不到报道的目的;过多了,会导致质变,走向事物的反面。问题新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消极的、负面的,过多报道,有时会出乎报道者的想象,出现难以驾驭的情况,如给受众提供了不真实的社会生活图景,使人丧失信心和意志,造成误导,使问题新闻信息(犯罪、邪恶)的报道与问题新闻信息共生、共"荣"、互为因果。正如曾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主笔的阿特所说:"报纸在某一城市里,若有系统的刊载罪恶新闻,其结果,在这个城市里,发生与报纸所刊的罪恶新闻,日见增多。"西方的一些严肃报纸像《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对诸如色情、暴力、犯罪、灾祸等新闻也都是较为克制地进行报道。如前两年英国王妃戴安娜遇车祸身亡,许多新闻媒体对此趋之若鹜、大肆渲染,而《纽约时报》只发了一条比较简单的消息和一张照片。当有人提出是否对此增加一些报道时,这家报纸的总编辑笑道:"老实说,我可能报得更少。"由此可见,西方一些严肃的新闻媒体,对问题新闻信息的报道量,还是有所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