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37

第37章 文字记者如何采写问题新闻(3)

第一,描述应该是准确的。印刷传媒的报道既不能缩小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能为了引起受众的重视而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某些问题的严重性。

如今一些印刷媒体为了争夺"眼球",抓住一个敏感的事件,不惜篇幅,大肆渲染,其他媒体则不辨真伪,盲目跟进,人为制造新闻"热点"。近两年来,食品卫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苏丹红"事件、回收奶事件都闹得沸沸扬扬。2005年7月5日,《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刊发特别报道《一个啤酒工作者的来信》和该报记者采写的《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记者未到啤酒企业采访,未到食品质量行政监管部门核实,将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公之于众。7月7日《成都商报》转载《环球时报》稿件,将标题改为《啤酒界人士揭内幕:甲醛作稳定剂》,副题为:"企业明知道可能致癌却因成本原因继续使用,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此毫不知情"。7月8日《重庆商报》转载《成都商报》稿件时,将标题改为《国产啤酒95%含甲醛?》。之后,一些媒体争相转载,渲染国产啤酒的质量问题。事实上,国产啤酒"甲醛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安全的"(7月15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中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包装饮用水甲醛含量的上限是0.9毫克/升,远高于中国啤酒产品的实际监测值")。虽然事实澄清了,但我国啤酒在国内消费者和出口国家中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啤酒工业受到重创。

第二,描述应该是全面的。只有对某一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原因、负功能等都有所观照,才能让受众全面了解问题,进而克服偏见和误解。这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新闻的背景材料能起到揭示问题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实践证明,新闻中使用好背景材料,对开掘问题新闻的深度大有益处。因为有了广泛而深刻的背景材料,才能将问题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才能较详细地说清与问题事实相关的方方面面,使问题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从而突出问题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穿透力。

第三,描述应该是连续的,要善始善终。问题新闻报道,尤其是反映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报道、批评监督类报道,放出第一炮后,不能就此无声无息。否则,媒体在群众中的信誉就会打折扣,落得个虎头蛇尾、有头无尾、草率从事的坏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问题"的发展变化或转化,针对政府或社会的反应,及时进行连续报道,拓展问题报道的空间,使问题得以引申、扩展、辐射、回归。对于影响重大、极为敏感的问题进行连续报道,要按照宣传口径办事。除此之外,就应该按照新闻规律,顺应受众的欲知心理,及时报道,恰当引导。

第四,描述应该是平衡的,要注意平衡手法的应用。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问题新闻事件往往涉及到多方的利益、观点或态度的冲突和差异,要充分地反映问题、揭示问题,就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无论其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为新闻媒体,不应在报道中有所偏颇,而应平衡地予以报道和反映。

二、解释性写作

解释性写作一般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理解、把握问题的主体社会行动者所表达的精神内容,即对问题参与者的情境作出界定,了解他们的意向,把握他们的主观动机,最终对他们的社会行动作出因果分析。

1.从深层次上揭示出特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产生过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期,社会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传统性因素和现代性因素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并且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全过程。因此,无论从纵向的角度还是横向的角度,不少问题都盘根错节,十分繁杂,印刷媒体的问题新闻写作要扬文字之所长,向受众揭示特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来龙去脉。

2005年1月1日,湖南一左姓男子饮酒后猝死福建龙岩市,湖南农民工李绍为等4人偷偷将死者从医院后门背出,并将尸体伪装成醉鬼成功登上列车,于1月2日辗转来到广州火车站。因为钱不够继续为死者买座位,他们在准备将尸体包裹之后托运回去时,被巡警发现,制止了这具尸体再次登上列车。1月3日,这起发生在广州火车站,堪称奇闻的"千里背尸还乡"事件引起了广州各大媒体的关注,《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在当日的头版醒目位置报道了这一轰动性事件。

媒体的连续追踪报道和一系列相关评论,让"千里背尸还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背尸老汉李邵为最后不仅获得了死者家属的谅解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尊重和热心帮助,同时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媒体并没有就此罢休,《南方都市报》随后又派出记者到李邵为和死者的家乡,采写出深度报道:《阴阳之间——"千里背尸还乡"故事背后,两个农民的生活现实和乡村生死观》,报道包括四个部分:"左家兵的悲哀——债务随他一生"、"李邵为的担忧——我老了谁来养我?"、"两个村子的现实——不打工就没有出路"、"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他灵魂安宁"。该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反映了故事背后的乡村生活背景和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从而揭示出问题的实质:一方面,农民出于生存的无奈而不得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农民进城打工成为民工,作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却并不真正属于城市,对城市文明,他们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甚至恐惧感。该深度报道多角度、全景式地反映了当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为整个事件的报道画下一个引人深思的问号。如果说"千里背尸还乡"第一次被大面积曝光时,还只是记者对事件所具有的新奇性、戏剧性等新闻价值的直觉反映,那么在"为什么要追踪下去"、"从哪个角度报道"上就体现了媒体的自身定位及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和新闻思维方式。它所涉及的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何处着手去处理新闻素材,怎样表现新闻主题的问题。正是因为媒体深刻认识到了传媒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负有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和启人心智的社会责任,他们才从纯粹的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跳出来,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进一步把焦点聚集在事件背后,自觉地从事件报道上升到精神文明的探讨,这是媒体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和不断深刻的体现。

2.分析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公众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问题事件的产生发展常影响到社会健康良性的运行,涉及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就需要通过问题新闻去反映,去解释。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达到13亿。中国从1989年的11亿人口日到1995年的12亿人口日用了大约6年的时间,而12亿人口日到13亿人口日,则用了大约10年的时间。《中国青年报》的文章《13亿人口意味着什么》通过访问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有力地表明,在人口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在放缓。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不断更新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伴生的人口问题都是极富挑战性的:总人口规模前所未有;老年人口不断攀升;人口素质整体不高;流动人口规模空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劳动力人口继续增加。劳动力高峰期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人口红利时期。在人口进入高龄社会前的1990~2030年这40年间,中国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未成年人口数和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较低。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对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时期。这则问题新闻就是通过对13亿人口这个数字的解读,揭示了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利弊得失。

三、预测性写作

问题新闻写作不仅要探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问题,而且要通过对现存问题规律性的把握,认识问题发展趋势和探讨可能发生的问题,这就是对问题的预测。只有了解问题的客观进程,找出问题发生与发展的机制,才能科学地预见问题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对问题进行控制。问题新闻的预测性写作关键在于大众传媒要真正把握社会秩序与社会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并及时作出预警。

1.及时反馈社情动态,充当公众生活的"监护人"

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总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具有新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些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面前,公众往往会因为缺乏防范意识而受到伤害,社会也往往会因为一时缺乏控制手段而使这类行为在一段时间内通行无阻。这时,传媒应当出任社会运行的"雷达"和"哨兵",及时把这些不良倾向向全社会传播,为人们敲响警钟,唤起社会公众的警觉。如《人民日报》2005年9月20日消息《警惕"伪科技"迷信》就警示人们,要防止网络算命成为披着高科技外衣的现代迷信,呼吁有关部门对网络迷信重拳出击。

2.加强精确新闻报道,充当政府部门体察民意的"晴雨表"

作为问题新闻预测性写作主要形式的精确新闻报道,涉及的传播领域包括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等方面。如社会治安状况、大案要案比例、民众对政府及各项政策的信心程度,以及失业率、贫困人口数量、贫富差距、离婚率、自杀率、犯罪率等等。传统的采集新闻的办法,只能发现个别人物的态度、意见、行为或个别的事件,而且必须是已经表现出来的事件,因为所使用的只是记者的感官及直接加强感官能力的工具(如速记、照相、录像、录音等)。而精确新闻报道形式是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因此还可以了解和预测公众的而不是个别人的态度、意见,报道那些存在的但尚未表现出来的事实,理解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事件的原因,等等。

我国精确新闻报道风气的形成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目前,国内不少报刊开设了精确新闻的专刊或专版,如《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版、《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版、《南方周末》的"社会观察"版等,还有数十家报纸不定期地刊出精确新闻报道。和西方善于将精确新闻报道运用于问题报道相比,我国"大众传媒上精确新闻所涉及的话题绝大多数仍然是生活化和软性的,几乎不涉及重大的时政问题,尤其避免有争议并有可能有负面意见的话题",因此我国的新闻媒体应拓展精确新闻报道的空间,在问题报道方面有所作为。

但"新闻记者如果缺乏完整的社会科学训练,可能在进行精确新闻报道时产生以下几方面问题:(1)对必须满足什么前提,才能使预测更可靠的概念模糊不清。(2)不了解预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3)不了解访问在收集新闻材料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意义之不同。(4)不习惯以概率方式思考,不习惯通过系统的比较获得知识。(5)对关联和因果的分别认识不清。

另一学者(Tankard,1976)也指出了记者在使用社科方法时最易出的五种错误:(1)从不具代表性的样本中概括结论。(2)不理解"随机"的意义而误用。(3)第(1)点的特例:用街头调查(man-on-the-street)结果概括结论。(4)无效的因果推论。(5)把先发生的事件作为后发生事件的原因。因此,记者进行精确新闻报道,仅具备传统新闻报道的知识技能是不够的,一些更为专业化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社科研究方法、精确新闻报道的工作步骤和写作、社会统计、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及统计软件的使用等。

四、对策性写作

问题的消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消解,即问题随着影响其存在的某些社会因素的消失、某些社会条件的不复存在而自然地得到解决;另一种是人为矫治,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有意识地运用某些力量,促使影响问题产生的因素削弱,促使问题产生的条件瓦解,改变它们与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对策性写作就是通过大众传媒的预警写作,评估问题现状,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

当然,在问题写作的描述、解释、预测阶段,大众传媒应该保持"价值无涉",尽可能作出客观的、不带偏见的反映。但在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对策性写作时,就要"价值有涉",这个价值不是写作者个人的价值或某个小团体的价值,而是国家、社会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只有站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上,才能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