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48

第48章 电视问题新闻的采访与报道(1)

1959年12月,美国人认为"报纸比电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稍高一些:其比例为32%对29%,其他媒介瞠乎其后。然而,在被问到如果他们只能保有一种传播媒介,他们将选择哪一种时,42%的人说是电视,32%的人说是报纸,19%的人说是广播。"作为重大新闻的发布媒介以及娱乐工具,电视的影响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为受众所强烈感觉到的。

步入21世纪,尽管互联网以"摧枯拉朽"的势头迅速向各个领域渗透,但是,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龙头"地位在短时期内恐怕仍然难以撼动。

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调队的一项调查表明,"当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哪一个渠道时,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被访者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的主要渠道,有87.5%的被访者选择了此项;其次是"与本村人交谈",其比例为4.3%;广播收音机为3.6%;报纸杂志书籍为2.4%;与外村人交谈为1%;打电话为1%;其他为0.2%。"

正是凭借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在社会的多维层面上构建出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双效影响力。其中,新闻居于这种影响力的核心"因子"地位。而"问题新闻"更是电视荧屏之"骄子",不仅观众对其兴趣盎然,就连记者也不免趋之若骛。

例如,美国"普氏研究中心"在1996年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公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依次是犯罪、有关当地的人物和事件、健康、体育、当地政府、科学、宗教、政治新闻、国际新闻。"根据受众的这种需求,美国传媒在节目编排方面也就日益体现出重视"环境安全报道和揭露性报道"的特点。有人统计,"从1917年至90年代,揭露性报道占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40%。在其中的第79届、第80届、第82届和第83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较为集中的题材有:凶杀暴力(6篇)、揭露司法不公(5篇)、揭露腐败(3篇)、贫困(3篇)、战争(3篇)、自然灾害(3篇),其他还涉及环境保护,金融危机,以及有关种族、福利、人口等社会问题"。

再如,仅就国内而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拥有不低于1.4亿的观众,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美国广播公司(NBC)的《晚间新闻》——的14倍。因此,2006年9月25日,当《新闻联播》以口播形式向外界通报了"中共中央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和调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决定"时,举国上下拍手称快的情形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对此,海外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可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电视问题新闻是舆论界的一朵"奇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使其结出"善果"即"趋利避害",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既是学界的当务之急,更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特性与电视问题新闻的特性

现代新闻体系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为主体,每一阶段的历史性进展都是在某种需要的牵引下"破茁而出"的。这些成就如此之显赫,以致于令麦克卢汉发出"媒介即信息"的由衷感慨。

同为大众传播媒介,它们的新闻报道必然具有某些共性特征,诸如在新闻属性、传播规律以及专业理论等方面表现出"一衣带水"的密切姻缘。然而,由于信息载体的差异,出现在四大媒介上的新闻又各具特色。仅就电视而言,视听兼备、形声并茂和无远弗届的传播优势使其后来居上。尽管电影向其"传道、授业、解惑",但它在继承前期分解拍摄和后期全面编辑技巧的基础上,又综合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进行摄制与传播。因此,只有全面把握电视新闻的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传播功能。

另一方面,在电视新闻中,问题类新闻因其鲜明的个性而极具"眼球效应"。报道得法,可以造"福";引导偏差,自然生"祸"。所以,正确认识这类新闻的特性,正是本节的重点所在。

一、电视新闻的特性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所作的报道。"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的特性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1.时效性

随着数字化摄录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和卫星通讯等专业技术的普及,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得到空前强化。尽管制作流程比广播新闻略显繁琐,但是它在现场直播类节目中所体现出的时效性却丝毫不逊于现有的任何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新闻"把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TNT)提高到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NNN),新闻的定义从"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于是,时空界限予以消解,由此散发出的一种独特魅力——"零距离感"——强烈地吸引着受众。

其实,仅仅从电视新闻栏目的名称上,人们就可以感受到"时空同步"的气息。比如,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运城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以《第一时间》为名称的节目;哈尔滨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的《都市零距离》、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类栏目也是如此。

此外,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有时会以一种"即兴性"特征得以呈现。2001年10月22日星期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消息。彼时,作为某省级电视台《证券》节目的制片人,笔者正在播控机房参与晚间版节目的直播工作。对央视的消息标题与导语进行仔细确证后,笔者立即作出取消既定播出内容的决定;同时通过耳麦告知演播室内的主持人,要求她在插播宣传片花的过程中与场内的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就在中央电视台对这条消息的口播刚刚结束时,我们的节目已经开始了深入而全面的访谈分析,从而成为全国首家报道这一重大经济新闻的电视财经类栏目。在月底的编辑例会上,几位视评专家对此举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当周,该栏目的平均收视率较上周提高了0.3个百分点。毋庸讳言,这一结果与重视时效性息息相关。

2.交流感

"视听双通道"的符号负载方式,使得电视新闻既能"以快制胜"又能"以情引人"。在视觉层面上,它既包括人物的形神体态以及特定的环境背景,又能加入图片、表格、三维动画和字幕等元素;在听觉层面上,它既包括解说、对白、旁白,又可以融入现场同期声、配乐和音响等要素。另外,在传达重要信息或有调动受众情感之需时,制作人员还可以利用"抠像"、键控特技等手法对画面进行特殊处理。

因此,纯粹口播也好、配有图像也罢,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电视新闻总会蕴含一定的直观性交流信息,"总是伴随着生动直观的图像——包括说话的特定环境,说话人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服饰,交流双方的位置、距离也都在传递着交流者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态语言"发出的无言的信息与有声语言相互配合,可以起到"现身说法"的好效果。"

进而言之,由于电视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的合力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知器官,可以营造出一种"类人际交流"的"心理接近性"。而几大感官的充分调动,易使观众产生"一对一"的对象感,从而优化传播效果。相反,虽然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也能利用文字、语言甚至静态照片去描绘和表现事物,但是受众必须通过"自我世界"内的充分联想才能产生相应的感受。而电视新闻的直观性却能对个体在认识上和经验上的差异性与局限性予以象征性的扬弃,它带给受众的是"眼见为实"、"先睹为快"、"身临其境"甚至是"感同身受"的立体式体会。

就这一点来说,相对于某些学者将"形象生动"、"立体作用方式"或"纪实形象直观性"、"传播符号综合性"等分别列为电视新闻特性的普遍界定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将这些特点统归于"交流感"的麾下。

3.动态性

画面语言是电视中最基本的语言成分,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也来源于其视觉形象魅力。从新闻美学的角度来讲,处于动态中的事物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在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时,由于电视新闻对客体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加以层层剥离,从而映射出时空内的变迁轨迹,观众在对过程的关注中也就产生了对结果的强烈期待。因此,一般而言,越是善于捕捉运动的画面就越能传递真实、生动的典型形象。

近几年,法制频道的异军突起以及擅长运用纪实手法进行"白描"的警事新闻的日益火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新闻动态性的强大感染力。曾获中国电视奖(新闻专题类)一等奖的《潜伏行动》,真实地记录了武警海南总队打击刘进荣犯罪团伙的过程,中央电视台记者不仅捕捉到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瞬间,而且使用了一个长达7分钟的长镜头,这一精彩的动态过程令观众为之凝神屏息。

另一方面,在画面组接的过程中,由于采用蒙太奇手法,即把作品在时间上分割为相互关照的连续性的片断,因而也使电视新闻具有线性的纵向动态美。这种跳跃性渗透在意义单元的建构、镜头与情节的转场之中,强调节奏感与逻辑性的完美统一,以便对观众形成一定的视听冲击力。

二、电视问题新闻的特性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两大主题,这是对全球政治、经济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一种科学概括。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这一大环境"为我们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正面临着国际局势深刻变动带来的挑战。"与此同时,"在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日益活跃,新观念与旧观念、正确观念与错误观念、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冲突,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比如,腐败现象蔓延的问题、假冒伪劣和黄赌毒屡禁不止的问题、国有企业遇到困难和私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人下岗和就业难的问题、东西部发展落差增大和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等等,迫切需要普及率极高的电视媒体给予及时的思想疏导和智力支持。"因此,电视问题新闻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那么,除去与其他题材电视新闻的共性之外,电视问题新闻又具有哪些个性特点呢?

1.表征负向性

首先,电视问题新闻所反映的事物一般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充满了矛盾性。因此,如果仅从表层理解,容易造成人们在认识上的偏差。2006年9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干以胜表示,去年因为贪污贿赂行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中共党员有1100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有7279人。在传播这条消息时,如果电视就此戛然而止,容易使人们产生腐败问题既普遍又严重的感觉。事实上,这部分人仅占受党纪处分的人数的6.5%,占党员总数的0.1‰,也就是万分之一而已。所以,虽然一万多人显得绝对数挺大,但是对比一下,真正属于腐败分子的又确实是极少数。当然,在全面、客观看待的基础上,如果新闻能够进一步强调,"尽管是极少数,也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中央将不断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保持查办案件的势头,有一个查处一个,保持党的纯洁性。"如此,才可以使得这条以负向性为表征的问题新闻彰显出正面意义来。

其次,就电视问题新闻中的负面新闻而言,其负向性特征更为显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张威教授在其专著——《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对负面新闻报道作出如下定义:"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一般说来,犯罪、性、丑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往往是其报道的重点。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在政治上,它往往站在与当局相左的一面来挑剔批评后者的政策;它更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1973年,美国各家电视网对发生在上一年6月17日的"水门事件"进行了铺天盖地式的追踪报道,并且不厌其烦地转播听证会实况,一举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舆论攻势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4年8月被迫辞职。而这一问题新闻的负面性甚至使得美国公众对其领导人及国家政策疑窦丛生;相反,人们对电视这一媒体的信任程度却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