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59

第59章 电视问题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要求(5)

此外,"充分发挥画面、解说词、同期声、环境声等电视要素的协调作用,使评论作品具有浓浓的电视味,也是《违法收缴违民心》的成功之笔。节目中展现的一组组捕捉于现场的画面,一处处出自乡政府宣传车和村里广播喇叭的现场声,一声声来自村民的同期声,一句句补充或延伸画面内涵的解说声,都构成了一个个画龙点睛的论据。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印证,既有力度,又有亮色,让人在真实生动的感受中接受着作品的观点,品味着作品的魅力,有效地实现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

其实,不仅中央电视台在问题新闻的制作上独具匠心,各省市级电视台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例如,《渤海湾生死大营救》一片,"为增强传播效果,省台编辑专门制作了显示砣矶岛位置的渤海湾示意图,对海难照片也进行了必要的处理,使报道更加立体化和个性化,较好地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而且,"新闻时效性强,画面详实,像安徽落水夫妇在渔民家里团聚、村民给最小的乘客马博文喂饼干等细节生动传神。"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技画面的运用一定要适度,而且绝不能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三、应滴水不漏

为体现客观性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电视问题新闻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谨小慎微、滴水不漏,即强调"用事实说话"。

进而言之,"凭着细致缜密的策划,掌握铁一般的事实,在见诸报端的文字或流转于世的画面中不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这是舆论监督当前一个略嫌烦累,但行之有效的手法。人们一方面在呼唤新闻法的及时出台,另一方面,也在探讨新闻操作的节奏和技巧,从《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一片中,人们或许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则新闻制作时间长达一年,通过画面内容人们可以看出,它是以一种纪实的手法细数了这一年中在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所发生的一切,即陈馅料月饼生产的一个完整流程。就画面语言的效果而言,首先,它们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工人切割月饼使其皮馅分家,在回炉的时候工人把掉在地上的月饼馅扔回锅里,馅料上所长出的斑斑霉迹等;其次,这些画面有着连续的内在逻辑性,记者将所掌握的证据和事实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又精炼适度的方式编辑出来,画面的话语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解说词,画面也可以独立成章了;同时,该片的一些关键画面上还被加上了注释文字,以说明拍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这种做法在以往的新闻节目中并不多见,因为这不仅要耗费相当的工作量,作为曝光性节目,往往也容易为他人在追究节目真实性的时候埋下隐患,但央视"南冠"一片大量采用注释性文字,不仅没有为其所累反而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既给观众留下清晰印象,同时为节目的严谨、真实加上注脚,这其中的关键就取决于记者掌握的事实事否过硬。

当然,画面只是一个节目最终的表现形式,对"南冠"一片,我们更应该从内在的角度去关注一下它的制作思路。"

再如广西电视台播出的《南丹"7·17"事故初露端倪》,虽然"该片不长,但大量使用现场同期录音语言和实物镜头来说明问题,算了一下,其现场语言录音用了9次,展示实物证据的镜头用了4次。纯记者的解说不多,主要是用于说明事实经过。

正是由于这种电视语言结构,片中大量展示的是真人、真事、真的语言和真的物证,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十分确凿地说明了主题,因而取得了其他任何媒体报道所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四、须字斟句酌

1.标题的制作

在电视新闻中,标题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下面,笔者就以两则电视问题新闻为例,借以说明对标题"字斟句酌"的必要性。

其一,几年前,美国的"电视新闻制作者们利用电视的先天优势——声形并茂,想尽办法来吸引观众原已涣散的注意力。即使是像克林顿性丑闻这种已被狂轰滥炸近一年之久的主题,为了使观众产生新的兴趣点,各媒体每天都冠之以新的标签,如"白宫危机"、"调查总统:他应该做什么?""NBC新闻问题:重塑他的形象?"等等。"

其二,中央电视台记者林键曾经介绍过《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的采编情况:"当天下午5:20分左右,我和新闻中心主任李东生谈及上午开幕式的情景。他说,李鹏总理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是一个极好的新闻素材,应该单独提出来搞条新闻。随后,他向杨伟光台长、沈纪副台长报告后,让我马上就此编一条新闻。我想,最能反映当时情景、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莫过于实况录像。我决定用最少的篇幅介绍背景,其余全部用同期音像,不做任何修饰。新闻编完送审通过,临到播出时才发现没有题目。当时的新闻编辑部主任罗明与我商量起个什么题目,有"激动人心的四次掌声"、"四次掌声"、"人民的心愿"、"民心所向"、"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等。最后由杨伟光台长拍板,定为《代表民心的四次掌声》。"

2.解说及字幕

就这一点而言,笔者主要想强调的是,在撰写解说词或制作字幕时,一定要避免误用某些歧视性或容易引发歧义的词汇的情况。这是因为,电视问题新闻经常报道负面性、灾害性、腐化性以及各种假、恶、丑之事物,一旦措词不当,则整篇报道的严谨、客观、公正性势必大打折扣。

在此,引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教授的一段论述为本章作结,但愿对读者诸君有所启发。

"经过长期斗争,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少数族裔中黑人的社会地位的提升非常明显。近年来PC一语的流行说明了这一点。所谓PC,是political correctness(直译为"政治正确")的缩略语。它与官方无关,是80年代始于美国的一场语言使用正统化社会运动,目的在于去除语言中因传统而继承下来的偏见,以创造一个中性、无歧视的传播与沟通环境。受这场运动影响特别深刻的是美国新闻界和学界,他们改革的对象大致可分成三类:(1)惯用俗成,对特定种族、宗教、性别、年龄群(即弱势群体)含有歧视和不公平意味的言词。(2)刻板成见,例如认为黑人比较懒惰,女人比男人愚笨,等等。(3)恶意嘲讽,例如一些对同性恋的玩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中性、无歧视意味的词句。如果使用了这些词句,就表示使用者"政治正确",如果使用了传统词句,就表示政治不正确。检验所用词句正不正确,叫做"政治正确检验"(PCCheck)。下表两组词语显示了这种变化。"

"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词语示例

政治不正确 政治正确

黑人 非洲裔美国人

玻璃 同性恋者

印第安人,番仔 土生美国人,原住民

妓女 性工作者

毒虫 麻醉品上瘾者

白痴 智能表现弱势者

神经病 精神状态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