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102

第102章 教学管理探索(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高校内部管理

钟熠 刘跃

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改进高校内部管理对促进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在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从管理理念、管理要求、管理重点和管理激励手段等方面探讨改进高校内部管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管理,以人为本

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主导作用。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高校尤其要承担“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规模显著扩大,内部管理日趋复杂,高校内容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高校内部管理。[钟熠,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书记。]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做好高校内部管理的根本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四要素(即要义、核心、要求和方法),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高校要发展,包括高校内部的师生数量和办学规模的发展,但更需要强调高校所承担的“三项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全面质量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内部管理的第一要义。

第二,在高校内部管理上要做到以人为本,具体讲就是以师生为本,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尊重学术自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做好学生管理和关爱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

第三,在高校内部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协调各学科、院(系)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协调教学与科研、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四是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统筹兼顾。

二、改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具体内容

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一条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2]。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内部各项管理工作。从管理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管理的基本要求,以有利于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为管理的重点,以科研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激励手段。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总要求。教师是高校的主要劳动者,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之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这是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高校内部管理应着眼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积极性。

高校内部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以人为本”: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与创造者。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高校内部管理的关键。高校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升主要在广大教师。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教师行为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倡导学术自由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辅导员与大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通过他们的工作,一方面密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增加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学生更加了解所学专业。

——创造轻松的授课氛围。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以轻松的姿态授课,学生也因此才对教师产生好感,积极听课,形成良性循环。如聆听学生所说、上课语言幽默等,这些方法都是推动良性循环的催化剂。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对错,提出新问题。犹太人灵活的思维就是人人爱讨论的结果,享受讨论的过程,得到有用的知识,这是让大学生自己协调自己的观点。

——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喜欢求新、追求前沿。教师授课采用现代化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到更亲切和时尚,知识就更容易传授给他们。如多媒体课堂,因为画面和声音形成的视听效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创新”系列活动。学校应多组织有趣的激发大学生思考的创新活动。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能把各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高校的辅导员老师或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这样能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可把学生参与创新活动作为评定学生奖学金的重要指标。

2.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是高校“三大职能”之首,因此,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改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的社会在某个领域需要像爱因斯坦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但社会更需要大批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高等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高等教育不仅赋予大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渗透和交叉,培养出有创新能力、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大学生全面发展:

——取消班级制。入学不分班,按学科分类。新生按照选课的要求选修课程,授课教师登记姓名和学员,依据考核情况授予相应的学分,修满学分的同学准予毕业。这些措施其实就是现阶段中国高校实施的学分制,但高校在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时候显得还有些保守,其主要课程是学校规定选的,选修课是有限制的。取消班级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摆脱这个限制自己的圈,自由去求学。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是短暂的,但它的影响却是长久的。它之所以人才辈出,让人尊敬,是因为学校给了学生们很大的自由度,可以自由转系、自由旁听。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

——实施“混科住宿”制。以往的惯例是按照“系—专业—班级”的界限去划分寝室,便于组织活动,便于对于学生进行管理。实施“混科住宿”制以后,不同专业、不同系的学生住在一个寝室,组织管理不方便了,但是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这种体制,打破了学生之间的天然亲缘关系,让学生学会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学会与他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课内教学与课外科研及实践能力训练有机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必须把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注重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学生除学习课程外,可以从事和自己专业研究有关的科研活动。学校通过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以方便学生有条件去搞研究和创造。另外,研究生可以担任研究助理和助教,这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从事专业研究的经验和技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实训基地,可大大激发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 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让学生在课外设“兴趣班”。学校应鼓励在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外申请开设“小课堂”,课堂可以随便选择,对这个“小课堂”所授内容感兴趣的其他学生,可以前往学习。“小课堂”的授课内容不受限制,可以包括所有内容,只要申请开设课程的学生有此方面的才能。这种方式的益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节约学校经费。

3.高校内部管理的重点。高校内部管理的重点是有利于教与学之间协调发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要协调,教师教学生所想学,学生学教师之所教,两者统一便能事半功倍,这是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转化为指导学生的“学”,应从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定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到“主动地学”,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与学相互转化。淡化教与学之间的界限,教师以学习的姿态传授知识,学生把传授的知识用于学习。即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主动发现新问题,使自己传授的知识更具有全面性和说服力;学生在学习知识后,通过自己的归纳和扩充,把知识的难点和问题转向教师。

——有系统有条理地授课。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对所授课内容进行分析,进行整理,传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引出新问题,给学生启迪。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大学生有用的信息,这就是高效率的授课方法。

——启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积累。授课时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向大学生讲授被称为“八股文”的三民主义时,先从大学生了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演变的原因入手,分析自上古到现在为什么变得这样,得出三民主义。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平时批判三民主义的大学生都对三民主义感兴趣。

4.高校内部管理的科研激励手段。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和合理评估教师的科研成果,是高校通过内部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科研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高校作为科技力量聚集地,其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科学研究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高校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高校自身科研水平。这种良性循环形成了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选择特色科研项目突出其优势。高校一定要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还要考虑所选科研项目的社会需求和前景,以达到“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效果。就学校而言,应以民族学等研究为特色,并以此推动学科间协调发展。

——把科研质量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科研质量关系着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科研质量是考核教学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要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就要鼓励教师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甘于寂寞潜心研究,同时,高校需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在高校科研方面给予投入和支持,高校将其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企业把知识转化成财富,这是有利于高校、企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良性机制。跨国大企业摩托罗拉公司与南京大学之间的合作一直成为高校与企业成功合作的典范。

三、结束语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者认为需要按照新时期高校的“三项职能”要求,改进高校内部管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校内部管理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效能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7.

[2]赵国刚.实施高等教育创新的策略与措施.学术交流,2003(108):158~160.

[3]扩大招生与教育.大学沉思录.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辽宁高职学报,2007,9(6):18~43.

关于“民族艺术研究创新中心”的思考

汪代明

摘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中,西南民族大学决定正式启动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艺术学院是西部综合大学艺术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艺术院系之一,开办十年来,在民族艺术创作及教育中硕果累累,成为西南民族大学对外展示、交流的窗口之一,在学校“一体两翼”格局中举足轻重,肩负着民族艺术研究创新的重要任务。民族艺术研究创新中心在相当长时间内,必将成为艺术学院学科建设、艺术创作、教学改革、凸显特色的重头戏。积极思考、谋划民族艺术研究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管理及运行机制迫在眉睫。

关键词:一体两翼,民族艺术,研发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