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120

第120章 和谐校园探索(6)

(三)精神陶冶、文化宣传作用

高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一方面,读者利用图书馆能消遣多余的时光,启迪智慧、陶冶心灵,增加业余生活情趣。图书馆每逢特定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各类活动,利用板报、宣传栏等,举办图书、图片专题展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党、爱国教育。另一方面,与此相协调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书籍阅览而言,并不是只有文艺类图书才带来阅读的乐趣,各种专业的科普读物也会带来巨大的乐趣,而真正有见地的或经典性的科学著作同样会带来巨大的乐趣。这乐趣,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求知的乐趣,也是审美的乐趣。从创造审美性文化氛围来说,可通过对图书馆室内外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化来达到,例如在恰当的位置,制作与读书成才有关的标语或标牌,兴办与读书相关的形式美观的墙报、壁报栏等。甚至图书馆人员的着装仪表,所显示的文明、端庄和大气,也是特定场合中的一种积极的审美文化创造。

三、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文化建设

(一)加强图书馆物质文化层建设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来源,在馆藏建设中,突出民族高校特点,面向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建设馆藏,使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内容与结构最大限度地接近读者的真正需要。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有限,近年来书刊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了图书馆新书的购买量难以快速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增加电子化出版物的存量比例,借助于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不可不谓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契机。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日益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共识。

3.图书馆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环境文化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布局、设施、绿化、美化、园林艺术、厅堂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民族特色的环境建设,对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文化修养、规范举止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要将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加强图书馆文化制度层建设

科学合理、和谐统一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对每个馆员和读者都具有约束、激励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图书馆文化的制度层,既是图书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也是协调图书馆群体内外关系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图书馆文化制度层的建设中,制度只是外因,仅靠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是不够的,增强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鼓励职工积极自觉参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工作计划、管理方案与制度的制定,从而使这些目标、计划、方案与制度,充分体现图书馆职工群体意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更好地为各民族大学生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精神文化层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没形成较好的精神文化,馆员在对待图书馆的心理状态上存在着很大的离心力,大多馆员对图书馆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学生对图书馆也缺乏了解。加强图书馆文化精神层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图书馆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新书上架。如不做好新书陈列、导读工作,读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一架一架地去找寻需要的新书。在服务过程中,要抓住图书馆学生社团组织,协调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及时在读者中宣传图书馆的馆藏动态,及时向图书馆反馈读者的信息需求,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工作能有的放矢。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人坚持的信念,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就要开展多角度主动服务。如主动为读者提供参考工具书,为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推荐辅导书和资料,主动为大学生的实习、科技发明、论文写作提供咨询服务等方法,改变读者服务模式,注重服务质量,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书海中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通过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健康的图书馆文化,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催人奋发的文化氛围,为培育各族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发挥积极作用,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连金.论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高克平.论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黄部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5(3)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理念

孙晓青 余晓君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教育理念不仅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的指路灯。民族院校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各个少数民族聚积最多的院校,民族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教育理念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教育理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孙晓青,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教师。]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涵盖于社会文化之中,它既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对整个社会文化起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教育理念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校园文化从分类看有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价值观、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具体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

校园文化教育理念不仅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的指路灯。它不仅涉及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层次层面引导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仅仅去具体地影响、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党的理论方针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重大精神和教育方针,以育人为宗旨,以塑造校园精神文明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文化导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进步与文明成果,突出主旋律、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以政治理论素养、职业德育和基础文明修养、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较大提高,形成既高扬主旋律,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实现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目标的校风、学风、教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较大提高,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从而发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笔者以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试图探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理念。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文化依托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民族院校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积最多的院校,民族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但是,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一些表层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

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认识不到位。许多民族院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科学,认为学校只要有学生、教师、校园就够了,认为学生在学,教师在教足已,在民族院校中,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主要有这样几个群体:

一是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就比较封闭,其思想观念和意识相对比较落后,其经济文化长期处于欠发达水平,少数民族同学受到的现代教育要相对少一些,经济状况也差一些,他们来到大城市,进入大学学习后,把自己与发达地区的同学比较,发现存在较大的反差,有的甚至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自卑心理,甚至会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形成一个不愿意与外界交流的群体,对学校的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漠不关心,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在他们中不易开展。

二是民族院校中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等长辈太多的呵护,从幼儿园开始到上大学,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挫折,其心理并不成熟,自私心理较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奢侈、是浪费、是搞花架子等。

三是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80”后,太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包容的意识、团队的意识、协作的意识。往往只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注重他人的感受,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不注重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四是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民族院校里的部分学生甚至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失去了对班级、对学校的热爱,学生希望找到好工作、教师希望自己前程无限好,他们便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更有人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活动设施,是无用的浪费。

虽然持这些观点的人不多,但都在不同程度和形式上存在,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育人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