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18

第18章 学科专业建设探索(18)

2.我国民族高校的办学状况,既具备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目前我国民族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整体比较薄弱。对学科建设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师资队伍不强,学科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何针对我国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融合学科建设并成功运用到实际中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对学科建设的横向比较有待深入。本文综述的文献主要是侧重于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但过分拘泥于民族院校内部范围又显得视野狭窄,其特色学科除开公认的民族学科似乎再无他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从纵向看是显著的,但要勇于同国内国际著名高校相比较,从中才能找到差距,找到前进的方向,否则,就很容易将学科建设变成短期行为,而不能很好地预测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

4.学科建设的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内容已经涉猎广泛,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比如学科建设战略问题以及学科制度就亟待研究。学科建设战略关乎学校学科建设总体取向,是从宏观把握学科发展和建设问题。学科建设制度化是必然趋势,学科建设制度的创新又是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即必须按照高校学科建设规律性及特点的要求创新学科建设制度。战略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前提,学科制度是确保学科建设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但已有文献几乎很少涉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参考文献

[1][5][31][33]王作全.学科建设:直面竞争与挑战———论我国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J].青海民族研究,2007,18(1).

[2][11]马麒麟,高瑞.学科建设与新时期民族学院的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

[3][6][12]石迎春,张立辉.学科建设新世纪民族院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

[4][25]段晓东、杜崇旭.民族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6).

[7]姜国斌,胡文忠.面向民族地区的民族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6).

[8][16][19][21][26][28]图道多吉.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民族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

[9][24][32]陈达云.关于加强高校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

[10][13][17][18][23]李杰.学科建设与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

[14]宫福清,邵淑娟,崔乔礼.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学科建设的重要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6,(6).

[15]鄂义太.加强学科建设——构建民族高等教育新优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4).

[20][27]曲木铁西.试论少数民族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J].民族教育研究,2003,18(78).

[29]时光,刘艳妍,曹正忠.民族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取向浅议———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

[30]孟立军.对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

张楠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被赋予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而学科建设则贯穿于实现高校三项基本职能的整个过程,起着龙头的作用。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难以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学院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张楠,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一、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级学科,是属于工学门类,包括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院重视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目前,学院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等多门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同时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注重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强。截至2009年,先后获省厅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学院还有经多年的培养,拥有一支专业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册教师从职称结构看有教授4人,副教授19人,讲师14人;从学历结构看,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40人。

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学科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

我们做的一些东西,无论是研究课题也好,研究成果也好,论文也好,我们并没有围绕一个发展的重点进行工作。基本上是有什么人,就做什么事,缺乏长远思考,缺乏科学的、长远的规划。学科建设上,基本上说是跟着别人学,别人做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因为我们的经验还较少,应该学,而且必须学。但是,我们应该有我们的定位,我们有我们的长处,至少在一到两个方向上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二)学科队伍比较薄弱

学院花力气组建了一些科研团队,但没有明确、稳定的团队合作机制,基本上处于散打。再加上教师经济收入低、业务水平要求高,学科的科研平台底子薄,师资队伍的稳定已属不易,更难奢望从外部引进顶尖级人才或团队,以求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面貌。

(三)学科环境不理想

硬件上来说,我们教学和科研的投入不够,软件上来说,我们的学术氛围还远远不行。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我们绝大部分老师,包括我们的职能部门,大家都在忙于应付上课和硬件设施建设,没有真正地考虑学科的建设。

结合学院的发展,我深感到:应该把学科建设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做到心里有发展目标,眼里有发展全局,肩上有发展重任,才能实现学科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对学科建设的思考

从学科建设内涵来看,我想有三个主要的方面:(1)学科队伍建设,也就是学科团队的建设。这应该是整个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2)学科平台建设,这里主要指学科专业平台的硬件建设。(3)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我们应该注重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人才规划。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确定需要引进多少人才,引进哪方面的人才,人才引进后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学科有哪些提升,如何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

第二,加大研究型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有一定实力的科研团队,学校应该允许成立专门的研究型实验室,并配备一定的科研经费、行政费用,使其有一定的自主权,要让它做大做强并独立或相对独立,促使其向省级以上实验室发展。

第三,做好项目申报和统筹规划。在以往科学研究中,主要是以个人承担项目为主。上级科研部门出台项目申报指南,然后由科研人员去申请。这种分散的申报方式,既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也不易申报到国家级的大型项目。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做好学术研究方向规划和大项目策划,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这对于提升学校的科研质量、科研水平和科研影响力是很有好处的。

三、建设思路与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首先应当把握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明确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丢掉自信,也不能盲目乐观,缺少忧患。应该看到,学院目前的学科发展还很不平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学院今后的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和“巩固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的思路,扬长避短,发掘潜力,认真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学科综合实力。要注意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重视并加强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及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科的建设和投入,切实改变学院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力求实现弱势学科变强,优势学科更强的目标。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大力推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二)以人为本,立足本土,建设优质师资队伍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保持学科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必须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科队伍。首先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建设。加强年轻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此,要制订规划、明确目标,在分析现有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力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并建立起一支45岁左右的精干、年轻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其次要加大学科梯队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若干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整合研究方向,组建学术梯队,争取重大项目。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增强学位点建设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在学科建设的诸多内容中,学位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直接体现和有力支撑。加强学位点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学位授权点的增列,另一方面是学位点自身的建设。今后要进一步创造各方面的便利条件,深入挖掘潜力,统筹规划,争创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争取建设1个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群发展的新专业。

(四)坚持统筹兼顾,推动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用统筹兼顾的辩证法来调节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科是高校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平台,要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理顺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合理兼顾两者的利益,既注重科学研究的理论研究价值,又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价值。从而不断促进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也更好地实现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要较好地发挥大学积极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功能,深入到一些企业和相关行业中去,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以及他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把握技术前沿,高瞻远瞩,服务国家未来的发展。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意识,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的科研服务水平,而且还能够推动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一些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和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有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立学科及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有什么人就做什么事。学科及学科方向一旦确定,每一个学科方向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学科团队?应该有什么样的学科平台?现有的队伍怎么样?现有的学科平台怎么样?能否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这些情况都清楚了,那么我们也就心中有数了,也就可以开始制定我们的5年、10年学科发展建设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