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探索
48538500000026

第26章 人才培养探索(3)

二、通识教育在民族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历程

民族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回顾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通识教育在这三个阶段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1.民族高等教育探索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内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以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级和中级干部;发扬并介绍各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组织和领导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编辑和翻译工作。”[1]民族高等学校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的形式,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少数民族情况、懂得党的政策的干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建设提供了政治上的智力支持。这一阶段,民族高等教育属于非正规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政治需要服务,根据政治需要开设课程,没有系统的专业教育,更没有任何通识教育的理念。

2.民族高等教育形成阶段

1956年前后,我国开始了农业、畜牧业和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为了适应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民族高等学校开始由主要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向转变,由非正规的高等教育向正规的高等教育转变。这一阶段的民族高等教育强调服从国家政治需要的专业化教育。按照国家需要设置专业,个人的学习教育服从组织和国家的需要;以学科、专业或职业要求为根据组织教学,提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人才培养强调“专业对口”。这一阶段的民族高等教育朝着正规的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方向发展,没有设置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不被倡导。

3.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民族高等教育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民族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但是过去过专过窄、整齐划一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深厚、适应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从民族高等教育形成阶段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初期所遵循的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模式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在这一阶段,许多民族高等学校跟其他许多高等学校一样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大大扩展了课程范围,丰富了课程体系。随着课程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向自然科学方面的拓宽,形成了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人文素质教育拓宽成了通识教育。随着民族高等学校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教育的提倡,学生的选课范围扩大,通识教育得到了大力推动。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了,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三、通识教育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1.通识教育是现代民族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识教育源于人的发展需求,并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得到提倡和发展,它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创新点往往出现在交叉、边缘学科。因此,时代和社会需要拥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市场波动,呈多样化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不确定、多变的因素增加。毕业生需要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来适应社会需求。通识教育的开展恰恰利于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民族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随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民族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民族和谐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民族高等学校学科优势,开设介绍民族民俗文化的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人才的培养。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完成民族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因此,通识教育是现代民族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2.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民族高等学校在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初期,出于对通识课程的偏见,教师不愿开课,出现课源不足的现象。但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学生大量需求,课程开设数量逐渐增加。这与专业课程设置多年不变的现象形成对比。因此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民族高等学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仍然肩负着培养出类拔萃精英的任务,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层次上除包括介绍普及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通课程外,还应包括介绍学科前沿的高层次课程。普通通识课程的授课目的是普及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授课者是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在职教师,面向对象应是有了解愿望的所有在校学生;高层次的通识课程的授课目的是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启迪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授课者应是领域内的专家、教授,面向对象应是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的较优秀的学生。分层次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便于面对不同的对象开展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效果。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与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同的是,通识教育是要打造一个共同的基础从而使人们之间合作的倾向增加。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关概念,具备相关理念,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储备知识,而不是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因此,不能以专业教育的教育方式来要求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课时较少;参加通识课程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和相关知识基础差异较大。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解读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调整教学节奏,采用与专业课程教学不同的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身边案例讲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点,利用音像资料加深印象,使传授知识更加深入浅出。

4.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利于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通识教育的教学班中要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教师应定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背景和基础不一致的教学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反馈-改进,使教学相长。其次,应有合理的听课制度。通识课程种类很多,固定的课程组很少,但可以组织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教师互相听课,互相交流。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作为参考。

总之,通识教育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民族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展通识教育应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冬兰,李磊,冯玺.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构建[J].社科动态,2008,2:(38).

[2]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3).

略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通才教育

陈美珍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过分偏重技术的专才教育导致了种种弊端,因而必须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本文认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通才教育的培养思路一方面是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培养思路既可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质,有助于艺术设计人才的思维训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设计大师”。

关键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通才教育,人文素质,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增加,艺术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艺术设计的概念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其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有人预言:“人类的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设计文化将是未来信息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主体策划与创造者”。艺术设计领域的繁荣,也带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甚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典型。然而,飞速发展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却并没有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在世界上取得应有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偏重于专才教育,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更多的是一种“技工”式的人物,而不能承担“设计师”这一角色。要使得我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能够培养出真正的设计师,重要的是要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这不仅是由艺术设计本身专业特色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与通才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陈美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一、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化历程及其弊端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伴随着发生于19世纪末的现代设计运动开始的,这场运动持续到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建,使设计运动的民众教育第一次转入正规的学校教育,承担起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重任。包豪斯虽然也强调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但是一种侧重于专才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包豪斯”的巨大影响这种专才教育思想迅速为苏联所接受,随后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计划经济时代学习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大学培养工程师的模式,建立起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的设计教育,形成了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专才教育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自是作出了一番贡献。然而,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职业技术教育式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渐露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的缺陷,适应和创新能力差。在专才教育过分强调表现技术和技巧因素的“技术至上”指导作用下,以表现技巧的“炉火纯青”和基本原理上的“得心应手”为唯一目标。从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上忽视对学生设计思维与方法程序的教育,忽略了经济与文化的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要求和培养。甚而,有人认为艺术设计实践可以代替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片面化认识导致学生只对教师传授的创作技巧、技法感兴趣,以此作为在社会上立足的技术资本所在,而对理论课,甚至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充满了仇恨,逃课成为他们内心不满的象征事件,由此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人才也呈现出高度模式化和技工化的基本特征。目前,艺术设计在校生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史论等方面综合素质贫乏,设计作品从出版物中模仿,设计作品的创意、形式趋同,缺乏原创性,有的作品有一定的创意,但其内容与形式缺少同现实的对应。这种“重技轻文”、“重技轻艺”的模式培养出来的片面追求技艺的畸形艺术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之间出现了矛盾,严重影响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甚至在他们进入社会后,由于自身在文化、艺术素质上的欠缺从而丧失在艺术设计中的主导性,成为客户或企业主的表达工具,由此极大地阻碍着我国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

由此,要改善目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以及真正实现我国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必须实现目前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二、通才教育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相通之处

通才教育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美国是现代大学通才教育的发源地,从19世纪起,美国大学史上曾经就通才教育发生过几次重大的争论,最后,通才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在美国的重要大学取得了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下半叶,通才教育的思想与原则获得了普遍的承认,人们对于何谓通才教育有了基本的共识。通才教育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较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外,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专博相兼,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大学课程设置中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跨学科的多专业领域的基础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讲授,还包括积极的教学互动和社会实践。因而,通才教育的价值目标是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趣味爱好、判断、想象力等,在开发智力和传授知识上侧重于智力开发,从而培养出善于将各门类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创造性应用的高素质人才。